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吃早餐吗?

不断有研究结果显示早餐不一定非得吃。

"早上饿了就吃。 但不要因为没吃而感到内疚。

世界人吃的早餐材料,种类,烹饪方法,味道千差万别。

每天早晨都在苦恼“吃饭还是不吃饭”。“早上要上班赶得不行,为了准备早餐占用时间,不知道到底还要不要吃”,但大部分周围的人说“不吃早餐不好”。特别是一起生活的父母,如果说“你怎么不吃早饭就出去了”的话,感觉就好像犯了罪一样,因为父母说“绝对不能不吃早饭”而顾及他们吃了早饭,但是确实像个苦差事。没有特别饿,也没有胃口,一定要吃早餐吗?

英式早餐

早餐被认为是必须遵守的“神圣的仪式”。不仅是韩国,美国、中国、日本、英国等大部分国家和文化圈都一样。早餐拥护论者主张“只有补充晚上枯竭的能量,才能提高一天的生产效率”“学生只有吃好早餐才能好好学习”“减肥的话,早餐反而不能错过”等等。

中式早餐

但是最近,大多数研究结果都动摇了人们对早餐的信任。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一定要吃早餐,即使吃早餐,也经常会摄取与我们目前所相信的适合或正确的早餐完全不同的食物。

医疗界和舆论界长期以来劝告人们说:“如果不吃早饭的话,之后会吃更多的零食,结果导致体重增加。”但是,英国医学杂志(BJM)刊登了吃早餐反而会变胖的研究结果。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大学研究小组分析了过去公布的13个随机对照群的研究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平均多摄取259.79卡路里。不吃早餐的话,人体为了节约能源,代谢率会稍微降低,中午和晚上吃多了一点,但是早餐摄取的卡路里还没有达到全部填满的程度。然而,不吃早饭的情况相当于少吃了一碗饭,体重也平均减少了0.44公斤。

这项研究结果当然不意味着不吃早餐才能减肥。但是,早餐要按时吃才能减肥的现有认识并不是真理。英国国王学院研究遗传学的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表示:“有些人喜欢早点吃饭,而有些人则选择晚点吃饭。每个人的代谢率都是不同的,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减肥)方法或原则。”

还曾有过视早餐为罪过的时期。欧洲医生建议,在1500年代以前,大家都认为不要吃早餐。当时普遍想法认为,在前一天摄取的食物完全消化之前,如果再吃东西的话,身体会变得不干净。 医生们劝告人们不要吃饭,而要散步。出于道德原因,也建议早餐禁食。中世纪道德论者指责早餐是七大罪之一。简单的午餐和稍微充实的晚餐,这样一天两顿就足够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饮食习惯,意大利人相信“过多吃早餐不健康”,而是用一杯浓缩咖啡,或饼干、面包等来轻松对付。

直到16世纪,在欧洲可以吃早餐的认识才得到认可。习惯早起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将一杯爱尔啤酒和燕麦饼干列入宫廷早餐菜单。法国弗朗索瓦一世制定了“五点起床,九点早餐,五点晚餐,九点就寝”的规则,来拥护早餐。此后,早餐被视为健康、勤劳的早起型人类的日常生活所需,公众也开始享受早餐。

我们祖先吃了早餐,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吃午饭。不论东西方,直到19世纪,每天两顿饭都很普遍。因为缺少食物。在红茶中加入点心或三明治等零食的英国茶时间(teatime),也是因为人们当时只吃两顿饭而诞生的。 一日三餐的普及是在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工厂里形成了上班前吃饭、工作、午饭简单吃、晚上在家吃饭的模式。就像这样的一日三餐并不绝对一样,一定要吃早餐,这只不过是神话,而不是义务。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儿童医学系教授艾伦•卡罗尔在2016年向《纽约时报》投稿的专栏中表示:“我们对早餐的盲目相信是因为研究未能顺利进行,或错误地解释了研究结果。”卡罗尔教授以“经常吃早餐的儿童比不喜欢吃早餐的儿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为例子,表示“如果正常喂饱了孩子,学业成绩当然会提高,但那并不是因为吃了早饭成绩才会提高”。他说:“早上饿了就吃,但是不要因为没有吃早饭而感到内疚。早餐没有魔法的力量。”

从常识上考虑,在大量晚餐后一定要再吃早饭的话,确实有变胖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论述几十年前就出现在教科书中,就继续盲目地主张吃早餐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