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能否选择金融专业,你怎么看?

Avrola™


首先,看你本科能考上什么样的学校。如果本科能考上清华北大那肯定没问题了…分数差一点,人大、上交、复旦、南大、浙大、科大、武大、南开、厦大或者“两财一贸”也可以选择金融的道路…分数还差一点的话,东北财经也可以选择。如果东北财经也考不上,最好就不要往金融上面凑了。

其实,我强调一点,想从事金融行业,本科学不学金融关系不是特别大。本科阶段金融专业其实还是一门比较虚的专业,很难学到一些核心技能。你将来立志从事金融行业,我推荐你本科从会计、法律这两条路走起,尤其是会计。

本科最好能在上海、北京的学校读书,不能去京沪,最起码要在天津、南京、广州、杭州、深圳读书。抛开家庭情况,金融行业看中一个人的院校背景实习经历。所以,你最好就在北上广深上学,或者不要太远。

本科选一门会计,大学四年好好学习,复习CPA,争取早点过。第一份工作去四大积累经验,如果你是金融的料,三四年后会有人挖你去投行的,然后开启精英之路。

因此,除非家里极有背景,否则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区别不是很大。

家境贫寒的压力在于顺利读完本科,好在现在有助学贷款和很多基金。上了大学后,一定要努力争取奖学金、助学金等政策,多和辅导员反映情况。不要不好意思,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国家为了家庭困难的学生才设立的。


大萝卜老学长


家境贫穷与上大学的关系不大,可以通过申请助学金贷款(不计利息,毕业后用工资偿还),还可以有校方组织的勤工俭学,或者是在双休日搞“家教”,而家教来钱快,一般1个小时,收费100——150元,来解决没有钱的问题。有的大学还对贫困生实行免交学费,有的大学还给他们的饭卡上偷偷地输入伙食费。

至于题主想报考“金融学专业”的问题,现在的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都有“金融学专业”,我觉得有的不是很专业的,毕业后找工作不大容易,我向你推荐几所我国有名的财经大学,这些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的话,人家抢着要。

1、上海财经大学

上财是国内第一的财经类院校,在国内也是颇具影响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每一年上财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出。它虽然是211工程大学,但有时录取分数线超过985工程大学。

2、中央财经大学

央财无论在实力和名气上,在国内都是名声显赫,特别是地处北京市,更是让其吸引了不少优质的生源。

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是国内著名的“两财一贸”高校之一,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出国留学率的比例特别高,在留学生比例上也是超过了30%,实力不容小觑。

4、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大位于天府之国成都,是国内211重点大学,也是财经类特色院校的翘楚。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内211工程大学,该校主要以法学、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的国内重点大学,财经类名牌大学。

还有比较好的财经类大学,比如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不再一一赘述了。

另外,题主想报考金融学专业,我总觉得“金融学”有点“空”,只能到银行工作。它没有会计学专业学的那么实在,我本人建议题主改报“会计学专业”,因为会计学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具备“财务管理、会计、审计、资产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管理、咨询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等工作取得丰富的经验后,再考上“注册会计师”,那有了这本证书,到哪里工作都是“香饽饽”!


百花亭杂谈


金融专业确实相对比较特殊,不是太建议家境贫寒的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金融专业。

首先,金融公司的类型很多,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期货公司等,加上市场上有很多没有正规牌照(金融行业非常严格,金融公司需要有正规的经营许可牌照,光有营业执照是不行的)的信贷、理财公司,鱼龙混杂,诈骗丛生(这几年暴雷的P2P公司和投资公司非常多);

其次,从金融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产品运营上看,通常又会基于产品端、服务端和销售端进行展开铺设;层级结构虽然明显,但人员调岗流动性很大,内容分工并不清晰;除了银行系统外,大多数金融公司的管理水平普遍也不高(多以销售业绩和资产收益为导向,而非服务质量);

第三,从岗位设置上看,又有基金经理、投资顾问、证券销售等;行业、岗位类型比较多、职位等级的跨度也很大,对普通人来说,非常不好区分;而对于那些梦想进入投行的学生来说,进入投行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背后所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包含人情交换等)非常复杂。

进入顶尖投行的只有两种人

投行是金融行业的天花板公司,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电视剧或者电影中,一个股票市场的交易员可以操作的资金数量多则几个亿,少则数百万;一个基金大佬旗下管理的资金,动不动就上百亿;一个投资顾问只花10分钟就说服了客户,立马签下几千万的销售合同。

