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永續綠色發展

弘揚生態文明建設 實現永續綠色發展

——焦作市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示範基地建設發展紀實

2020年3月26日,由河南強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強耐新材)通過自主創新技術成功建設的國內首條以電廠餘熱蒸汽為熱源的年產2萬噸連續式溼法α超高強石膏生產線,在焦作市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示範基地投產運行,解決了普通半乾法工藝介質不穩定導致的產品性能低和間斷式溼法效率低能耗高的問題,開創行業之先河。它的成功運行是河南強耐新材通過科研創新促企轉型升級,繼續踐行“綠色、節能、環保”的發展戰略結出的又一枚碩果。

河南強耐新材始終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生態、低碳、循環經濟發展之路

位於河南省焦作市的河南強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三板”上市企業,是一家集綠色建築建材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推廣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成立伊始,就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注入企業命脈,以國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撐項目為契機,深耕粉煤灰、爐渣、氣化渣、工業副產石膏、赤泥、電石渣、鋼渣、建築垃圾等大宗固體廢棄物資源,破解地坪、砂漿、牆材等建築領域的諸多難題,打造出石膏自流平砂漿、抹灰石膏、透水混凝土等40多種綠色超新型建材產品,領跑行業先鋒,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延伸產業鏈條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科學發展觀,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加速工業化進程的基本國策。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短缺和環境汙染矛盾的日趨嚴重,工業副產石膏的大量排放及露天堆放,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汙染,也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如何科學合理的利用工業副產石膏,使其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是迫在眉睫的工業重事。

“我國工業副產石膏存量豐富,按產出行業和品種分類就有十餘種,如:煙氣脫硫石膏、硫石膏、磷石膏、檸檬酸石膏、鹽石膏、味精石膏、銅石膏、氟石膏、鈦石膏、鎳石膏、鉻石膏等。相當於目前全國天然石膏開採量的40%,如果能很好地開發利用,變廢為寶,對人類將是一筆可貴的資源,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對電力、化工等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帶來嚴重的影響。我們強耐新材有責任、有義務將這些工業廢渣——副產石膏當做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變廢為寶,促進可持續綠色發展,造福子孫後代。”公司董事長王文戰如是而言,義不容辭的扛起“環保治理”這面獵獵大旗。自2015年起,就矢志不渝地和科研團隊一起致力於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技術的研發實施,帶領每一位強耐人奔跑在生態優化、綠色發展的征途上。目前公司已完全掌握石膏自流平、抹灰石膏的配方、生產工藝、施工工藝的全套核心技術與裝備。

焦作市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示範基地盛大起航

為引領行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條,也為後續產品基地建設起到示範作用,2018年,河南強耐新材斥資3億元打造焦作市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示範基地。目前,總投資6000萬,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的工程一期已建成投產運行,主要建設年產20萬噸普通石膏、年產2萬噸高強石膏和核心母料生產線各一條和年產30萬噸石膏製品生產線一條,可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35萬餘噸,節能2106噸標準煤,節電216萬千瓦時,節水0.18萬噸,減少廢水排放0.03萬噸,有效緩解焦作市脫硫石膏、磷石膏的利用問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保護耕地和綠色建築節能降耗。

示範基地“專精特新”產品——高強石膏基耐水自流平砂漿是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攻關項目,它是以工業副產石膏為基料,配合超細無機填料及多種聚合物改性激發劑和多級配骨料加工而成,與水調配後形成一種高流動性漿體,可以人工施工也可以進行機械化大面積澆築,可實現地面回填、抬高、自動精確找平,具有大幅度節省人工、縮短工期、減輕樓宇荷載、施工便利、降低施工綜合成本、節能保溫和無起灰、無起砂、無空鼓、無開裂等十大優勢性能,填補了市場空白。目前,已採用公司+科技+基地模式,以輕資產和成果轉化迅速在全國佈局OEM代工廠,輻射帶動行業發展。2019年11月作為我國第一個地面找平產品出口澳大利亞、新西蘭,邁步國際市場。

與其並駕齊驅的強耐石膏抹灰砂漿是示範基地匠心打造的能替代水泥砂漿的新型牆體抹灰材料。它是利用蒸汽節能低溫煅燒技術製成的半水石膏為膠凝材料的預拌砂漿,與傳統的水泥砂漿相比,具有粘結力強、不易空鼓開裂、導熱係數小、防火、有呼吸功能、節能保溫等特點,是一種適合人居環境的綠色節能牆體材料。

