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低于300,为什么脚趾头还疼?

七彩流星10


这个问题在很多因为痛风发作,采取降尿酸治疗的人群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很多痛风发作的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尿酸降的非常好,达到了300左右,这已经基本说可以是达标的数值了,但是却仍会反复发作疼痛,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情况叫溶晶现象,也叫溶晶痛,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导致很多痛风的患者不能持续的坚持进行药物治疗控制尿酸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溶晶痛?

痛风患者的病理基础是血尿酸的异常升高,我们称之为高尿酸血症。

当我们的血液内长时间的处于尿酸超标的状态时,这些超标的尿酸就有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患者的身体内,这些尿酸盐结晶几乎可以沉积在身体的大部分位置,比较常见的是肢体的远端,比如脚趾,比如足踝部,比如膝关节。

这些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就如同无数颗细小的尿酸盐构成的小针,一旦痛风发作的时候,这些细小的针会刺激发作部位出现明显的晶体性的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的疼痛,局部的肿胀,红肿,有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体温的升高。
当痛风经过急性期进入缓解期之后,虽然患者没有特殊的症状,但是这些尿酸盐结晶仍然在不断的累积、形成中,慢慢的会导致患者出现肾脏的结石,会导致身体多个部位出现痛风石,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

而这些大量的形成的痛风石,就相当于身体内存在的尿酸库。

而当痛风患者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时候,如果尿酸下降的过快,就比较容易诱发痛风的反复发作,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痛风患者身体内长时间的处于高尿酸血症的状态,有一些痛风的患者血尿酸甚至会超过600,那么身体已经默认为这个尿酸值,就是身体正常应该有的状态,当服用降尿酸药物降尿酸过快的下降为正常值甚至更低的时候,身体会默认为缺少了尿酸,那么就会从身体的尿酸库当中调集尿酸溶解到血液中,尽量维持原来的尿酸浓度,这个调动的过程就有可能诱发痛风的发作,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溶晶痛。

有很多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时候,本来是脚趾出现的症状,结果在治疗期间反复的出现其他脚趾、脚踝、膝关节、肘关节伸直、手指的痛风发作,可以说是摁倒葫芦起来瓢,导致了很多患者最后放弃了治疗,患者认为还不如不治了,疼痛的发作次数能少一点。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应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做到两点,第1点就是降尿酸,不要降的太快,慢慢的将尿酸降下来,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样发生溶晶反应的情况就会有明显减少。另外一个在降尿酸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的口服秋水仙碱或者是抗炎镇痛药,甚至少量的激素来尽量预防溶晶痛的发生,或者是减轻溶晶痛发生时候的症状。


比如某一位痛风的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的初期,我们建议将药物治疗的量减半,比如口服非布司他从20毫克开始服用,服用一段时间之后,观察是否出现溶晶痛,结合尿酸的变化,再进行药物的加量。另外也建议其每天口服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比如0.5毫克一天,口服三个月,这样可以很好的减轻炎症的反应,减少妊娠痛发生减轻发生时候的症状。

但有一些人口服血脂偏碱的反应是比较大的,那么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但是建议相比较常用的量,要减半。

是否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来帮助控制溶晶痛呢?个人建议一定要咨询专业风湿免疫科医生或者是内分泌科医生的建议,绝对不要擅自服用,因为毕竟激素的副作用,长时间服用以后是比较大的。

●另外呢,谢医生还要在这里说一下,毕竟有时候药物治疗啊,只是降尿酸治疗的一部分,对于出现溶溶痛的患者,从心理上如何克服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时候我们为了降尿酸尽量控制达标,这个达标我们通常是指痛风,没有痛风石的人群,需要将尿酸控制在360以下,如果已经有痛风石形成的人群,为了能溶解这个痛风石,尿酸要控制在300以下,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出现溶晶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患者因为这种疼痛出现焦虑……甚至不能配合治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个疼痛到谁身上,谁才能真正的知道遭不遭罪。


