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海棠诗社成员有谁?你最欣赏其中的哪首诗作?

春日之虎


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们生活都很枯燥,除了每日学习女红、琴棋书画、当家理政等事情她们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出门,可是在大观园中的姑娘们却不是能够被条条框框局限住的人,在探春的一时兴起之下,她们开办了一个诗社。

这个诗社不是老学究一般的枯燥乏味,反而是非常有趣的,每次都会组织很多有趣的活动伴随着写诗一起。因为第一次作诗就是和海棠有关,所以诗社就被定名为“海棠诗社”,直到黛玉开设“桃花社”开始,大家都是以海棠社在做诗。那么从“海棠诗社”开始,最终的成员都有谁呢?其中哪个姑娘的诗更好呢?

第一,海棠诗社成员从7个发展到14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

海棠诗社最开始创建时成员就有7个人,即宝黛钗、贾府三春和李纨,她们是最开始的成员,她们几个人最开始就把诗社规范起来,她们最初的是规定了社规,每个月就开办是两到三次;每个人都起一个自己的诗号,即探春叫做“蕉下客”、黛玉是“潇湘妃子”等。

每次作诗落第的人要受到惩罚,宝玉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是落第的那个人,因为他想要让大家都开心;主要作诗的人是宝黛钗和探春,李纨和迎春、惜春作为管理人员,因为她们三人不大会作诗,这样一来大家在诗社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每个人都能乐在其中。

随着诗社的壮大,诗社的成员就在不断的增加,湘云是随后第一个加入的,后来香菱坚持从小白学成了诗翁也加入进来,后来宝钗的妹妹宝琴、李纨的两个妹妹、邢岫烟四个女孩也加入其中,王熙凤被请来做“监社御史”于是她也跟着大家一起做诗,于是海棠诗社最中确定的人选就有十四个。但是必须明确是虽然人数多,但是一起都在参加活动的人就还是宝玉、黛玉和湘云等。

诗社里大家都是能够作诗的人,虽然每次的写诗的内容都会改变,大家都根据自己熟悉方式去做,也许这就是诗社最大的包容性,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第二,海棠诗社里黛玉、宝钗和湘云的诗作一直都是力压群雄

海棠诗社举办了好几次活动,不出意外的是黛玉、宝钗、湘云三个人的诗词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所以可以具体来看看。

宝钗第一次的诗词就很出彩,她的诗词就夺得了第一名,可是这首诗却不赶不上她后来做的一首词——《临江仙·柳絮》。

大家都在写柳絮可是都表达出了春天的伤感,宝钗一直都是一个活得积极向上的姑娘,所以她没办法看着大家都在悲伤,所以她一改柳絮的柔弱和悲伤,凭借着“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给了大家一个积极的走向。柳絮虽然脆弱无根,可是何必气馁,只要不断借助风的力量,一样可以上天去!

黛玉的诗一直都是很清新婉约,但是她写过的菊花诗却是最美的,其中《咏菊》拿到了魁首。写菊花的诗前人已经写过很多了但是黛玉的诗却很新颖,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李纨虽然更偏爱宝钗做的诗,但是这一次她觉得黛玉诗词更好。

黛玉的诗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短短四句话把说遍了菊花的样子,秋天总是给人一种忧愁和伤感的情绪,诗人作诗时也不能纾解这种情绪。自从陶渊明写书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菊花诗之后,菊花的高洁之风一直都在被歌颂。黛玉写诗别致有趣,用典故也是恰到好处。

湘云的诗词与黛玉和宝钗相比毫不逊色,每次联诗都是她做的又快又好,即便是她随意做的两首“海棠诗”都显得很不错。因为她的诗词一般都是联诗不好选择,那么就以她的海棠诗作为代表。其中“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就写得特别好,白海棠被比作霜娥,它不是倩女也有远游他乡的旅人的伤感。

第三,诗社的时光是她们最平凡快乐的生活,老了都会微笑的记忆

诗社也是只是探春无意发起的一个活动,可是它的存在却很有意义,至少在以后孤寂的岁月里她们回想起这段时光都会有快乐的回忆。古代女孩子的生活总是有很多条条框框束缚着,这不能去那不能做,那么她们也就只能够自得其乐,在诗社作诗和举办好玩的活动就是她们派遣枯燥生活的调剂。

香菱一直想要加入诗社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只是为了能够和大家肩并肩的站在一起。诗社不仅吸引了香菱,还吸引了王熙凤、平儿和贾母等,大家的相聚成为生命里最值得留念的回忆。

诗社的好不是文学的比拼,而是大家心灵的交流和聚在一起的热闹。在这里没有辈分的差别,也没有身份的束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里有自由的氛围,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享受生活赋予的快乐。


小说红楼


“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红楼梦》不以场面的波澜壮阔、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它所展示的不过是“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是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情趣。其中有关礼仪规范、饮食起居、来往排场、游艺活动等日常生活小事的描述散见于各章各回,林林总总,至繁至细,显示了一种高雅的、诗意化的生活方式,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海棠社的成立便是“竖词坛,开吟社”的雅致游戏的开端,海棠社成员:社长稻香老农(李纨)、蕉下客(贾探春)、潇湘妃子(林黛玉)、绛洞花主(贾宝玉)、蘅芜君(薛宝钗)、枕霞旧友(史湘云);菱洲(贾迎春)出题限韵,藕榭(贾惜春)誊录监场。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咏白海棠》是继元春省亲后又一轮公开诗文比拼。薛林二人之诗才与其他人不在同一层次无可比性。林黛玉的《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与薛宝钗的“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是海棠诗中最优的两首。但是这两首中哪首更优呢?

海棠花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素有“国艳”之誉,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海棠花在中国古代的栽培历史悠久,它虽不及玫瑰、百合那么高贵,不过它有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是其他花所没有的,因此它获得了“国艳”美誉。“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海棠花独特的美,让人感叹潇湘妃子别样的心肠。再看看她写诗的状态“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娇俏活泼之人写出灵动别致的诗句,是性情与才情的真实结合。

但是海棠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断肠花,听名字就知道,它未必是寓意吉祥的植物,所以它不是名贵的花种。“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写出了卑微小花也可以“自开自落自清高”的悠然宁静。尽管这与薛宝钗本人性情不符,但是从诗文的立意上讲,明显高于黛玉那首。

个人认为:稻香老农的那句“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


海屹通航文化世界


《海棠》

稻香老农住菱洲,

东风吹绽海棠开。

胭脂洗出秋阶影,

嫩寒锁梦因春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