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壯歌灑江天:讀苟天林先生《照金賦》

△陝西銅川照金薛家寨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一曲壯歌灑江天

——讀苟天林先生《照金賦》

作者:李翔

照金是我深愛的故鄉,這裡歷史紅,山林好,變化大,也就幾年時光,這個原本寂然無聲的小山村,倏忽間成為聞名遐邇的紅色旅遊名鎮。令我深以為豪。有關家鄉的各類著述,自己歷來備加關注,每每必要先睹為快。近日拜讀苟天林先生《照金賦》,印象頗深,感慨良多。作者以詩賦的文學樣式,抒發對故土文明的由衷禮讚,對桑梓山川的一腔深情,謳歌豪傑壯志,遙祭先烈英魂,描繪聖土今日之幸福,勾畫祖國未來之圖景,讓我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涓涓溪流,思想的瓊枝玉葉,精神的超拔奇崛。

近年來,反映照金題材的文藝作品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其中不乏精品佳作,但仍有不少詩文就事論事,泛泛而談,文筆枯澀,情思遲滯,難以展翅高翔,觸摸不到鱗爪飛揚的想象痕跡,品嚐不到頂花帶露的鮮嫩詞句。拜讀苟天林先生《照金賦》,彷彿面對波濤大海,撲面而來的感覺是大氣,濃烈,生動,深情,通篇水汽氤氳,詩意韻致,氣勢磅礴。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方面。

激情似火,氣度不凡

《照金賦》全文洋洋灑灑兩千餘言,不蔓不枝,一氣呵成,文采飛揚,好似瀑布激流,滾滾淘淘,一瀉千里,酣暢淋漓。文中寫到照金四大方面:物華天寶的人文歷史,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獨一無二的革命貢獻,幸福祥和的今夕時光。斯文處處是景,處處皆情,處處流光溢彩,彷彿踏進了金碧輝煌的宮殿,舉目四望,無不五彩斑斕,美不勝收。這是激情澆灌的婆娑大樹,是胸懷放飛的漫天霞彩,是氣宇凝結的粒粒珠玉。

辭采華美,詩意奔放

《照金賦》可謂激情的火花,詩意的表達。各種言辭意象繽紛,新穎別緻,絢爛多姿,品讀全文,好似欣賞一幅色彩絢麗的巨幅油畫,傾聽一曲跌宕起伏的交響曲。且看這些別出心裁的綺詞麗句:“碧波落紅,依舊青山。恰似五千年鯤鵬展翅,猶如十萬裡江山妖嬈。子午嶺蒼龍欲飛,楊家山、帶子坡蒼松疊翠。君不見,朝沐彩霞、日披萬紫、夕有斜陽、夜聞月吟。君不見,春如錦緞夏清涼,滿山秋果冬雪藏。長征有了落腳點,邊區迎來東方紅;抗日開闢新天地,人民民主太陽昇。父老兄弟,心尖尖熱愛;男女老少,眉梢梢歡喜。”如此珠璣般發光閃亮的文字,豔若鮮花,燦若星辰,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如行五彩夢中。

情感真切,主旨高揚

《照金賦》在謀篇佈局上,由瀰漫於歷史大道的風煙縈繞至山川風貌的巔峰,繼而高舉革命的熊熊火炬,步入欣欣向榮的世紀新觀園,筆鋒跳躍,迤邐迂迴,氛圍漸次濃烈,圖景愈加遼闊、壯美。

文明照金

首章寫文明照金。作者奮起生花之妙筆,率先繪就浩浩歷史天庭,繼而華彩橫溢,鋪展漫漫文化長空,之後“一聖四傑”等眾星宿次第飛昇浩瀚穹宇,一盞盞,一尊尊,神采煥然,目光清明,深情俯視蒼茫大地,掠過崇山峻嶺。凝神仰望照金這片神奇天幕,靜謐深邃的幽藍底色上,群星似銀釘,耀人眼目,銀河翻雪浪,浩蕩奔流,氣象攝人,蔚為壯觀。讓讀者深切感受到,照金之勝,非一花獨秀,而是鶯歌燕舞,萬象春色。照金沃土,可謂浩浩青史,光鑑人間;煌煌文明,映現眼前。竊以為,此章浮現在讀者腦海的當是一個爽氣愜意的“豪”字。