作为医生来讲呢,在临床上看到了太多的患者,因为出现了溶晶痛而最终停止了治疗,是比较能理解患者的痛苦的。

但谢医生也要说,如果长时间的处于高尿酸血症的状态,不仅仅是会危害患者,会导致痛风的发生,还会对患者整个的身体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会增加患者患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患者因冠心病死亡的风险,而且还会导致痛风性的关节炎,导致患者出现肾结石,肾脏功能障碍,甚至有肾衰的可能。
而溶晶痛不会永远存在,只要慢慢的将尿酸控制下来,辅助服用一些控制炎症反应的药物,比如秋水仙碱,比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慢慢的溶晶痛就会消失了,而且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来讲,慢慢的随着控制的达标以后,痛风石会溶解,患者的关节功能也会得到部分的恢复。

所以建议有痛风的患者,并且想要控制尿酸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对可能出现的溶晶痛要有一个预估,一定要咨询专业的风湿免疫科医生,并积极的与医生配合,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服药,定期复诊,严格的控制饮食,同时做好心理准备,慢慢的溶晶痛会消失,尿酸会达标,各种各样的症状也会有明显的减轻,而且痛风复发的几率也会明显的下降。


降尿酸的其他细节

●多喝水。温水往往是比较好的,选择适当的喝一些柠檬水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长时间的服用。是切记不要喝糖分比较高,尤其是果糖比较高的饮品,容易导致尿酸的异常。

●饮食控制是辅助痛风降尿酸治疗的一部分。应有适当的增加是绿色蔬菜、蛋类,奶类以及富含维生素c类食材的摄入,这几类食材都是与尿酸升高负相关的食材。

●要运动。运动呢并不会像降血糖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于降尿酸来讲会有一个综合的作用,比如会帮患者有更好的新陈代谢、会控制体重,对于控制尿酸都是有辅助作用的,建议呢运动以慢跑、快走、散步、游泳以及骑自行车为主,尽量不要进行那种在短时间内会大量出汗的运动,因为会导致患者处于一个轻度的脱水状态,相当于浓缩了尿酸,容易导致痛风的发作。

总结

导致痛风发作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在患者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之前,请一定要对溶晶痛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要多和医生沟通这方面的问题,及时的做好预案,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早期,一定不要服用的过于足量,要适当的减量服用,一样可以达到降尿酸的作用,同时可以尽量减少溶晶痛发生的可能,也要辅助服用一些抗炎镇痛药(也要减半服用)。

请大家坚信,只要用药合理,做好心理准备,慢慢的溶晶痛肯定会消失的,当度过了这个艰难的阶段,慢慢的尿酸会达到越来越平衡的一个状态。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见到酸之后出现疼痛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这个问题很有解读的意义。很多朋友有高尿酸痛风的问题,也知道想要减少痛风的发作,在间歇期做好高尿酸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有些朋友在降尿酸的过程中,明明尿酸值都低于300了,却仍然会出现脚趾疼痛等方面的痛风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又该如何预防和改善呢?今天这篇文章就来为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尿酸值300是一个什么值,对于痛风反复发作的高尿酸患者,在各个专家指南中,对于降尿酸的达标要求就是,应当将尿酸控制在300以下,如果能够将尿酸长期平稳的控制到300以下,能够大大减少痛风的发生几率,以及减少痛风石的发生几率。那么为啥尿酸水平控制到了300以下,脚趾反而疼起来了呢?发生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点——

1. 控制尿酸的时机太晚了;

2. 降尿酸的速度太快了。

通常说来,男性尿酸值超过420,女性超过360,就算是高尿酸的问题,很多朋友知道尿酸达到过饱和析出结晶是导致痛风发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尿酸在人体内的饱和值是384,因此,超过这个水平,高尿酸患者的体内就会有一般尿酸盐结晶析出,这些结晶并不是马上会诱发痛风,而是首先是会在关节、肾脏间质、其他结缔组织部位逐渐的形成沉积,这种沉积会在高尿酸发生的过程中,逐渐越来越多,甚至有很多有高尿酸问题的朋友,已经形成了痛风石的问题,也没有发作过急性痛风。

