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三的时候会这么迷茫?

卢炳盛


为什么是大三的时候会这么迷茫?

说明这个时候你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了。未来会是怎样的?未来你该去做什么?即使你没有很清晰地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但是在你的潜意识里已经在绸缪之中。

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阶段,而且一生中不一定只有一次,每到人生的一些节点、转折点,都容易出现这样的状态。

迷茫,其实是一个人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开始。

首先,捕捉迷茫的心源,有助于你看清自己。

从潜意识到意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当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需求的时候,也许你就会找到某一个方向,看清自己的需求,然后顺着这个方向去寻找你需要的东西,会让你踏实起来。

其次,捕捉合适的机会,有助于你做出决定。

只要方向不错,速度快慢不是问题。合适的机缘总会在正确的方向出现。重要的不是机会多不多,而是你有没有辨别机会的敏感性和抓住机会的能力。如果你具备这样的能力,随时随地你都可以做出决定。

第三,学习沉淀自己,你将不再迷茫。

思考一下大学里你重点做了什么?现在有悔不该当初的感觉吗?太多的大学生生活被描述成谈恋爱、上网打游戏……好像大学生活就是用来浪费时间的一样。但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描述,在大学里依然有太多的同学以高中刻苦的状态在学习,因为他们明白人生不停步,才能为自已的未来作主。

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学习,将生命的作主权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迷茫将自然消退。


蕃茄猫之已默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从教多年,对大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想参与这个问题的回答。

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段发生了质的飞跃,但人的思想和精神的提升却有个逐步上升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绝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较长的历程。不少同学在大学毕业后,深有感触地总结了大学四年的心路历程:“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说得有些拗口,但确实很形象地描绘了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四个阶段。

接下来,针对题主“为什么大三的时候会这么迷茫?”这一问题,我想从学业任务、人生选择和自我意识成长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大三是学业任务最重的时期

我们都知道,大学是专业学习时期,为将来走上职场打基础。一般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大一主要主要开设一些通识教育必须课程和少量的专业基础课,大二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 大三学习专业课程,大四主要是实习和毕业准备期。

所以,从这四年来看,大三时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一些涉及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位课程多半都在大三学习。所以,这一时期,是整个大学阶段学习任务最繁重、最艰难的时期;

第二,大三是人生选择的窗口期

大三是大学阶段的承上启下阶段,大学的路已经走了一半,后边剩下的一半,该往何处去,则让大学生们比较纠结。大学生们往往要深度思索,我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留学或者是创业?在以上四个选项中,又会有各种不同的岔路口要分辨,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会出现二次甚至可能是三次选择。比如,但就业而言,是选择考公务员,还是考事业编制,还是进国企、外企或者民营企业?题目太大,选项太多,让人眼花缭乱,患得患失,从而就显得迷茫无助;

第三,大三是青年自我意识成长的“转折期”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直线型上升的曲线,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大一、大二、大四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但在大三时期,则呈现出一个低迷的自我否定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折期”,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中的一个“回旋”。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大学生们自身的体验都表明,大三时期是他们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最多的时期。有的同学说:“刚上大学时觉得自己挺不错,盲目乐观,无忧无虑,总处于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两年过去了,接近毕业了,我现在到底怎么样呢?今后该怎么办呢?......无数的问题不断的缠绕着我,使我无法平静。”

这表明,大学生此时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智力的发展,实践活动与社会地位的变化,尤其是成败感的积累,进一步意识到客观上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要求与自己的关系。于是,又一次将心理活动指向自我,力图重新认识自我,并按照一定的方向控制调节自我。这表明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的。大三时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又一次上升的一个螺旋,是“否定之否定”,是人生的成长和蜕变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大学的四年中,在大三时期会经历学业得的发展、人生选择的成长和自我意识的转折期, 三者的交汇,就导致了大三时期,青年学生对自己的怀疑、否定,开始深入思索下一步该往何处去,从而在新的起点上超越自我。这个“回旋”期看似低迷,实则是在蓄力,是跳跃之前的下蹲时期,沉思阶段。所以,这是成长的烦恼,不必为此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我是一飞冲天2111,是一名执教多年的老教师。以上仅为个人浅薄之见,若有不同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您认可我的观点,欢迎点评点赞!谢谢!


一飞冲天2111


我是藤筹劲草,感谢有机会回答您的问题,如果喜欢我的答案请点击关注。

大学生象牙塔,虽然本科生大四才毕业,但是大三实际上是十字路口,需要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是准备考研,是打算就业,还是打算出国,等等,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未来生活和前程,所以会很慎重,也就容易迷茫,谁的青春不迷茫呢?迷茫的原因,个人认为:

第一,课业压力是入校以来最大的

大三可能是专业课设置最多的一个学年,而且很多都是专业学位课,不仅有必修课,选修课也很多,如果考不过那就意味着毕业都成问题,而且大四如果再考虑补考的事情,也是很丢人的一件事。

不仅有课程需要学习,而且毕业论文也开始要进行开题和资料收集,毕业论文是大学的最后一门课,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身论文就是做研究,科研没有轻松的,一万多字也不会那么轻易就能写出来的。

第二,未来的方向选择

大三是十字路口,因为大四意味着实习,很多同学就会不再来学校,所以很多人会用属于自己的方式顺利毕业。考研的同学一般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报班、复习、刷题,等等忙碌的大半年是为了有升学深造未来有好的学历;就业的同学可能都在联系实习单位,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和职位;有志从政的同学可能也开始准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是考试科目,每天坚持看新闻、看视频、刷题,也是都需要认真复习。

所以当面对这么多选择,最需要的就是要清楚自己未来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想要什么样的人生,需要什么样的存在感和获得感。因此,面对这样多选择迷茫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