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蛇口成都进化论:助力公园城市建设,做城市和园区运营服务商

提到招商蛇口,成都人一定不陌生。2010年进入成都,先后开发了招商东城国际、招商雍华府、招商依云上城等多个项目,其中招商大魔方和招商花园城项目,让招商蛇口在商业地产中大放异彩。而在本月初,其转型城市和园区运营服务商后在成都的首个力作“天府总部商务区”项目,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1979年到2020年,40年来,招商蛇口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深入成渝腹地,并以“城市升级引领者”的全新品牌形象,推动着成都变革的延续。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立足西南,深耕成都

2019年,招商蛇口为了深度开发西部市场,在成都设立了囊括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四个城市的西南区域总部,可见招商蛇口总部对成都市场的重视程度。同年6月,招商蛇口又拿下成都新都区木兰镇约91亩的住宅项目,以及与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签订了《关于建设天府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项目的全面合作协议》,将打造成集商业商务、文化体验、旅游消费、体育休闲、城市值机、交通换乘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公园(CBP)。

从增持住宅地块,到开发大型城市综合体,再到负责天府总部商务区的综合开发和商业运营,招商蛇口发力成都及西南区域的野心可见一斑。

转型升级,做城市和园区运营服务商

2015年,招商局蛇口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实现重组上市,重组前,招商地产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重组后,招商蛇口确定了社区开发与运营业务、园区开发与运营和邮轮产业建设与运营为三大主营业务。

无疑,随着房地产企业高增长高利润的黄金时代远去,地产业的发展进入下半场。同时,蛇口工业区完成多次大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已经实现了今天的招商蛇口“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即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新区开发,实现港、产、城联动。招商蛇口董事长许永军曾公开表示,港、产、城联动模式,将政府、企业和各类资源协同起来,其内涵是产业的流动和升级,从而把城市盘活。

能够看到,西南区域已在复制其“前港、中区、后城”的发展战略,来迎合西南城市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和需要。而招商蛇口在成都天府新区率先进行的产业园区、配套城市新区的天府总部商务区项目,将带领招商蛇口西南区域,步入城市和园区运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公园+”,打开未来城市想象空间

天府新区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走上先行先试的探索道路,力求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公园城市典范。

什么是公园城市?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任远曾在接受四川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省委提出的要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城市、协同共荣的和谐城市、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内外联动的包容城市、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五大城市”的提出,是对天府新区发展的又一次赋能,科学构建了公园城市建设“目标+路径”的完整工作推进体系。

在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发展思路从原来的 " 产-城-人 ",转变为 " 人-城-产 "。此次招商蛇口天府总部商务区项目,将通过创新“POD+TOD+VOD”三大规划策略,以城绿色共融、轨交先行、活力先导的策略,真正做到产城融合,从原来的在 " 城市中建公园 ",转变到 " 公园中建城市 ";从原来的 " 空间建造 ",到如今的 " 场景营造 ",打造世界级的中央商务公园(CBP)新范式。

具像化而言,招商蛇口天府总部商务区将进行立体开发,空间更加开放。地下空间更具前瞻性的合理利用会成为一大亮点,地下空间面积也将远远大于其他城市CBD。未来地面或将没有车辆通行,而是让步于休闲、办公和生态绿化,营造更舒适便捷的公园步行场景,。

总建筑面积178万㎡ ,天府总部商务区未来可期

在成都“南拓”的大环境下,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该区域是在2004年开始建设的高端居住板块,板块内拥有麓山国际社区,蔚蓝卡地亚,麓湖生态城,复地御香山等高端别墅项目,整个板块不管是规划还是配套都较为成熟,具有较高的居住品质,是成都炙手可热的购房区域。

作为天府新区的“引擎性项目”,招商蛇口天府总部商务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78万㎡,据记者了解,该项目住宅与商业面积几乎各占一半,将规划住宅、公寓、临景独栋商业、购物中心、超甲写字楼、五星级酒店等多种业态,其中招商蛇口也将自持相当规模的商业体量,还有一座非常引人关注的396米高楼,并与东区中海的488高楼东西相望,形成整个天府总部商务区的东西两大制高点,勾勒出总部商务区的天际线。按照“1年开工建设、3年初步成型、5年基本建成、8年价值提升”的开发时序,相信整个项目将会在未来5年内逐步面向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