因此,当我们去控制尿酸的时候,往往高尿酸已经发生一段时间了,这样的沉积也过了很长时间了,不管有没有痛风问题,这样的一些尿酸盐沉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此时去进行降尿酸治疗,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下降,特别是降到300以下的时候,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降低,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促进各个部位沉积的尿酸盐进一步反向溶解到血液中补充尿酸盐水平,在这个尿酸盐反向溶解的过程中,就容易引起关节部位的炎性反应,出现脚趾疼痛的症状出现,这种问题有时候被称作降尿酸过程中的“小痛风”,也被称作“溶晶痛”。

绝大多数发生痛风,或者未发生痛风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朋友,都不会在尿酸升高之初就积极的进行高尿酸控制,因此,出现通常在降尿酸治疗中,关节部位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多数都已形成,在尿酸盐复溶的过程中,出现炎性反应,脚趾疼痛的问题,一点也不奇怪。

降尿酸过程中,尿酸明明不高,但却仍然出现疼痛的情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尿酸降的太快了,有些朋友服用药物来降尿酸,一上来就选择大剂量服用,甚至是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同时吃,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尿酸水平的迅速下降,体内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迅速下降,就会导致关节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快速溶解,在快速溶解的过程中,由于关节腔内尿酸盐水平的剧烈波动,就更容易诱发关节部位出现炎性反应,导致痛风的发生,因此,降尿酸速度过快,同样也是导致降尿酸期间发生脚趾疼痛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尿酸低于300但脚趾仍然会疼痛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想要减少降尿酸过程中的疼痛发生,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就是对高尿酸要积极重视,如果能够在尿酸升高之初就积极的予以控制,加强生活调理控制尿酸,不但能够降低痛风的发生率,也能够减缓最终发展为必须服药才能控制尿酸的情况,在高尿酸发生初期,就积极的控制尿酸,发生疼痛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第二,就是要注意降尿酸的速度问题,用药方面,一定要注意从低剂量起始应用,同时注意监测血尿酸的水平,既要确认药物降尿酸的有效性,逐渐调整用药方案使尿酸水平达标,也要尽量的控制降尿酸的速度,尽量减少降尿酸过快而诱发痛风发作的风险。

第三,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痛风的发作,也可以同时服用低剂量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物,预防炎性反应引发疼痛的可能性。

第四,除了用药降尿酸以外,在降尿酸的过程中,也一定不能放松生活干预,低嘌呤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戒酒,富含果糖的饮食也要尽量少吃,多喝水等方面,也都值得好好坚持,这样不但能够加强血尿酸控制,还有助于减少药物用量,和缓降低高尿酸,减少降尿酸过程中疼痛发生的几率。

第五,在降尿酸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避免导致痛风的各种诱因,不大量饮酒不用说了,想控制好尿酸就应该尽量禁酒,除此之外,还要尽量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外伤,避免受凉等,做好这些方面的注意,也是减少降尿酸期间发生痛风的重要注意事项。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脚趾头痛,不一定是痛风。有可能是扭伤、外伤或者滑膜炎症等。所以,尿酸低不一定脚趾头不会痛。

其次,血尿酸高是不是一定会得痛风呢?由于尿酸排泄减少、嘌呤代谢紊乱等原因,人体过多的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处,日积月累就会在关节、软骨和滑膜形成尿酸盐结晶。这种结晶在偏光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是针状,针状晶体刺激关节产生炎症,那就是痛风。

痛风确实是血尿酸升高引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血尿酸高就一定会引起痛风。血尿酸浓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展为痛风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如果一查尿酸在300以下,却还是被确诊为痛风,那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都知道,对痛风石患者而言,尿酸要控制在300微摩尔/升以下;对于痛风者而言,尿酸要控制在360微摩尔/升以下。300按理来说不应该痛风。

其实,有部分痛风者在急性发作时,由于应激反应,内源性激素让尿酸由尿排出增多,从而可以让尿酸值在正常范围内,反而在急性发作换届后才会出现尿酸值增高。

所以,现在对于痛风的检测,不仅是根据症状、体征和尿酸值,还包括肌骨超声和DR检查尿酸盐结晶等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是否痛风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