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子宫内膜癌?怎么预防?

小狮子啊喵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死亡率位于妇科恶性肿瘤第三位,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多次流产、不洁性生活、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子宫内膜癌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

临床症状表现为:

1、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

3、腹部包块: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或晚期发生宫腔积脓、腹腔转移时形成巨大包块可能在腹部触及包块,一般为实性,不可推动,有时有触痛。

4、疼痛 :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下腹痛伴发热。

检查:

1、分段诊刮

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是否累及宫颈管,还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2、B超

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由于B超检查方便及无创,因此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方法。

3、肿瘤标志物CA125

在早期内膜癌患者中一般无升高,有子宫外转移者,CA125可明显升高,并可作为该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4、细胞学检查

可通过刮宫等方法获取子宫内膜标本,诊断子宫内膜癌,但不推荐常规应用。

因子宫内膜癌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没有明确的预防方法,因此,重点应放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上。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