神秀照金

二章寫神秀照金。且看,“照金形勝。三十四座山峰,座座雄奇造化;二十七條山溝,條條豐美神秀。背依喬山黃陵,子午嶺蒼龍欲飛;面向太白秦嶺,關中道天地人心。”我以為,這是以乘風飛翔的視角,縱情航拍的姿態,俯臨照金大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讓讀者深感,山丹丹燃遍高山樑,峰巒如奔胸氣暢。照金斯地,萬類林壑氣宇軒昂,兔馳鷹飛草木倔強。讓讀者長久流連於丹霞石山的錚錚傲骨,忘情于飛瀑流泉的浩浩情懷。似同焰火,此章在高天綻放出一個絢麗無比的“美”字。

紅色照金

寫紅色照金一章:“金剛廟,促膝長談;楊柳坪,委以重任。一村村,訪貧問苦,饑民要革命;一戶戶,傾述心聲,窮人要翻身。”讀者不禁遙想往昔,悽風苦雨,梢林陰晦,崖洞幽微,革命志士握雙手,扣十指,兩心疊印,革命風雨一肩挑。莽莽林海,巍巍山寨。紅旗漫卷,虎踞龍盤。將紅旗插上薛家寨,讓紅燈長明陳家坡。作者窮盡筆力寫志士仁人前赴後繼,英勇無畏,揮戈躍馬,屢建奇功,用鮮血和生命砌就長征落腳點,催生抗日新徵程。此章俯身抒寫一個虔誠之至的“敬”字。

幸福照金

幸福照金一章高潮迭起,作者挽袖揮毫,飽蘸筆墨,以特寫鏡頭,大肆渲染三幅圖景,緊繫一個魂牽夢繞的“情”字。當是全文之壓軸戲。這三幅輻射著春陽暖意的幸福圖景,流淌出的無不是心裡話,胸中情,感人肺腑,熱人眼目。讓讀者滌盪久違心靈,接受紅色洗禮;心潮逐浪,理想參天;初心堅如磐石,使命重於丹山;夢想充盈胸懷,復興任挑雙肩。

尾聲:照金精神永放光輝!

尾聲處,“放眼今日照金,福地聖土,乘先賢之厚德;創新發展,沐時代之雄風;與天地齊壽,共日月同明。美矣、壯矣、秀矣、昌矣。”破題亮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渾然一體,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讀者不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壯哉,先烈雄風與世長存;美哉,照金精神永放光輝!

拜讀這篇作品如沐春風,如飲甘醴,作者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文中的學識,熱情,才氣融會貫通,激情四溢,正應了“腹有詩書氣自華”之語。閱覽全文,字裡行間映現出作者一顆怦怦狂跳的詩心,這對於長久勞形於案牘的機關工作人員來說,能思慮飛揚不怠,激情盪漾如初,清雅如此,情致如此,勢比登天攬月。有文氣,就有靈魂。這文氣不單是才氣,更重要的是正氣,豪氣,貴氣的結晶。閱讀斯文,能讓讀者滋養文氣,扶強正氣,抵達家庭和睦,事業向上,社會和諧,祖國興盛之目的。

掩卷《照金賦》,似曾生髮這樣的感受,作者心有靈犀,似乎能傾聽到文人先賢走過歷史棧道的腳步,矚目到文物器皿綻放的善意溫笑,觸摸到文化殿堂的神聖門環。那迅疾的腳步抵達哪裡,情思就飛揚到哪裡,果實就挑掛在哪裡,溫馨動人的漣漪就盪漾在哪裡。對故土畢生的牽掛,多少不眠的夜闌,孤寂的燈火,思緒似雄鷹振翅高飛翻山越嶺,筆觸如烈馬在崎嶇蜿蜒的照金山路上奮力疾行。這篇珠玉般的華美詞章,當是生活和故鄉共同頒發給作者的一枚金光閃閃的勳章。