如果你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只能说:“too young too naive ”

进入投行(不一定是顶尖)的人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带着资源(现金或者人脉)进来的,这些人从小就受到了家庭的特别关照,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客观上他们是被“买”进国内或者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另外一种人,则是家庭相对普通的、但从小特别勤奋刻苦读书;要感谢高考这个一生当中为数不多且相对公平的舞台,让他们有机会“考”进国内或者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然后,“才子们”和“财子们”终于在投行完美相遇了。财子们和才子们的分工也非常明确,前者专门负责“找钱”,更偏向于销售岗位,例如投资顾问、理财顾问等;后者专门负责“生钱”,属于产品岗位,例如基金经理、投资分析师等。以上,这就是投行运营的一个简单的基本逻辑,当然具体的操作肯定不是这么容易的但也不会复杂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财子们的情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会比才子们更强,才子们要做的事则更为单一。相比较从外面招聘一个人来帮助自己和公司做投资和理财,大多数“财子们”更相信和自己同窗多年的“才子们”。如果你是最顶尖的学生,即便家境贫寒,但真的希望尝试一次的话,可以选择金融行业,我也相信你可以做好这份工作。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依然不是很推荐(原因在文末会补充说明,谨慎考虑)。

【划重点】:因此,对于家境贫寒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想进入金融行业(比如投行)的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学习,成为“才子”群体的一份子。“寒门难出贵子”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是万灵之长,智力水平差别不大,更多是经历上的差异。生活在一线城市的“财子们”从小就有最好的老师,帮助把他们培养成为最优秀的人;相比之下,“才子们”更多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巨大的教育资源差距让他们需要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更大。

盘点一下与金融相关的专业和就业空间

1、金融学类的专业都有哪些

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发布的高校专业信息,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学类一共有10个专业,其中有1个“布点专业”金融学和6个“特设专业”,分别是金融数学、信用管理(可能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关)、经济与金融、精算学(前端估值模型和后端财务分析都会涉及到)、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相对而言,如果打算报考金融学的话,可以关注一下特设专业,这类专业主要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和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可以看作是相对比较有发展空间的,在未来可能成为的热门专业。而类似投资学、保险学这样的普通类金融专业,学科空间其实不大,壁垒也不高,性价比相对较低。

2、金融学的就业领域和空间

金融专业属于相对偏文科的专业(部分学校的信用管理、精算学和金融科技除外,可能只招理科生),所以专业的“弹性空间”很大,这也意味着你读完金融后不一定要在本领域找工作。一个在大学学习投资和精算的人原本应该做理财或者基金的事,但是因为他的社交能力特别突出,所以毕业后也可能找更偏向销售端的工作。此外,银行、保险都有自己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也都是金融专业毕业生可以就业的相对稳定的岗位,但因为这相对是基础的岗位,所以可能面临来自经济学、工商管理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竞争。而证券公司的证券销售、基金销售,则是一个更为偏向销售或者大多数人认知中“更低端”的岗位,第一反应是这份工作的内容就是打电话催客户开股票账户和加金。当然,如果你只有从业资格证的话,也只能做这些最基础的事,可如果你可以考一个CPA的话,那岗位和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上市公司的证券代表,董秘是可以追逐的晋升目标。最后,顶级投行依然是金融领域内最高端的工作,但你一定要认清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

文末小结:

对财富的驾驭能力,不仅在于对财富的获取,更在于财富的管理;而这种管理背后是对财富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你要管的可能不仅仅是钱,测算和买卖一些投资项目,操作和交易一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或者做一点期货期权以及外汇投资等“钱生钱”的工作。有钱人的世界和穷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会嘲笑暴发户的“土”,但如果有一天我们也突然变有钱了之后,是否也会成为土的一份子。非常能理解每一个选择金融的人,背后所承载的梦想,也相信他们会此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金融是商业的皇冠,但承载金融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实体项目,要学会尊重劳动人民的成果。做一个好的投资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市场有“敬畏之心”,而不是“投机心理”。

投资大鳄索罗斯曾经说过,“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生活中的他,其实对商人和投机客是非常厌恶的,最喜欢聊天的对象是科学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