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人员,干着公务员的活,待遇却不同,还有必要干吗?

只敬人民子弟兵


事业编和公务员在干活上没有明确的分工,两者之间在一定的时候可以互相转换的,比如老师可以当校长,校长当教育局长,教育局长可以当政府部门的其它的委、办、局的负责人,再举例:央企、国企里面的干部可以和政府部门的领导来回转换


过眼忘


我国巳实行公务员制度多年,其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管理也参照政府部门的模式运行。当前全国各地事业单位与政府单位一样,实行逢进必考的招工政策,考入事业单位也是非常难的。问题提到的事业单位干着公务员活之现象,在目前的我国大量存在,造成此种现象有如下原因:

首先,在我国政府体制内,事业单位均是公务员单位的下属单位。即所谓的“有爹有娘”,加上体制不断改革,政府许多职能下放,许多工作交给了事业单位。

其次,公务员岗位编制有限,基层名额更少,造成不少混编(将事业编制人员,借调到政府部门工作,称混编)现象。这样的情况越到基层越是普遍。也有机关部门为图轻松,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下属事业单位完成的现象。

所以,不用纠结所提身份与工作问题。也不用过多抱怨工资待遇问题。其实,剔除职务因素外,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待遇,与公务员差距不大,而且大部分事业编制人员,均可参与评定技术职称。中高级职称的事业编制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应不少于普通公务员。

所以,除非你有经商头脑或精通某项热门技术,还是以不离开事业单位为好。


金棠文化


我亲身参与过调动一名县里公务员的事例。我当时代表省直机关接收单位,负责到被调动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谈话了解和档案审核等工作。

准备调动的是一名里县某个局的副局长,副科级。在县里已经当了五年的副局长,最近两年一直在省机关帮助工作。属于编制在县里,人在机关工作的那种。机关通过两年的试用,觉得符合调动的条件,就决定调进机关,但是只给事业编。从县级的局领导为了进机关,宁愿改为事业编。也是够难为他的,最直接的“车补”就没有了。但他仍觉得值。因为,他妻子在省城,这样全家就可以团聚了!而且,在省直机关工作,感到视野更开阔,信心更足!

在一些大机关里,到处都可以遇到这样一批事业编制却干着公务员工作的人。虽然待遇不同,但我认为还是要好好干的。

不管在哪里工作,都要干到最好。

你是事业编制,按规定应该在事业单位工作,但你现在被安排做公务员的工作,这实际上是对你能力素质的一种肯定。因为你优秀,能干得了公务员的工作,所以才让你挑大梁!在事业单位也是要干工作的,在公务员队伍同样是干工作。要干,为什么不把它干好呢?

身份决定了待遇,不要采取不正确的比较。当初你进编制时,肯定是自愿的,这个怨不了谁。没有人能强迫你的!你现在只所以有不公平的想法,是因为与公务员身份的人作了不正确的比较而已。公务员有公务员的待遇标准,事业编制又是事业编制的待遇标准,这个没有可比性。如果你觉得自己“吃亏”了,那是因为你比较的对象错了。你应该和同等身份的人作比较。这不是宿命,而是要学会面对现实!

在不同的岗位工作,可以更好的锻炼自己。你是事业编制,有机会做公务员的工作,属于在不同岗位接受历练。建议你一定要好好珍惜这种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开阔视野,提高能力,这是以后你与同行相比,难得的独有优势。

只要干得好,还是有机会改变身份的。事业编制干公务员的工作,只要努力干得好,还是有机会转为公务员编制的。这个规定,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你可以找单位人事部门了解一下。

总之,只要你端正心态,虽然是事业编制但只要干出成绩,一样有好的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