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康熙字典及其收藏价值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康熙字典。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其历史背景。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它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修纂官凌绍霄、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合力完成。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康熙字典》作为我国古代字书的集大成者具有以下特点:收字多,字之别体、俗写均录,字体似而音义异者编为“疑似”,另列“备考”、“补正”;注音最全面,搜罗字音完备,凡是韵书所载依序排列;释义求古,义例多为原始出处。这些优点极大方便了经复古思想浓郁的封建士子,故而被誉为“体例精密,考证赅洽,诚字学之源薮,艺苑之津梁”(王引之语)。虽然它也有缺点,自清王引之至今,代有研究补正者,且嗣后在其基础上出现了《汉语大字典》、《中文大字典》,但是由于编纂目的不同,《康熙字典》注重“古”而后继者服务于“今”,故时至今日《康熙字典》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阅读古籍、整理古文献、从事古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尤其是在俗文学研究如敦煌学领域,它是手头必备之书。《康熙字典》自问世以来,版本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种,而下图是小编有幸见到的其中一本。

此本康熙字典虽经历史长河的颠沛流离,但其多数内容页纸未有过多损失,除了其封面以外,其他一些保存完整,并通过书籍的折角可看出此书并不只是存放,亦有被古人翻阅过无数遍,极具研究价值。

俗话说“纸贵千年”,纸质书本长久无损地保存下来,并非易事,由此可知,古籍善本的收藏价值潜力无穷。

据小编了解,随着整体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原本一直不温不火的古籍善本行情,上升趋势有目共睹,一批批古籍珍本屡屡打破古玩交易市场的成交价格记录。一时间,古籍善本收藏市场的价值潜力受到了不小的关注,成为了古玩收藏市场上的一个收藏热点,前景非常可观,堪称古玩收藏中的潜力股。古籍中有着无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刘总:135-7190-567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