生產線技改升級,開創行業之先河

為解決高強石膏依賴天然石膏資源的問題,保證產品生產的流暢性、穩定性、取料的均勻性。示範基地對生產線進行技改,一是充分利用電廠餘熱蒸汽為熱源,自主研發並投資建設了國內首條年產2萬噸連續式溼法α超高強石膏生產線;二是採用國內首創的工業副產石膏原材料布料和取料系統建設β建築石膏粉生產設備。

國內首條年產2萬噸連續式溼法α超高強石膏生產線在焦作市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示範基地投產運行

據專家介紹:國內首條年產2萬噸連續式溼法α超高強石膏生產線具有生產過程連續化、液相介質均勻化、多種轉晶劑複合改性技術先進化、轉晶工藝可調控修復化等關鍵技術創新點,同時運用串聯蒸壓釜分階段連續控制晶體生長的工藝技術,可確保有效控制晶體生長方向,達到技術指標要求。其二次轉晶工藝的應用,使得轉晶不同階段可分別調控,轉晶過程形態可隨時修復,確保晶體生長向短柱狀發展。浮選技術的引入,可將不同粒度的α石膏進行分選,保證其滿足在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採用電廠低能蒸汽為熱源,末端熱水可配置漿液循環利用,相比煤和燃氣等能源方式,節能效率大大提高,為副產石膏的高值化、規模化應用提供現實依據。

所生產的α型超高強石膏粉性能更加優質,可廣泛應用於陶瓷成型用模具、石膏基自流平砂漿、玻璃纖維增強石膏裝飾製品、工藝美術品、3D打印、黃金等貴金屬首飾模具、建築裝飾、機械製造、精密鑄造零部件模具、高強度石膏雲母板等領域。

β建築石膏粉生產設備採用國內首創的工業副產石膏原材料布料和取料系統,自動化分層表皮取料既保證了取料均勻性,利於產品質量穩定,又降低了烘乾階段能耗。回料工藝的引入,極大降低了原料烘乾階段與設備的粘連,提高了運轉效率。強制冷卻工藝既可以給乾燥前段補充熱風,又可以使物料快速冷卻陳化,提高產品穩定性。粉磨改性採用針磨方式,成品建築脫硫石膏粉的顆粒形貌、級配更合理,水化活性更好,力學性能顯著提高。

所生產的以β建築石膏粉為主要膠凝材料的石膏抹灰砂漿具有調節空氣溼度、降低建築物載荷、防火及保溫隔熱性能更加優越、保障牆體質量、綠色環保、無須養護、隔音效果良好等先進優越性能。

這兩條新的生產線投產運行,是以“彙集全球頂尖技術、打造綠色建築品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為使命的強耐新材,在堅持資源綜合利用,走生態、低碳、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綠色之路上取得的卓越進展,標誌著“石膏粉生產、砂漿製備、銷售體系、施工體系、服務體系”為一體的產業鏈閉環成功形成,必將對我國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建設起到積極的示範作用,而且對促進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致力循環經濟打造 做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

用生態文明推進可持續發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發展環境,人與自然唯有共識,才能共生。”這是強耐新材王文戰的口頭禪,畢生致力於依託科技創新打造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在他的的帶領下,強耐人始終保持著銳意進取、開拓務實、攻堅克難的精神,發揚著精耕細作的工匠精神,使強耐新材在綠色發展之路上一次次奏響成功的凱歌,為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的新興產業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盡著一份企業力量,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忠實踐行者和有力傳播者。

用生態文明推進可持續發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發展環境,人與自然唯有共識,才能共生。——王文戰

從2012年成立到現在,只是短短的幾年,公司就以滾雪球的步伐大跨步向前發展,是國家“綠色工廠”,斬獲了焦作市“市長質量獎”、“焦作市首屆企業改革創新獎”、“河南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範企業”、“河南省新型牆體產業轉型升級示範企業"等諸多榮譽,其產品被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認證為國家綠色建材“三星級”綠色標識認證產品、“國家生態綠色建築產品”。

在未來的發展中,強耐新材將始終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發展生態、低碳、循環經濟之路。為繼續延長產業鏈條,將綠色發展轉化為生產力,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目前,示範基地建設工程二期已然起航,將建設年產100萬立方米自保溫AAC和ALC生產線、年產60萬㎡裝配式建築及構件生產線、年產20萬噸石膏粉和30萬噸砂漿生產線,年產300萬m²裝配式建築用石膏基輕質隔牆板生產線,繼續深耕工業副產石膏高值化利用,為綠色環保和利國利民目標做出積極的貢獻,用生態文明推進可持續發展,以環境保護優化發展環境,做推動整個中原地區循環經濟發展的領軍者、青山綠水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