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挣钱很容易,是“命”好吗?你怎么看?

横竖横520


最近听到五味CEO说了一句话,感触很深,“我鄙视四年前的我自己。”虽然,这句话很像戏谑,但是却道出了生活的真谛。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自己看起来明白,实际上是自己无知和蠢得不像样子。等到真正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当时自己为什么不多思考一下呢?把一些概念弄得更明白一点呢?这四年错过了多少的赚钱机会。等到终于弄明白的这一天,机会的时间窗口早就没有了。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知道的是别人的认识,还是你自己真正知道?”比如,挣钱、赚钱、理钱、值钱。

1.挣钱——靠出卖体力换取报酬

在大街上随便走走,就会发现,大部分人其实主要依赖于体力换取报酬,不管是街边小贩卖红薯、卖早点、卖报纸的,等等。以至于我们太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谋生的方法和谋生的手段。当年在大学里学习到穷爸爸富爸爸的理论,确实对我很震撼,因为它剥离了职位的外壳而让我们看到了财富流动的真相。但是,这种理论只能算是入门而已。

春节假期在休息的时候,看了几本书以及看了几个天涯的帖子,就在思考关于财富的问题。看一些人跌落谷底以后,是怎么翻身的。有个人创业失败,为了叙述方便,假设他叫甲先生,兜里剩下几百块钱,住在城中村里。就整天琢磨怎么翻身。一天,他看到一个大叔在运送砖头,假设大叔叫乙大叔。他看乙大叔运了好几趟砖头,就过去凑近乎,敬了几根烟,聊了几句,然后正好中午就请乙大叔吃饭喝酒。然后大叔看这个小伙很实在,就说了,现在这一片地被规划了,要拆迁。由于征地是按照房子来的,附近那些还没拆迁补偿的村庄,最近就在抓紧盖房子,由于不是住人的,所以,只要便宜盖起来就行。而大叔呢,就从那些已经拆迁的村庄,把那些砖头拉到还没拆迁的村庄去,赚个差价。一天也就赚个二三百块钱。甲先生一听,是个挣钱的机会,然后就跑到拆迁的地方应聘,正好拆迁的地方需要晚上有看着东西,缺个保安。然后他就应聘当保安,先有口饭吃。然后慢慢就摸清了里面的门道,原来不是随便有人就能过去拉砖的,需要一个小头目点头。后面的事情就是,他小恩小惠的贿赂小头目,让他承包一部分拉砖的活,然后他又从劳工市场上找了一堆自带拖车的人,每趟拉砖的时候,便宜点。然后就慢慢把拉砖的活干起来了。也透过这个活就翻身了。

透过这个小故事其实就很精彩的说明了,什么叫挣钱,什么叫赚钱。乙大叔就叫挣钱,他挣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力换来的,但是他在整个的生意中,话语权很小,竞争能力也很弱,只能糊口饭吃。而甲先生叫赚钱。

不管在什么生意里面,总会有挣钱的人,赚钱的人。挣钱这件事唯一的缺陷就在于,个人的劳动力无法复制,放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挣钱的活就变得越来越不挣钱。但是,有些人又实在是不开悟,怎么办?去做手艺人。

在挣钱这个领域,也有人活的很滋润,日子过得很好。就是掌握一门活手艺。活手艺就是走到哪里都能适应,不需要依赖特别的公司,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容易找到工作,就容易活。比如,医生(不用百病都会治,专一个病就会有人上门来求)、司机、美发、炒菜等等···而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本事的手艺人日子过得也会越来越好。

2.赚钱——是靠脑子换取报酬

甲先生就是把同样是拉砖做成了一个赚钱的生意。因为赚钱这件事是靠脑子的。把一件挣钱的事,规模化、复制化,即使是每次都比自己挣钱赚得很少,但是核心是解放了自己,最终赚钱的速度提升了。

一般掌握用脑子换钱思维的人,基本上就可以成为一个老板。他把一个生意从开始到结束(也许是某一段),搞明白了,懂得搞定关键人,懂得舍利,懂得利用别人的资源,然后串联起来,就是一个生意。就跟拉砖这个生意一样,也许并不长久,每次赚的也并不多,但是起码在有这个生意的时候,能迅速的规模化、复制化,从而获得第一桶金。然后就能再去找更大一点的生意做。慢慢的形成正向积累。

现在的很多创业不着调的原因是,一下子把未来规划的特别特别大,但是折腾不了多久就挂了。因为这个资源缺、那个资源缺,更核心的是市场还没培育起来,最终自己也坚持不下去了。反而是甲先生这样,发现生活中有这种时间窗口的机会,也许不能赚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是起码能不断滚动式发展。

赚钱这个生意,如果碰到很好的机会,比如代理了某个产品,正好赶上时间窗口,有些人也是可以做到非常大的,赚个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像甲先生一样,一个机会吃完了,就要找下一个机会了。但是因为不同的人找到的机会窗口时间长短不一样,能享受的红利长短也不一样。有些人是发现了好多好多这样的机会,然后把自己撑死了。有些人则是明明是个阶段性的机会,抱着不撒手,结果机会越来越少,只剩下了上一个机会留下来的钱——这种人就应了那句话,什么都没了,就剩下钱了。对了,时代缺钱也算是机会,问题是如果时代不缺钱呢?

