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张茂则与张贵妃为何在官家那里先后失宠?这之间有何关联?

九世会火


《清平乐》中张茂则与张贵妃都是官家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一个从小陪着官家长大,一个又是官家喜欢的女人,但是他们两个先后在官家那里失宠,最大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董秋和的出现,而董秋和确实张茂则安排的。

董秋和是谁?

董秋和是仁宗时期专门研究妆发的女仕官,简单说就是专门为娘娘们研究化妆品、发型的人,她为人和善,做事踏实认真,心灵手巧又善解人意。

《清平乐》中,董秋和第一次出现,便是为苗昭仪做发型,因为那天给苗昭仪化妆的时候,在眉心点了个胭脂,得到曹皇后的赞赏,便被引荐给曹皇后,为曹皇后梳洗打扮,更是得到了官家的目瞪口呆,称:

与皇后在一起数年,却从未见丹姝如此打扮,今日一看,确实好看!

而董秋和与官家第一次见面,是因为秋和为了研制新的护肤品,导致自己耳后起了红疹,官家爱护下人,便劝慰她:

今后试装,让你手下的女官做就是了,你经常试新品,常年下来,会损害肌肤的!

而秋和却说:

自己本来肌肤敏感,新产品研制出来,只要自己用着无毒无反应,娘娘们就可以大胆放心使用。

一番话下来,官家觉得董秋和果然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

再之后,董秋和便与曹皇后走得甚是亲近,曹皇后待秋和更是无微不至,情同姐妹。这也会秋和将来成为官家的女人,做了很好的铺垫。

张美人过于显摆,让官家丢脸

《孤城闭》中,七夕将至,宫中举办宴会,宴会上很多妃嫔穿着正式,皆为逾矩,但张美人却戴了一个珍珠牡丹的发冠,穿着真红穿花凤织锦褙,而这锦褙在宋朝应该是皇后该穿的服饰,《朱子语类》载:

“褙子本婢妾之服,以其行直主母之背,故名褙子。

大概意识是说,褙子是主母该穿的衣服,即中宫之主的专有服装,却没想到张美人穿这件衣服,很多人大为吃惊。

皇后那天问张美人,你这发冠是什么名字?张美人说:

叫冠群芳

短短四个字,显示出了张美人的霸道蛮横。张美人说罢,就朝官家看去,想得到官家的称赞,却没想到,官家说:

满头白纷纷,更没些忌讳。

张美人听到这话,立马知错,说要赶紧回去换发冠衣饰。张美人日常在宫中嚣张惯了,难免树敌众多,难以得到他人心满。

董秋和成功夺得官家喜欢

董秋和在入宫之前,与心上人董白两情相悦,心有约定,却没想到秋和在皇后身边久了,竟有些同情皇后,更是感恩皇后对她的关切,于是她思来想去决定留在宫中继续服侍皇后。

秋和被官家纳入后宫之后,更是百依百顺,爱护有加,即使官家扬言要杀了她,她也敢于在官家大怒之时安慰他,足以见得秋和的善解人意。正因为秋和本人的脾气性格得到官家的宠爱,而张贵妃由于勾结朝中大臣,遭到官员的弹劾,官家冷落了她,以至于张贵妃变得神经兮兮。

有一次,张贵妃当着张茂则和董秋和的面,对官家发怒说:

你还真给皇后面子,连她的两个心腹你都欣然接纳,一个随你上朝堂,一个陪你上龙床!

此话一出,才知道张贵妃失宠,是因为秋和的出现,攥住了官家的心。

情人眼里揉不得沙子,茂则只能失宠

作为与官家从小一起长大的茂则,因为与皇后一见钟情,便誓死护曹丹姝一生平安顺遂,他在官家面前说了曹丹姝多少好话,即使再公正客观、滴水不漏,官家必然也能看出来茂则的心,况且官家也曾多次试探过茂则对皇后的看法,他难免会对皇后与茂则之间的关系起疑心。

