没有工作的365天里。

2019年1月,受邀参加公司领导层的私人饭局。路上满心欢喜,加薪升职指日可待。

然而,这只是单纯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我所在的部门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将不会再有业务。公司被迫调整,随之而来的就是被理所应当的优化掉。以“私人饭局”的形式来劝退,算是公司念着过往,留点人情味在里面。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农历新年已是近在咫尺。

别人过年发年终奖,而我,则是下岗。

没有N+1的赔偿,但也给了点相应的补偿。换位思考,都有各自的难处,贵在相互理解。

这一年,我已在"35岁现象"不远的地方了。

一家公司,待了好多年,一群同事,相处了好多年。我的汗水洒在了这里,我的青春留在了这里。在这里,我曾为拿到人生第一笔工资而兴奋到彻夜难眠。也曾因工作上的一点点被认可的成绩而充满成就感。但现在要去适应全新的社会环境,去接触全新的同事了。

是因为自己对公司的“忠诚”,还是自己的“安于现状”,才造成这一局面?这都不再重要。

过往已随风散去,当下已成事实。

转眼新年已过,鞭炮声也已渐行渐远。

在接下来找工作的日子里,迷茫 沮丧 紧张 兴奋 失落 期待····各种情绪交织着杂糅着一股脑的涌上心头。

百态人生品出百态滋味。

当你的所学离开了用来发挥的平台,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面对面试官的挑拣,我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来回答他(她)们提出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问题和要求,以期待能够重新获得一份新的工作。回想过去,眼前还是那个曾经的青涩求职者;现在已不再青涩,求职依然继续。

三个月后,我入职了一家初创型传媒公司。入职后的四个月里,工作并不顺心。潜在的危机感和莫名的焦虑也没有因为重新获得工作而消退,反而却时时萦绕在心头。面对“35”我开始有了发自内心的恐慌。

我做了一个决定——备考读研。

所以我再一次失业。

几个月后,坐在考场里,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

十年前,我和他们一样阳光 朝气,仿佛拥有着全世界,肆意挥洒着青春。十年后,我迷茫着,孤零零的坐在这个似乎不再属于我的位置上。

弱小得不到眷顾,努力会使生活更糟。

折腾了一年,积蓄即将耗尽。

2020年,又一个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

新年到了,“它”也来了,不打招呼,不请自来。

一月,二月,三月,从老家回到了工作生活的城市。

带着问家里要来钱回到了这座城市。毕业后,第一次问家里要钱,第一次对“啃老”有了深切的体会。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技能单一,yq肆虐,真是应了那句“屋漏偏逢连夜雨”。

写到这里,算是对自己一年来的总结。

我的故事,不值一提。

面对未知的一切,我努力的走着,不曾放弃。

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

心朝大海,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