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公筷意识” 守卫“舌尖上的安全”

(刘晓丽)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给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截止北京时间2020年4月22日8点,海外累计确诊病例超24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17万例。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在于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只要近距离接触就存在被传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亲朋好友聚餐时,围桌共食更是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一个捷径。此次疫情出现多起集聚性传染病例就出自围桌共食习惯。

自古以来,围桌共食成为中国人聚餐的一种普遍形式,互相夹菜亦成为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疫情肆虐的今天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合餐时的“筷来箸往”会造成交叉感染。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曾提倡使用公勺公筷,但围桌共食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符号早已根深蒂固,随着非典的结束,公勺公筷亦“销声匿迹”。在新冠肺炎疫情空前严重的今天,为有效遏制病毒传播,一些地方出台文件倡导公众使用公勺公筷。例如,4月10日,河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餐饮业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务规范》,对公勺公筷的配置要求、使用要求、卫生消毒要求等做出具体规定。北京、上海等多地也陆续发布使用公勺公筷的倡议书。但遗憾的是,多地虽然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倡导使用公勺公筷,但执行力却大打折扣。在饭店,经常会看到,公勺公筷成为一种摆设,“共食制”依然成为大多人的选择。

抗击疫情,人人守土有责。无论是餐饮店经营者亦或是消费者,都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餐饮店经营者应将公勺公筷放在显著位置,并在店内张贴公勺公筷倡议书。消费者应增强“公筷意识”,主动使用公勺公筷,切断病毒传播的途径。如果2003年的非典还不足以唤醒我们使用公勺公筷的意识,那么今天疫情在全球蔓延造成的惨痛代价当足以引起一场“餐桌革命”。

多一个公勺,少一点隐患;多一双公筷,少一分危险。唤醒公筷意识虽不可一日而促,但只要时刻将使用公勺公筷铭记于心,公勺、公筷用起来,分餐进食搞起来,才能为我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障,为健康上“双保险”,切实打赢这场抗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