“吾輩者,斯地子民。眼觀之,耳聽之,心想之,神往之。”作者心慕聖地,意滿家鄉,一曲壯歌訴衷腸;一支勁筆,十分情懷,不顧花甲之年,魂繞桑梓賦華章。這不是簡單的攝景,是無形的畫卷,是無聲的交響,傳達的不僅僅是歷史,更重要的是情懷,是思想,是自身的追求和信仰,更是對照金同鄉往聖遺風的寶貴延續,對祖國未來繁榮昌盛的深情祝願。


附:

照金賦(四章)

紅軍長征,艱苦卓絕,何以落腳陝北?

巍巍炎黃,芸芸子孫,何以綿延萬代?

三秦九州,八方親朋,何以遠道而來?

——照金,照金也!

第一章 文明照金

古曰:“經天緯地為文,照臨四方為明。”照金是也。聖母姜嫄,心忻悅然,生后稷、育農神,教民稼穡,農耕始焉。始皇嬴政,一統天下,秦直道,扶蘇廟,堙谷塹山,歷歷在焉。漢武勾月,五胡鏖戰,桃花溪、石門關,碧波落紅,依舊青山。隋帝楊廣,神德朝拜,斜陽照、金絲衣,賜名照金,京畿重鎮。太上老君、張果老崖、龍家薛家,屢聽傳聞。更有真人藥王,堂堂百代之師;書聖柳公,筆筆剛正為人;傅玄、德棻,書道至理名言;畫仙中立,溪山行旅聖圖;玄奘之清淨;文正之朗朗;慈孝姜女、妙善,好漢鼎潤、臨安。德應侯,名冠天下;耀州窯,青釉琉璃。更可見,村村峁峁,家家戶戶,淳樸風土人情,特色衣食住行。斯地之文明也,宏博四方,遠久流長。自上古,至當代,恰似五千年鯤鵬展翅,猶如十萬裡江山妖嬈。

第二章 神秀照金

照金形勝。三十四座山峰,座座雄奇造化;二十七條山溝,條條豐美神秀。背依喬山黃陵,子午嶺蒼龍欲飛;面向太白秦嶺,關中道天地人心。文王山、武王山,名冠天下;大香山、藥王山,譽滿四海;耀州之巔石門山,雄踞西北;天造地設錐子山,挺拔屹立;楊家山、帶子坡蒼松疊翠;兔兒梁、虎兒梁五穀豐殷。青峰守護、神德舍利;甘露育林、碩果累累。碧波錦陽湖,秀麗玉門川。玉皇閣,花海清波;步壽塬,萬畝良田。赫赫然,薛家寨,橫空出世,拔地而起,奇峰偉岸,石壁千仞。山上,寨洞相連,如天賜華蓋,遮風擋雨;山旁,龍寨為伴,似昭示未來,使命在身;山下,漆水河潺潺,繡房溝綿綿。君不見,朝沐彩霞、日披萬紫、夕有斜陽、夜聞月吟。君不見,春如錦緞夏清涼,滿山秋果冬雪藏。實乃蒼天之滋養,乾坤之聖地也。

第三章 紅色照金

華夏五千春秋,列強百年垂涎。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世變滄桑,何以復興?共產主義、時運天乘,上海望志、南湖靈樞。紅旗一舉,工農奮起。八一槍響,秋收起義,閩粵千里,井岡割據;武夷山麓,風藏氣聚;贛江源頭,紅都瑞金。人民當家作主,首創中央蘇區。

