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红利市场原址崛起芝罘湾广场工程综合体

160余名戴着红色安全帽的工人埋头施工,13台打桩机凿击地面发出咣咣声音,旋喷机搅动着地下的泥浆,防尘雾炮喷射出丝丝水雾……在芝罘区原红利市场位置上,正在建设的“海上世界”芝罘湾广场项目工地,隆隆的桩基声奏响了迎接春天的“序曲”。

现场:1616根围护桩筑起一道地下围护墙

  沿着北马路建筑围挡进入到原红利市场区域,整个作业面上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工人们正在进行围护桩作业,将海水挡在外面。因为芝罘湾广场项目定位为风情商业街,地下规划设计了2.65万平米的停车场,项目离海边仅有17米的距离,地下水充沛,因此施工的第一步就是要在建筑的外围施工一道止水帷幕,将海水挡住,内部通过降水来保证地下施工作业。”烟建集团十公司项目经理万明罡介绍,止水帷幕由1616根十五六米深的直径80厘米钻孔灌注桩合围而成,在灌注桩的空隙旋喷高压水泥浆,使其形成一道地下挡水墙。

  “地表往下的6米深位置都是地下室范围。”提起施工的难度,万明罡说,在原渔业公司院内位置地下有大量渔业公司原有建筑的地下室和基础。遇到这些建筑岩体要动用大量的破碎机械先进行破碎后,再挖掘出来才能施工桩基,比预想的施工要困难的多。 

  记者了解到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止水帷幕工序月底完工,下个月开始挖土,预计7月底完成地下室施工。

施工:既要争抢工期,更要绿色发展 

“今年底就要主体完工,局部进行开放,工程量大、时间紧。”万明罡介绍,芝罘湾广场项目东至原大关前街,西到会西街,北到海边,南到北马路,占地达5.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为7.2万平米。

为确保全市“三重”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工期任务,烟建集团十公司投入了正常施工三倍的机械和人员,科学安排、精细组织,工人分白班晚班24小时不停工,争分夺秒加速建设。

  要争抢工期,更要绿色发展。记者在施工现场发现,临近北马路1400多米长的围挡上方每隔3米就有喷淋系统不断的喷出水雾,消防水炮能覆盖90米直径进行喷淋,不时有工人向施工处的裸土区覆盖上绿色防尘网。

  “这个项目紧临交通要道和居民区,防尘必须要达标。基坑挖土时扬尘重,2台消防水炮及10台防尘雾炮要全部打开。另外,防尘网随着施工随之覆盖,既要高质量施工,又要达到防尘目标。”烟建集团十公司主任工程师王蕾说,这不仅是一场考验,更是彰显了一个施工企业对标准化工地的要求和细节。

规划:13栋建筑组成风情商业街,1.5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为最大建筑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设计方案,会西街区域将由 13 栋独栋商业组成风情商业街,两到三层为主,设计布局采用一心一环的开放式商业布局。

  西街西首最大的建筑是1号楼——商业综合体,它建筑面积有1.5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为两层建筑,层高为6米,以海鲜零售、餐饮为主,辅以创新娱乐性海鲜零售业态,打造围绕“鲜”为主题的海鲜餐饮世界,内部建筑设置回型结构,二层区域中间缕空,作为文化游览、休闲、餐饮目的地。 

  规划效果图显示,这个外型很具现代色彩:屋顶采用波浪形轻钢结构装饰构架,与海洋主题紧密联系,基座采用古典拱圈手法,塑造集现代与传统于一体的海港新地标。

   串联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的海风广场,是项目最大节点空间,衔接北马路到海边的人流,也是融合风情街与商业综合体的枢纽,结合围绕海洋主题的景观小品,共同形成项目核心区域。沿北马路和滨海界面,营造多个小的主题节点,再结合灯光及景观,创建烟台旅游打卡新地标。

  风情商业街的建筑立面延续烟台山历史建筑风貌,墙面采用红色、灰色面砖相互搭配,融入海派石库门和民国风山花墙等设计元素。

在滨海处充分利用海景资源,打造丰富露台和外摆,与亲水码头共同演绎海港往事,提供全新的滨海商业消费体验。内街处局部通过二层连廊串联,布置楼梯+电梯的交通系统,让购物动线更合理和人性化体块形态布局合理。

  按照计划,这些建筑年内主体完工,局部开放。

计划:启动一突堤内的时光街区等土地出让工作

  “近期,专班各单位积极落实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启动了工程项目及相关规划设计。优化一突堤及火车站北广场规划,通过优化,增加有效建筑面积,提高了土地市场价值。编制完成了海岸线修复、芝罘湾广场业态等专项规划。烟台港生产调度中心完成项目规划设计。”烟台海上世界项目推进专班项目负责人衣英龙介绍,海上世界项目目前全线推动,规划拆迁筹资以及招商引资等各项目工作正在“跑步前进”。

据介绍,专班还持续抓住拆迁不放松启动了环海路区片征迁工作,征迁补偿资金已拨付到位。烟台港家居市场拆迁接近尾声。展示中心周边完成了烟台港二号门的搬迁,启动了化肥楼搬迁,为展示中心外景观打造创造了条件。

来源:烟台日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