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霸主是如何出现的?

多维元素z


周代,治理天下实行的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最顶端,就是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王室实力强大,周王国内就不会存在霸主。

可遗憾的是,西周晚期后,王道衰落;公元前771年,申侯甚至联合西戎攻入渭河平原,灭了西周。从此后,周王室就彻底失去了渭河平原,周王畿仅限于成周洛邑周边,仅与一个中等诸侯国相当。更何况,“二王并立”的最终结局,是弑父篡位的周平王战胜了叔叔携王姬余臣,成了天下唯一的王。实力不济,再加上弑父篡位的原罪,即便是周平王赢得了最后胜利,可依然难以得到天下诸侯的真心拥戴。

甚至是对周平王东迁作出重大贡献的郑国,对周王室也是不恭不敬。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继位的周桓王想命西虢公为执政卿,分郑庄公之权。可郑庄公却不服,在这年夏秋两季两次派兵杀入王畿,抢收了王室的庄稼。郑庄公此举,是公然以武力威胁王室。在郑庄公强大威慑之下,周桓王虽然气愤难当,可还是吓得放弃了分权的计划。

郑国都如此小视王室,天下那些以前支持携王的诸侯国,对王室就更加漠不关心了。

由此而言,王室衰落是春秋霸主出现的首要条件。

周王国普遍实行分封制,在西周初时,周人“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国”。经历了西周历代周王的分封与领土扩张,在进入春秋后,诸侯国的数量以远远超出了这一数字。王室分封的诸侯国,有同姓有异姓,分散在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为了拉拢那些异姓诸侯国,周王室往往还通过联姻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就是所谓的“封建亲戚,以番屏周室。”

然而,设想虽好,时间却改变了一切。

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基本上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在经历了三百年的漫长岁月后,即便彼此是血脉相连的近亲,到如今也成为了远亲,感情上日渐疏远。天下各个诸侯国的领土犬牙交错,日常治理中难免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矛盾。

周王室强大时,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冲突,都可上升到王室层面来解决;可如今王室自身也陷入了衰退、无法服众,诸侯国之间的这种矛盾还能依靠谁?只能靠自己来解决了!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在鄢邑攻杀了弟弟姬段,却引发了郑、齐、鲁、卫、宋、陈、蔡等等诸侯国长达十多年的大混战,其实就是诸侯国之间矛盾冲突尖锐化以后的集中体现。

因此,各诸侯国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诸侯国的利益冲突,是霸主出现的第二项条件。

王室衰落,天下大乱,诸侯相攻,这就是后人熟知的“礼崩乐坏”时代。

天下大乱之际,诸侯们或投靠强者,或党同伐异,或被人消灭等等,不一而足。但是,那些最先意识到危机的诸侯,选择的是改革图强——只有增强自身,才是在这种无序竞争的乱世中避免被淘汰的最佳办法。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那些主动或被动推行了改革的诸侯国快速发展起来,实力远远超过了一般诸侯国,理所当然地拥有了霸主潜质。

楚国创建了县制,不断对外疯狂扩张、灭国为县,在楚庄王时成为霸主之国;齐国管仲改革,让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晋国先后推行了“无蓄公子”改革,“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在晋文公时登上了霸主之位;……。

虽然都是霸主,但进行了制度性改革的诸侯国,其国力维持得更加长久,如晋、楚、齐等等;没有将改革举措制度化的诸侯国,往往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吴、越等等。

因此,春秋霸主出现的第三个条件,是国家竞争的大背景下,先进诸侯国的锐意改革图强。

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还不能确保就一定成为霸主。

楚武王创立了县制,当楚人成为霸主,却在楚庄王时;晋献公创立了“无蓄公子”制度,晋惠公推行了“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可当上春秋霸主的却是晋文公;吴王阖闾励精图治,率领吴人差点灭了楚国,可最终当上霸主的却是儿子夫差;……。

可见,虽然很多英明国君都励精图治,却未必能当上霸主。这是因为,成为春秋霸主不光是要有实力,还得看时机。这种时机,往往是国内外各种条件促成,缺一不可。

楚成王时楚国极为强大,可在他执政早期碰上了齐桓公,中晚期又恰好对上了晋文公,最终错了称霸机会。可晋文公后晋国内乱频频,又在秦国拖累下无暇专心于中原争霸,让楚庄王抓住了时机成功称霸。

