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角到编剧:爱而不得的《第一炉香》

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一炉香》,预告片已经出得漫天遍野了。当然关于演员,似乎所有人都有话要说。

张的原著中,开篇便是对女主薇龙外貌的直接描写:

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自诩是“粉蒸肉”,那么应该很白净,也应该纤细,女中学生嘛,又来自上海。

而马思纯最让人难以信服的就是纤细这一点,其实她并不算胖,只是人们对女演员的要求难免高些,再者,那又是张爱玲的小说。


从灵动性上看,似乎也有所欠缺,马的气质更贴近好闺蜜好朋友,忠诚到能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那种,有点王安忆《长恨歌》中吴佩珍的意思。

而张笔下的葛薇龙虽然涉世不深,却并不是懵懂无知的小白兔。人生遇到最大关口,她知道要去找什么人帮忙,尽管这个人是父母亲戚口中不齿的姑妈。


她也清楚自己拿姑妈的钱会有什么后果,进入对方的公馆后,房间里柜子中的各式衣服提醒她面对现实,她自己也说:这跟堂子里买个人有什么区别?

然而也还是一一试穿,也还是留了下来。

当时的她有理想,所以觉得理直气壮,相信绝不会走上姑妈的老路。

只是再也想不到,爱情会来自猝不及防。


书中的薇龙形象是很丰满的,故事更是好看到几乎狗血,衣香鬓影奢华迷离,所有人都在爱来爱去,有的爱可怜,有的爱可悲,有的爱则近乎乞讨,有的爱不过是对逝去过往的追悔。

预告片中的薇龙有懵懂有青春的激烈,但似乎缺乏看穿一切的透彻。

怎么说呢?好像钝了一点,不够锐利。



不过外形上的短板也许可以用演技弥补,毕竟也是拿过金马影后的,当然这就得等影片出来后才能下定论了。

男主,混血绿眼睛公子乔琪乔,则由彭于晏出演。


依旧来看看原著中的描写:

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人是高个子,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么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

最举重若轻的是这一句:和他一比,卢兆麟显得粗蠢了许多。

卢兆麟是谁?

薇龙原本心怀好感的学生同学,打网球时认识的。

可想而知,这是如何一个人物。


彭于晏当然也帅,可是同样外形气质不是这一路。乔琪乔是有些病娇的贵公子,眼明心透,是书中唯一能与姑妈勾心斗角且不输的男人。

他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混迹在上流社会的短板(穷),所以他想奋力争上游,但与此同时,依旧玩性不改。

薇龙碰到他,也算栽的毫无悬念。



彭于晏则是阳光好青年,是那种每天健身保持自律,积极向上的形象,乔琪乔则完全两样,夜夜笙歌到天明,蝙蝠一样昼伏夜出。

也许他更适合卢兆麟的形象。

不过还是那句话,等片子出来再看,看不到全貌还是无法下定论。

然后是俞飞鸿。


不老仙子,这回出演个有本领的女人,“一手挽住了时代的巨轮,在她自己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


有人说预告片她看起来显老,其实书里处处不着痕迹地彰显姑妈逝去的青春,初见面便抹着紫黑色的口红,虽然是巴黎新季桑子红,到底不是年轻人的颜色。

不过,“美人老去了,眼睛却没老。”


站在窗口远窥的一幕,惊鸿一瞥又难忘。看得出这个女人打着满腹狠毒算盘,却定得住神,咬得紧牙,更下得了手。

她在该得到爱情的年纪没能如愿,以此换得金钱无数,等到年华逝去,便不断玩弄各种手段以求弥补,为此甚至不惜操控甚至毁掉自己的亲侄女。

其实也是吃不到正常饭菜,只能在豆渣中寻求营养的可怜虫。

最后的赢家只能是她,但赢了也不见得快活,毕竟豆渣当得不饭,吃下去也是可怜相。

将烟头掐灭在杜鹃花盆里那一幕令人叫绝,也是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那杜鹃花开得密密层层的,烟卷儿窝在花瓣子里,一霎时就烧黄了一块。


原著中是随手一丢,影片中却成了狠狠掐下去,更有力量,也更具张力。

预告片最后看到编剧是王安忆,瞬间有了惊喜的感觉。

王的作品尤其《长恨歌》隐约有张的影子,她更被普遍认为是最像张爱玲的女性作家,虽然她自己曾说过双方在本质上是各有不同的。

但无论如何,有王安忆坐镇,故事是有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