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场合,不分环境,不顾別人感受,说话直是沒教养吗?

心静Pingan


这种不分场合,不分环境,不顾别人感受的人不仅不能称为所谓的“直”,而是缺乏教养,缺乏素质,更缺乏“宽容大度”的优良品质!

而不缺的是自认为还有一点“文化”。

这种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特别是“嘴毒”的人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亦不少见,当在与朋友,街坊的交往互动中,他们往往都是夸夸其谈,神谈鬼话,以己为中心,自我感觉良好;当遇有不同意见,不同想法就“火力全开”,不顾别人感受,也不由别人分说,解释,倾刻让别人顿显尴尬,有语难辨。这种人不仅态度恶劣,居高临下,言词的恶劣,狠毒只会给人们带来憎恨,厌恶!

所以,这种人能说他是“直”吗?


林林的冰淇淋


要看说的是什么话,如果是为正义执言、为真诚表达、为真理呼喊!

那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祟拜、拥护于爱戴!



银河渔夫592


随心所欲,不逾矩

说话太直,不顾周围。这非常不好,不是一种好的行为举止。长此以往,会深受其害。

大家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和日常交往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心直口快的人。大多数是能够看清场合,顾全大局的。很多心直口快的人都很有人缘,与别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

但也会碰到一些人,闹场,搅局,让人下不来台。这种人,大多数人都会敬而远之,不愿与之打交道。这样的人确实缺乏必要的修养。

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是在长期社会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并约定俗成的,是一种道德规范。它是人的一种趋利避害的智慧。其中有一部分符合全体社会利益的,会上升到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范畴。

不顾他人感受他人利益的所谓心直口快,实际上是缺乏基本智慧的一种表现。中国人讲究因果智慧,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个大多数人都明白的智慧却有一部分人并不真正懂。不管不顾的因,必然会得到孤家寡人的果。

无知不是性格,说一个人说话很直,伤害了别人,还自认为我就是这个性格。实际这不是性格的问题,这是无知的表现,就是俗话说的没教养。

一个说话伤害别人的人,他不知道别人被他伤害了吗?实际上他也知道。他应该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的自由大概谁都想,但前提是“不逾矩”,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正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