在晋献公与晋惠公时,东周齐、楚争强,晋国内部矛盾重重,所以参与东周争霸。但晋文公回国后,晋献公、晋惠公两代国君改革成效显现,晋文公又能团结起众多晋人,最终在齐国衰落后迅速填补其空白,城濮一战而胜楚国,成为了东周霸主。

楚国和晋国称霸的历程证明,要想成为春秋霸主,还需要最后一点——这就是称霸的时机。


欲云谈史论今


春秋历史上,诸侯争霸不断,霸主层出不穷,霸权屡次迭兴。究其原因:


1.自郑武公一箭射掉周天子威严后,天子自顾不暇,周王室的凝聚力、号召力急剧下降。周天子再不能像以往那样对诸侯颐指气使、作威作福。

2.在周王室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依靠武力并凭借着仁义之道的诸侯可以成为霸主,这样的霸主必定产生于大国。春秋霸主的情况确乎如此,每一位霸主都毫无例外地是以其强盛国力为后盾的。

3.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春秋争霸局面随之出现。


自古以来对春秋时哪些诸侯国可以称为霸主并无定论,有五霸之说,具体哪五国也有争议;其原因在于后世对于“霸”的标准理解不一致。一般采用《史记》说法: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有的以成败而论,邵雍说:“宋襄公图霸而力微,卒为楚所败,此不足论。”有的以则以尊王攘夷为标准,如有人说:“率诸侯而朝天子,天下化之兴复中国,攘除夷狄,故谓之霸。”其实,所谓“霸”无非是较强的诸侯国而已。如齐桓、晋文等称霸时间较长,在历史上影响较大而已。


首先崛起的大国是齐国。因姜太公辅佐周文王、武王建立大业有功,被分封到齐国。自开国以来十分注重发展经济,“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政治上,为政简而不苛,平易近民。到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即位时,齐国有了更大的发展。在管仲辅佐下,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他合理征收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达到民富、民安;又改进国家管理体制,发展民间武装力量,并统一军政的领导;还运用国家力量发展盐铁事业,增加财政收入。这为齐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外交上,接受了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策略,即在尊重周王室权利的前提下,联合其他国家攻打夷狄国家。桓公七年(前679年),诸侯与齐恒公在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齐桓公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但依旧能够遵守礼制。比如,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夏,桓公与诸侯在葵丘(今山东)盟会。周襄王派人送赏赐给桓公,而且特许桓公不用下拜谢恩。桓公听从管仲的劝告,还是下拜后才接受。桓公尊王,诸侯也得尊王,因此桓公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再次确定了其中原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去世后,齐国逐渐衰落,霸主地位随之旁落。



文史探微


春秋霸主出现的渊源要从周平王东迁洛邑说起。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西周灭亡,各诸侯拥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第二年,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邑(今洛阳),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随着周朝王室的东迁,原来的关中地区被犬戎等少数民族占据,周王室丧失了一大块富饶的土地。而周王室刚迁到洛邑时,还拥有方圆近六百里的王畿,但是功臣要封赏、少数民族政权还不断的东来侵夺,所以到最后王畿缩减到方圆一二百里。王畿地盘越来越少,王室控制的人口也越来越少,王室的经济实力大大减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实力的减弱,王室的政治实力也越来越弱,逐渐的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权。

在周王室走向衰弱的时候,一些地方诸侯国却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便利用自己的实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扩展自己的势力。郑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周平王死后,桓王即位,郑国不但不向王室进贡,还在某一年派人偷割了王室的麦子,抢收了王室的谷子。周桓王肯定不能忍啊,他先罢免了郑庄公在周朝卿士的职务,同时调动蔡、卫、陈三国的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派兵抵抗,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上还中了一箭,只能狼狈撤走。事后,郑国派人“慰问”,桓王只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在这种情况下,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社会进入一个动乱的时代,各种矛盾急剧发展。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野心,开始走向争夺土地和人口、掠夺财物为目的的争霸战争。当一个国家军事强大,经济实力雄厚的时候,就会起来争霸,用武力征讨他国,迫使其屈服。而当时的争霸基本上是通过一场战争解决,胜利者为霸主,双方订立盟约,其它诸侯国要服从霸主的领导。春秋历史上的著名霸主便是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