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下“死命令”!提高农民收入、补齐“三农”短板!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国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我国国内关于粮食安全也出现了不少风波。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攻克农村区域的难关!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我国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要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夯实农业基础。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补短板等重点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和超常规举措,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加强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抓好“一喷三防”,坚决打赢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着力恢复早稻生产,稳定夏播面积,强化病虫害防控和气象灾害防御,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二是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年底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继续抓好家禽、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副食品供给。

三是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恢复乡村休闲旅游业,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范围和规模,增加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扩大技能培训规模,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拓宽农民多元增收渠道

四是加快“三农”领域补短板。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强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重大现代化牵引性工程建设。组织各地加快储备建设一批投资额大、影响面广的大工程大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有效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

针对农产品贸易形势,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表示,由于疫情,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下滑,农产品贸易也受到影响,进口增幅低于往年同期,出口降幅多年少见。其中,进口增加比较多的是肉类和大豆。出口下降5.6%,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同比降幅达到18%。蔬菜、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也略有下降。

综合判断,二季度的农产品贸易形势不乐观,出口受影响会更大。农业农村部将密切关注全球农产品供求和市场形势,抓好国家稳外贸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推动进口多元化,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发挥农产品贸易对国内市场稳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网、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