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民众痛心疾首

爱情经典电影《爱在日落黄昏时》

中男女主人公在塞纳河上的一番令人回味的对话,也在今天一语成懴。

你相信有一天巴黎圣母院会消失么?

《爱在日落黄昏时》中男女主人公在塞纳河上的一番令人回味的对话

850年的巴黎圣母院着火!!

现场火光冲天,塔尖已经完全烧没了...

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

而巴黎,也终究失去了圣母院!

这座850年的老建筑,说没就没了。

你能想象得到么?电影男女主人公在塞纳河上的一番令人回味的对话,如今发生了,因为一场大火,这真是一个悲伤的事故。

当地时间15日傍晚,法国首都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其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经过500多名消防员的扑救,16日凌晨火势得到控制。巴黎消防队负责人表示,这座建筑主体结构幸存,但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

从天空俯视巴黎圣母院燃烧的样子,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受到重点保护的无价之宝。

俯视巴黎圣母院大火

熊熊大火将巴黎圣母院的著名顶尖部分烧毁,教堂中大量彩色玫瑰窗因过高的温度而爆炸,而这些都是1225年锁修建的东西。

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熊熊燃烧

面对着艺术和历史在眼前摧毁,时尚之都的民众陷入了绝望,他们亲眼目睹惨剧,纷纷跪在人行道上祈祷火势能尽快被控制。法国全国教堂都敲响了钟声,为巴黎圣母院祈祷。

跪地祈祷的巴黎民众

很多人流着眼泪,看着他们经常做弥撒的地方,看着他们的精神家园和法兰西的象征就那样呗大火吞噬,却无能为力。

悲伤的民众

面对这场浩劫,网友直呼:战争没有毁掉它,却倒在了和平时期的修缮工作下。

这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损失啊,这是一件经典的哥特风格艺术品啊!多少人还没来得及去欣赏。

火灾前巴黎圣母院内部景观

火灾后巴黎圣母院内部景观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们的女士”,

这位女士不是指别人,

正是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

不知道圣母玛利亚是否在天上注视着这场人类艺术史上的浩劫

1831年,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以这座建筑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更是为之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这本小说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

雨果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

1982年由安东尼·霍普金斯主演的美国影片《巴黎圣母院》


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

由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勒·迪克(Eugene Viollet-le-Duc)主持,

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

在1845年,拉素斯和维优雷·勒·杜克负责全面整修教堂,

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

因此今日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们来重新诠释的。

在今日,圣母院依然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并几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

圣母院也展现了哥特式教堂的发展史

哥特式,原是从哥特民族中演化过来的,

指的是北方野蛮民族,含有贬义。但后来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变成了当时一种文化的名称了。

哥特式建筑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

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

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众多的信徒做礼拜用。

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

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对钟塔。

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

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

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空间,使人感到压抑。

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

创造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结构

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然而,明天和意外,

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

虽然巴黎圣母院的主体结构保住了,但其三分之二的屋顶已经荡然无存,其中就包括最具标志性的93米高哥特式塔尖。

据美联社报道,法国消防队表示,巴黎圣母院大火可能与一项花费680万美元的翻新改造项目有“潜在联系”,且巴黎检察官办公室排除了人为纵火及恐袭可能性,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之中。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圣母院大火视为国家紧急事件,并在接受采访中承诺圣母院一定会被重建。

但我们注定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再见到它。

而外媒SFFATE也提出建议,表示Ubisoft Entertainment公司的经典动作游戏《刺客信条:大革命》中巴黎圣母院的3D建模资料,或许可以协助完成圣母院的修复工作。该游戏的设计师曾花费两年时间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从内到外的研究和造访,在游戏中建造了一座如假包换的巴黎圣母院。

但可以肯定的是,巴黎圣母院永远不会消失。

希望这次大火能让人引以为戒,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附: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部分名迹火灾】

2017年12月10日,位于四川绵竹九龙镇的灵官楼突发大火,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寺庙,2008年寺庙木塔毁于地震,后政府重建。榫卯结构的木塔共16层,亦号称亚洲第一高木塔,但还未重建成即因大殿火灾引燃木塔,最终遭焚毁。

2015年1月3日,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拱辰楼大火,导致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1389年)的拱辰楼全被烧毁。

2011年5月28日,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桥大火,始建于清末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木石结构拱桥桥体被烧毁。

2010年11月13日,北京的清华学堂失火,东部楼顶和地板部分被烧塌。清华学堂经1911、1916年两次建设,而此次烧毁的是1916年建成部分。

2004年6月20日,北京的护国寺发生火灾,护国寺西配殿(地藏殿)被部分焚毁。护国寺始建于元代,今有10处遗存,起火的西配殿是其中之一。护国寺曾在明末、光绪年间(1900年、1907年)、民国年间(1920年)多次遭遇火灾。

此外,云南丽江古城(2013年3月)、香格里拉(2014年1月)、湖南凤凰古城(2013年4月)等地成片古迹也都曾遇到大火。

在国外,最著名的大火是2008年2月10日韩国首尔的崇礼门大火。始建于1395年的崇礼门是首尔最古老的木建筑,也是韩国“第一国宝”。这场大火从夜里烧起,经救火人员扑救后复燃,次日将崇礼门彻底烧毁。

2012年3月10日,斯洛伐克著名历史古迹克拉斯纳·霍尔卡城堡发生火灾。大火在很快席卷城堡屋顶,所幸被快速扑灭。

2018年9月2日,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大火延烧数日,导致这座曾是葡萄牙王室王宫的建筑彻底焚毁。其中所藏的90%的文物(多达2000多万件)悉数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