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半适合上幼儿园吗?

用户6830038339104


你好!我是兵哥,给出我的建议:孩子2岁半了,很多都上了幼儿园,但如果家里有人带孩子,最好3岁过后再上。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2岁多的孩子还是有点小,自理能力也比较差。很多孩子还在用纸尿裤,在家独立不够,有些早上又不愿意起床,去到学校不一定是好事,其实孩子的童年最重要的是快乐开心,当然要是孩子非常喜欢学校也没问题。

其次,幼儿园里孩子多,老师管理照顾很多不到位,很多情况是孩子去外面活动之后热了老师就减衣服,活动完又没有及时保暖,结果回教室再吹空调,非常容易感冒发热。大家注意一个现象,孩子很多是从上幼儿园开始爱生病的。

第三,现在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都好,但学校的空调使用率很多都不高,而孩子盖的被子又相对厚,穿衣服相对多,午睡时大多满身汗,很容易着凉,也容易被蚊子咬。

第四,幼儿园的伙食大多不好,有些卫生状况也有问题。

第五,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有一些在家里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一些本来习惯良好的孩子很容易在学校学到坏习惯。

第六,现在上幼儿园的月支出一般都在1500~5000元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真心不便宜。

综上所述,幼儿园并不是孩子一定要急着去的地方,家长也没有必要攀比,看人家的孩子很早就去了幼儿园,自己孩子也一定要上,其实孩子一般有2~3年的学前幼儿生活足够,关键在于无论是否上幼儿园,家长都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多与其他孩子接触、培养孩子运动细胞、认识大自然、开拓视野,这样的孩子性格开朗,长大后也不会成宅男宅女。家长们准备给孩子上幼儿园前请分析利弊,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好了,我的分享就到这,希望帮到遇见的你。





健康生活老周


两岁半也可以上幼儿园了,我们这边的幼儿园都是收2至6岁的宝宝,我家二宝一岁九个月就送幼儿园了,那个时候因为没人带,要工作现在的幼儿园都设有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所以说两岁半的宝宝可以上幼儿园。


平淡的幸福375


我很肯定的告诉你,宝宝两岁半不适合上幼儿园,最好不要送他去幼儿园,弊大于利。

1、两岁半孩子,不需要去幼儿园锻炼,这个时间段,他最最需要父母和长辈的陪伴。是家人的亲密陪伴,需要家人给与他爱的抚养。

2、两岁半孩子更需要妈妈的24小时呵护。别看他这时候小不懂事,但是需要感受到足够的来自于父母的爱。在孩子小完全不能自理的状况下,他很恐惧周围环境,他内心是很害怕的,他只认妈妈是他的保护神,孩子的安全感就是从出生之后,就要开始建立的。孩子越小得到足够的父母之呵护,他的安全感就会更牢固。一个人安全感足够强大,他才能经受住长大后的暴风雨,才能自信的掌控自己人生,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的安全感根源就是小时候来自于父母的爱,与父母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就是---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抛弃我,无论我变成什么样,但我的父母还是会认我是他们亲爱的孩子。有这种底气的安全感绝对不是孩子成年后能培养出来的。

3、在孩子小时候,妈妈给足孩子安全感,孩子就会依恋妈妈,妈妈就会在孩子心里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等孩子青春叛逆期,他就会发自内心倾听妈妈忠言逆耳,因为想到妈妈,他是愉悦的是温暖的。孩子内心深处会有个声音提醒他:要听妈妈的话。在孩子小的时候,妈妈要多与孩子说话;在孩子青春期,妈妈就要学会闭嘴,点到为止。亲爱的妈妈们,千万别做反了啊。孩子小时候对妈妈足够依恋,妈妈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就会很融洽,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世界上最贴心的小棉袄。

4、再举个常见例子:某些人,是个好人,但就是脾气急,遇到事情很容易急躁,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很偏激。某些人,也是好人,但他们很大度平和,与人接触和蔼沉稳,不会轻易的与人急。前者暴躁的人,他小时父母对他的抚养必定是亏欠的;后者温和的人,他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抚养肯定是很到位周全的。为什么?孩子小时候主要通过哭喊来表达他们各种诉求,如果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哭喊时间太长,就会让内脏很难受很紧张,这样次数多了,内脏就会记忆形成紧张习惯;成年之后,当他遇到一些稍微不如意的事情,他的内脏就会自主的反射出相同的反应--紧张难受-成年人的表现就是激动暴躁。相反的,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一哭闹家人就会及时出现在身边给与拥抱、亲吻、言语安慰,他肯定就不会难受紧张恐惧啊!内脏自然就不会记忆这些难过感觉。孩子就会很快缓解了,就不会那么容易急躁。当成年后,遇到事情刺激他不会暴躁激发,他就会平和沉住气来解决问题。俗语说:冲动是魔鬼,我们要牢记。亲们,从以上两类人的性情就可以看出小时候父母抚养的背景。

5、小孩子情感发展决定言语,言语决定社会性质,社会性决定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比智力更能决定命运。这是很有逻辑规律的。

6、再补充说一下,孩子在3岁之内,父母家人的抚养一定要足够,安全感一定要给足,因此,3岁之前的孩子,应该以家庭养育为重,由家人来完成孩子性格培养。俗语也说:3岁看老,也是有道理的。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心理抚养就是人性教育,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一个人情感上的缺失,在成年后反映出来就是道德凉薄、自私毫无责任感。

以上啰嗦一大通,希望能对楼主和看客们有所收获。如果有缘,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孩童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