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热播剧《清平乐》中的曹丹姝这个历史人物怎么评价?

楂楂红


《清平乐》中曹丹姝的原型是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氏,出身高门世家,出事谨慎又不失敢作敢为,但是相貌并不出众,终身未生育子女。

曹皇后一生留下了很多事迹足以证明她是位贤德的皇后,不仅在仁宗朝时平定内乱,英宗朝、神宗朝时也做了很多。史书对曹皇后的描述:“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史书中对曹皇后的记载,都是她在政治上的丰功伟绩,对宋朝社稷的自我奉献。作为女人,她也想拥有丈夫的呵护与疼爱,看着仁宗对张贵妃的深情宠爱,难道真的内心平静吗。一生无子,也是她心中不能触碰的痛吧!


填白瓷


《清平乐》曹丹姝对仁宗从实际出发,解决民生问题的施政方式佩服不已,并渐生仰慕之情。无奈只能对着官家的木雕,暗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辅佐仁宗成就大业。

此后不久,机会来了,她被送入宫中,选为皇后,期待着实现自己的抱负。也许是因为误会,又或者是仁宗无声的抗议。新婚之夜,皇后独守空房,打破了她入宫之前的美好愿望。

曹皇后,谥号“慈圣光献皇后”,历经三朝,是宋朝有名的贤后。

如屡薄冰,足智多谋

景祐元年立为皇后。曹皇后生性恭俭,贤德,善飞白书,和仁宗有共同爱好。但是宋仁宗好像并不喜欢她,这就增加了她在宫中的生活难度。要求她不仅要小心翼翼的处事,还要能看的开,不计较。庆历八年正月,仁宗夜宿曹皇后处。半夜卫士作乱,仁宗要出去一探究竟,被曹皇后劝阻。曹皇后在劝阻仁宗的同时,喊侍卫增援并安排太监备足用水,悄悄跟随作乱的侍卫,以防他们火攻。果然作乱者纵火,被及时扑灭。曹皇后为了能赏罚分明,剪掉平叛太监的头发,第二天按此封赏。仁宗经此事后,认为是曹皇后自导自演,欲改立皇后,最后因没有真凭实据作罢。可见曹皇后处境艰难。

张弛有度,不徇私情

仁宗喜欢张贵妃,张贵妃借着自己后台强硬,经常违反宫廷制度,挑衅曹皇后。曹皇后处处宽容忍让,才保住中宫之位。曹皇后身边的宫女与侍卫私通,曹皇后要严惩。张贵妃向仁宗求情,仁宗要赦免,曹皇后据理力争,维护了后宫的规矩。

以身作则,辅佐子孙

宋英宗继位时体弱多病,生病期间,曹皇后垂帘听政,英宗病好后及时还政。宋神宗时,多次劝谏,为神宗施政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多次控制母家势力,不因自己的身份而对曹家,近侍有所宽容。

曹皇后因其生平事迹而彰于后世,是为贤德。


5有5


人设完美

曹丹姝在闺阁之中,便知礼懂礼,即使知道早已议亲的夫君并不如意,但为求不给家人、祖上为难,执意出嫁。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新婚当天拿到和离书,从此又是自由身。

好人品、好德行、口才华、好口碑,美名在外,因此被群臣力荐为皇后。这就是曹丹姝不幸的开始。

为大宋皇后,虽不得皇上心意,却能领群臣信服,能统领后宫,权衡妃嫔。官家都说“你这个皇后是最好的”,确实,曹丹姝是大宋不二的皇后,德行、品貌哪一样都是世间其他女子不能比的。

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鞋子小不小,生活如意不如意只有自己知道。曹丹姝是称职的皇后,却不是官家眼里称职的妻子。

入宫不能为与官家同房,一生无儿无女,抱憾终身。坐在天下所有女子羡慕的位置上,拥有天下女子羡慕的权势、地位,却并没有平凡娘子的幸福。

曹丹姝是不幸的,但却只有自己懂得。

如果是我,宁愿做出身卑贱的苗娘子,也不要做人人称赞的曹皇后。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同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