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外贸最艰难的一年,大家什么好的度过难关的方法?

胶书匠


对于外贸企业,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积极与国外客户协商、阐明情况,争取客户,对违约或者交货不及时的,理解和支持。

特殊情境下,企业自救,是一条不可避免的道路。

疫情令更多的企业,提高危机的管理能力,认识到现金为王。

企业也可以,利用数字贸易平台,提供外贸综合服务,解决物流问题。

利用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模式,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建设无人拣货中心、无人仓库、无人机送货系统,智能物流设施,提升供应链智能化,跨境贸易全链路,和运转效率。


脑洞认知新思维


目前对于外贸企业我有这样几点看法:

第一点:目前现状情况分析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球已有新冠病毒疫情确认病例71万例,其中33万例死亡,有202个有确认病例的国家、地区或领土。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在全球的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欧美更是已经成为全球疫情高发区,海外疫情大规模爆发造成的影响超出了很多外贸人的预期。慢慢地,很多外贸企业的订单被取消,各个媒体平台的新闻一条又一条预警着即将到来的危机,外贸人的焦虑甚嚣尘上。

第二点:在这个迷茫期,外贸企业要反思自己。

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能抱着乐观或悲观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事情,而要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事情,客观地判断疫情对你所在行业的影响到底是多少?比对全球主要竞争者,企业要完成产业升级短板在哪里?是获客不行,品牌不行还是技术研发能力不行?

如果是研发能力不行,我们能否在短时间内进行补足,如果是品牌获客能力不行,能否趁着这段时间修炼内功,搭建线上营销体系。

第三点:采取各种措施和应对方案,看看有没有突破。

制作好自己的公司介绍、产品目录。

如果公司没有现成的模板,建议新手一定要好好学习制作公司介绍、产品目录的方法,多去找国外同行的一些模板进行比较,模仿去做,尽量让买家一看就觉得专业、美观、舒适,让他觉得你是行家(这一点非常重要),学习 word和PDF之间的互相转换,这些都是基础,在以后报价单和做一些个别产品介绍上面都有用,如果不学会每次都让别人做,往往耽误时间,当然,这个能力也会增加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2. 自信地针对自己的产品找出卖点(优势),写一份外贸开发信,附上产品目录。

具体怎么写根据每个公司自己的特点,如果英文不好可以多上网找一些模板,但一定不要生搬硬套。但开发信一定要专业、简明,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卖什么的。在文章内加产品还是附件添加,根据实际情况。

3. 各种途径寻找客户。

一般通过展会、网络推广宣传、google,网上这类的文章很多,几乎所有的新手都会看过很多帖子,但是能坚持做下来的人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经常大脑一激动,花个几天猛找一下客户,当发了很多,但开发信没有收到及时回复往往就忘记了,觉得也没用。

总之在危机面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管在战略上进行思考,还是营销上做突破。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相信危机总会过去的。


股坛冯生


一是扩大防疫相关的产品的出口。新冠肺炎疫情在国际上多点暴发,导致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杀菌用品,呼吸机、Ecomo等医疗设备严重供不应求,有产能的要开足,还要挖潜,这既是国际抗疫合作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良机;服装外贸企业等补充设备,迅速转产口罩、防护服紧俏等;机电生产类企业也可攻关转产呼吸机、Ecomo等医疗设备,也可生产口罩、防护服制造设备出口及内销等;增加医用药、原料中间体等出口。

二是优化贸易、产品、市场结构。外贸企业可以组建运营团队,转为跨境卖家新角色,借助阿里巴巴数字化贸易出海为代表的跨境B2B平台,以亚马逊,wish,eBay为代表的跨境B2C平台,建设海外仓,尝试成为跨境电商卖家服务的专业供应商;针对疫情发展导致的宅家防疫对健康、学习、娱乐、母婴等新需求,积极开发新的外贸产品;尽量多渠道、多元化拓展开发新市场、新订单和新客户,尤其是拓展挖掘“一带一路”地区、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客户资源。

三是眼睛向内,拓展内需。在当前疫情导致全球价值链条被迫切断的情况下,坚持内贸外贸两条腿走路,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灵活用好“互联网+”,通过淘宝、天猫和京东等平台来实现内贸的突破,国内疫情率先进入减缓阶段,物流加速恢复,市场消费潜力开始释放,给外贸企业拓展内需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

四是练好内功,越过寒冬。外贸企业首先要做到队伍稳、人心稳,确保外贸企业骨干不散;其次要稳市场,要继续加强跨国客户的维护,事关疫情遏制后的发展,能迅速恢复出口业务;坚定信念,强化对疫情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入研究,拓展外贸领域;加强自身管理,内部实行进一步精细化的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更优化的绩效考核,进一步提升利润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