茂则为避免皇帝做出大的举动,只好默默不言语,做好自己的事情,以至于后来皇帝驾崩后,茂则都一直陪在曹丹姝身边。这也算是一种幸福了。

总而言之,张贵妃和张茂则先后的失宠,是因为董秋和的出现,更是因为茂则心疼曹皇后,想找个人制衡张贵妃,而秋和正适合官家的喜好,成了制衡的关键点。


麦穗日记


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无论是从小陪宋仁宗长大的茂则,还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无一例外都失了宠。有人非要将两人的失宠联系在一起,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要解释为什么茂则会失宠,那必须要先了解一下茂则是谁。茂则从小便在官家身边,深受皇上的信任,对待茂则,官家也是非常用心的,什么话也同他讲,并不只把他当作奴。在曹皇后没有进宫之前,茂则一直是官家身边最贴心的人,在曹皇后进宫后,因曹贤良,在不断地相处过程中,茂则发现皇后是一个顶好的人,心怀天下,是万民最好的母亲,所以茂则的心开始向着皇后。宋仁宗是一个颜控,当他听说曹“貌丑”,便大婚之夜都没有去。茂则同他讲了好多次不丑,他还是不去,当第二天去的时候,发现皇后并不丑。皇后待人真诚,同宫中其他娘子,下人都相处得极好,对茂则也极好,称其小名——平甫。在《清平乐》中,皇后被皇帝一次次地伤到,陪伴在她身边的亦是茂则。在剧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茂则在树下许愿,为皇后祈福,却没有称其为皇后,而是叫了其大名曹丹姝。皇后也在谈话中,对茂则说“我们”。正是因为两人越加亲密,所以不免受到张贵妃的关注。张贵妃一心想当皇后,就在官家耳旁吹风,说茂则现在的主子是皇后,不是官家了。官家就起了疑心,便将茂则降职,并提拔了另一个宫人——镣子。

至于张贵妃为啥会失宠,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张贵妃为人太任性,她一心同宫里所有的人斗,想要爬上高位。在她的女儿病死的时候,她将责任都推到了官家最爱的徽柔公主身上,任性胡闹惯了,却忘记了徽柔是官家最最喜爱的女儿。如果说前面的张贵妃还不至于让官家讨厌她,那么后面张贵妃的所作所为,让官家对她生厌。仁宗是一位清正简洁的皇帝,他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可是张贵妃却带着华贵的冠子,如果这还可以忍的话,那她穿了只能皇后穿的衣服,可是真正惹怒了皇帝。官家立马命她换掉衣服和冠子,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作,让官家对她的宠爱日渐减少。

第二,张贵妃只是官家的女人之一。大家都知道宋仁宗是一个颜控,他可以得到任何女人。张贵妃性格娇纵,虽貌美,可也不是非她不可。后面的董秋和上线,变成了宠妃。妃子失宠是经常的事情,张贵妃失宠更是理所当然了!


红雨说历史


张茂则,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却能辩的出官家和曹皇后飞白优劣所在。

既夸了皇后,又将官家的地位身份虚荣心实打实的满足,可就是这样一个平日里谨小慎微,不曾说半点胡话的人,却比那飞扬跋扈张贵妃失宠更快、更彻底,究竟为何?又因何而起?

曹丹姝的一个下马威,持续五年依然无果

论缘分张茂则比官家早许多,曹丹姝头婚被夫君拒绝,转而和离。路人皆对其心生疑惑,张茂则反而被这个主动上前询问能否搭乘马车的新娘子惊艳。官家说曹丹姝“貌丑不至惑君”,大婚之日不愿前往。

茂则反劝官家,丹姝或许是与众不同之人。得不到的终想要,官家自见到曹丹姝真容、见识到她整个的气度与坚持时,颇为动容。五年之余,丹姝看似与官家举案齐眉,可终究走不到对方心里。

可以称之为“我们”的人,注定与旁人不同

曹丹姝开始做官家的事业粉,接人待物极具公平、公正。苗心禾也感叹越来越接触,觉得曹丹姝要比官家更让人愿意靠近。

张茂则陪曹丹姝练剑,万事都向着曹皇后去说,甚至连曹丹姝的一个“我们”都感概万分。皇后又怎不知晓茂则心意,可惜总是因为与旁人不同,遭到官家妒忌。

加上张贵妃多加挑拨,又多了几分戏谑之意。官家原是喜爱张妼晗集柔美、妩媚、随心所欲于一身。可那多加的几分蛮横不讲道理却也导致其恩宠注定只有分毫。徽柔说自己再不会与张娘娘争宠,毕竟最后受到伤害的只有自己父亲。

皇后越是宽容、大度,与张妼晗相较就越明显

张妼晗和官家更像是一蹴而就的爱情,有转折有起伏,可终究不如皇后那份爱来的更让人舒心。张妼晗说她的扮相可艳压群芳,官家却说那珠宝玉饰品白压压一片,倒是皇后不怎么多加修饰却另有一番境遇。

她做不了官家的妻子,就做他的臣子。为他披战甲,管理后宫。连一只钗子都要衡量一下要不要戴,帮着他照顾最喜欢的女儿,也因此就如后盾一样为他而战。如此,张妼晗对失宠倒也不值得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