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首富沈万三,替皇帝修城帮皇帝劳军,却为何落得个发配云南?

如果问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个人是谁,你会怎么回答?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事成之后功成身退,隐居陶地买低卖高,短短数年便富甲天下。

不是,与历史上的中国首富比起来,他的财富差得还远。

和珅?赫赫有名的历史第一贪,据说被抄家时被搜出约10亿两的白银,固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一说。

非也,即使不论正当与否,他的财富貌似也要稍逊一筹。

01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即"万户之中(第)三秀"之意。

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从祖上至沈万三一辈,皆精于种地和养殖,为后来崛起为巨富积累下不少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

元至顺年间,沈万三随父迁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既今日赫赫有名的周庄东垞。

在此后的数十年间,沈万三依托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并大胆开拓海外贸易,很快便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

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吴江县志》)

后来,聪明睿智讲究信用的沈万三,又得到了富甲江左的汾湖陆氏的全额注资,更是如虎添翼,财富积累的速度也更上层楼。

沈万三秀之富得之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周庄镇志》卷六.杂记)

全盛时期的沈万三,通番三江,掌控江南全部的私盐生意。据《走遍中国》栏目里专家介绍,沈万三的资产可达20亿两白银之多。

如此财富,不仅足以傲视中国历朝历代,即使当今的比尔盖茨来了,也得黯然褪色。

网传盖茨的女儿

02

然而,世道如此多艰,以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执天下财富牛耳的沈万三,突然有一天就那么身陷牢狱,被发配云南。

一切还要从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说起。

彼时,四海之内风起云涌,北有刘福通,南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天下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最后,脱胎于郭子兴的朱元璋拔得头筹,建立了明朝,并定都南京。

战乱后的南京城残破不堪,拿来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首都自然是有些有失体面,朱元璋想要重修却又有些囊中羞涩捉襟见肘。

于是,沈万三出马了,其主动提出承担南京城修建费用的三分之一。

这还不算,受到明太祖朱元璋表面嘉奖的沈万三明显有些飘飘然,看到明初国库空虚,更是请求出资替朱元璋犒赏军队。

这下算是逆了龙鳞了,朱元璋听后是勃然大怒,"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

在皇帝眼里,一个人无论再有钱,终归还是贱民,贱民敢替皇帝犒赏三军,居心何在?

况且,他既然有能力犒赏军队,就同样有能力组建起一支军队,如此是作为帝王的朱元璋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沈万三很快便被下狱,得亏了宅心仁厚的马皇后从旁进谏,朱元璋才放弃了诛杀的念头,最终改判之发配云南。

03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力不讨好",大概就是形容的沈万三这种情况。

站在人的角度,他是不幸的,因为其一言不慎便锒铛入狱,即使富可敌国却是命如纸薄。

换个角度说,沈万三作为一个老百姓,鞍前马后地出钱又出力,却是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护不了,实在是中国古代社会皇权霸凌的一个真实写照。

说起来,又是回到了那个话题:历朝历代的帝王们容不下任何可能制约自己乾纲独断的力量。

政治上的对手显而易见,帝王们凭借着冷血与残酷,通过施展高超的政治手腕,可以或斩草除根,或变其为唯唯诺诺的臣下,立马便可以天下一派歌舞升平,继续自己的沾沾自喜。

经济上的对手则不太一样。

普通老百姓,整日食不果腹、朝夕难保,只要给口饭吃,自然不会考虑身外的一些事情,但通过不同途径高层次起来的人则不一样。

他们中有的是商人,有的是企业主,有的是学者和教授,这些人具备了经济基础之后便自然会追索应有的政治权力。

就像在英国,一场水火不容的资产阶级革命便将誓死捍卫权力的国王彻底"虚位"了起来。

更别说是在专制文化浓厚的华夏土地了,习惯了驾驭一切的帝王们,说什么也不会容许权力失去,即使是对人民有利。

权力的滋味

所以,我们便常见中国历史上一种奇特的现象:某个发家致富的家族在兴盛了若干年后突然间就折戟沉沙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原来是用来调侃这个群体的。

所谓“千秋富贵”,事实上几千年来,中国从来没有哪个家族享受过也没有机会享受千秋富贵。

不允许富人做大,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人类社会怪疾,可是华夏帝王的治下,却是显得那么的理所应当和正常。

——人人都想致富,却是又人人仇富。

这样的结果便是,后世发家之人,鉴于种种历史的教训,或者夹起尾巴做人不问是非,或者拍马逢迎变成权力的附庸。

士农工商,你属哪一品?

如此,实在是国家民族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