一杆紅旗,萬旌飄揚。革命者前赴後繼,根據地雨後春筍,烽火大西北。榆林、三原學潮,綏德、安定農運,寧縣、兩當兵變,清澗、渭華起義。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錚錚鐵骨,赤膽忠心,不懈奮鬥,齊聚照金。金剛廟,促膝長談;楊柳坪,委以重任。一村村,訪貧問苦,饑民要革命;一戶戶,傾述心聲,窮人要翻身。組織起來,建立黨組織、農協會;武裝起來,成立赤衛隊、游擊隊。

丹霞迎旭日,照金舉紅旗。李妙齋臨危不懼,王泰吉西校起義;張邦英磨房建黨,陳學鼎懲惡討逆,張仲良特支書記,任浪花英勇獻身。眾先輩、同初心。揮戈躍馬,殫精竭慮;人民武裝,劍屨俱奮;分糧分地,百姓翻身;民主政權,改換乾坤。六七百烈士英勇獻身,兩千多平方公里邊區奠基。紅色照金,中國北方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

信念塑忠誠,蹄疾步穩上南梁,工農兵學育滄桑;使命鑄鐵骨,“鬧紅”腰鼓遍陝北,摩頂放踵利萬民。中央紅軍、三大主力,雪山草地、奮歷險夷,為國效命、萬里崎嶇。長征有了落腳點,邊區迎來東方紅;抗日開闢新天地,人民民主太陽昇。主席稱讚:“群眾領袖”“民族英雄”“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噫!照金奇功,萬山蔥蘢,忠於職守,一身秦風。

第四章 幸福照金

“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盛德潤澤,天地有心。八十八萬人民,奮鬥不息,滿懷美好向往;根據地百姓,開拓進取,傳承照金精神。

時過一甲子,老一輩,回照金;一草一木系真情,一點一滴動人心。進入新世紀,重走紅軍路;老奶奶,窯洞炕頭,親人心相印;田間山路,童叟相與惜;攜家捐款北梁小學,殷殷寄語希望工程;仁德慈慧好榜樣,大義至剛講傳統。

公元2013年9月13日,癸巳八月初九,秋高氣爽,紅旗獵獵,碩果累累;先輩代表、中央部委、陝甘兩省、各界人士齊聚,共同緬懷先輩,隆重紀念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創建八十週年。

公元2015年2月14日,甲午臘月二十六,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照金。冬日驕陽,藍天如玉;十里八鄉,歡歌笑語。輕車簡從,步履沉穩,正是赤子回故里。瞻仰紀念碑,參觀紀念館,獻花籃,講展品,代代不忘初心;矚目薛家寨,尤念陳家坡,紅軍洞,繡房溝,處處滿懷深情。吃自助餐、農家飯,贊山野菜、刀犁面,依然本色習慣。同敘鄉情心連心,共謀康莊手拉手;祝福親人過好年,期盼親人年年好。父老兄弟,心尖尖熱愛;男女老少,眉梢梢歡喜。

大千世界,泱泱古國;至苦至艱,至善至德。鐵肩擔道義,柔腸系萬民。昔日,救國家於水火,拯黎民於仁壽;今天,圖民族之復興,謀世界之和平。堅持實事求是,天地清明而育蒼生;一心服務大眾,日月炫朗而百業興。強筋壯骨,清風正氣;行端表正,凝聚人心。繪宏圖大業,深化改革;圓百年夢想,舉國銘志。天人合一,小小寰球大智慧;文明雄獅,赫赫華夏領路人。

戊戌六一,旭日普照,山水歡呼,鑼鼓如雷。回信下一代,寄語接班人。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一言一行,如時雨之潤;一字一句,如春陽之溫。為照金驕傲,為照金自豪。五千年滄海桑田,照金悠悠在這兒;根據地艱苦卓絕,照金巍巍在這兒;新時代美好向往,照金永遠在這兒。

放眼今日照金,福地聖土,乘先賢之厚德;創新發展,沐時代之雄風;與天地齊壽,共日月同明。美矣、壯矣、秀矣、昌矣。

吾輩者,斯地子民。眼觀之,耳聽之,心想之,神往之。拙賦以記。

來源:陽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