在大时代机会下,是去能力化的时代,赚到钱的人真不一定水平比当时的人高多少。这时候比拼的是谁更有勇气,谁更有运气,谁能把握住规模扩张的节奏,以及在机会红利消失前,谁能收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太多人享受到了发现机会并把握机会这种红利,在机会太多的时候是运气,而在机会稀少的时候,还能把握住新机会的是第四项——值钱。

3.理钱——钱生钱,靠克制

在把握住机会,赚到了钱,除了再次发现机会,继续增值以外,还有一项就是理财,钱生钱。

钱生钱的方向很多,可以投资房地产、股市、黄金、P2P等等。。因为钱自己就会找更高收益的地方,以及随着国家的政策引导以及人的情绪波动,也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由于影响因素非常多,不管哪个领域都很容易出现黑天鹅的情况,所以,看到各种分析文章,或者观点,如果没有很深的知识背景和逻辑,是很难弄明白真相到底是什么。所以,也会看到,那么有钱的人,那么高文化水平的人也会被骗。

在理财领域,除了基本的知识、逻辑以外,还要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玩,你兜里的钱就不一定是你的,你看到的银行赚那么多钱,那些钱也不一定真是它的。比如,08年金融危机,美国倒闭了500多家银行。在传统逻辑里面,大就是好,在金融领域里面还真不一定是这样。

我个人倒觉得,在理钱这个领域里,主要靠克制,克制欲望,回归理性。想要理性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你请专业的理财经理,其实他并不比你懂得更多,因为这个领域的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多了,以及太容易变化了。往往原来很安全的投资方法,也许知道的人多了,或者外部宏观条件的改变,机构激励制度的问题,等等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安全了,已经变成高风险了。

理钱这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对风险这个概念理解的深刻程度,而不是对收益的追逐。P2P事件爆发以后,很多人说10%以上收益不可靠,其实5%收益就没风险了吗?收益本身并不能成为衡量风险的标准,最多算个参考而已。

4.值钱——钱投人值钱

上面提到的在机会比以往时代稀缺的时候,还能判断及把握住机会的这个人开始变得非常值钱。以前在赚钱这套玩法逻辑里面,人只是个执行者,或者说只是来完善在某个细分项目中的思考,所以只能给个挣钱的待遇。而在值钱这套逻辑里面,是需要人是一个思考者,也要去发掘和把握机会,而原本这种工作只是创始人做的。这种人给的待遇要按照创始人的待遇给,用流行的词汇来描述的话,让他变成股东或者是合伙人。

另外强调下机会稀缺这个描述是特指与传统机会对比起来。就跟以前在沙滩上捡贝壳,随随便便可以捡一堆,但是现在进入到了深水区,还要捡贝壳,但是这时候就不是随随便便了,要会游泳,会潜水,还需要船等等,更多的人和设备。但是贝壳其实是更多了,只是沉在深海里。

在春节我把豆豆的三本书又看了一遍,《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其实她的书不太像是小说,而像哲学书,里面探讨的都是生存智慧。简单描述一下,就是每本书里面都有一个智慧超高的男主人公,他可以根据时代背景、制度缺陷、手中的资源等等整合出一场赚大钱的大戏,即使他自己手中没什么钱。她是让我真正懂得什么叫“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个概念的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如果让我下一个定义的话就是,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里,你知道并能把握的赚钱的方法犹如浩瀚之海,但是你要克制自己,只取一瓢饮而已。

这个人就是值钱,对这种人来说没有所谓的机会窗口之说,因为机会那么多,何来稀缺?这种人层次之高,已经到了慧的层面。明明一盘局就是死棋,到了他手里就是另一盘活棋,格局已经变了。

也许到这种格局的人很少,但是少不代表没有,另外,有些机会的把握也不需要必须要是这么高层次的人,但是现在的时代玩法,原来能赚钱的人很久不成长已经不行了。所以,现在很多天使投资人,现在的投资思路,也基本上是以投人为主。



需要说明一点:所谓的命好,不要去羡慕,做好自己,干好本分就行。自己不努力,光羡慕也是无济于事的。


陵南云水谣


我是认真思考过的哦 [呲牙]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b0dc80d0fdd4524a2b3855e52c3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