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家庭的“早教”,都教了孩子什么?这8点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浪漫之都,并且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

,有数不清的大文豪。

而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文学成就,与法国家庭的“早教”内容离不开关系,其中这8点与中国的早教有很大差距,是非常值得中国家长学习,借鉴的。



一、从小学会独立吃饭

在法国,从不会出现家长把饭喂孩子嘴里的现象,更不会去追着孩子跑喂饭

他们对于吃饭,一向是让孩子独立解决。法国人在孩子断奶后,就会准备儿童饭桌座椅。吃饭时让孩子坐在儿童桌椅上,并给孩子可爱的围嘴,防止孩子吃饭弄脏衣服。食物也会单独给他放在盘子里,让孩子用塑料刀叉吃饭


心理学家指出:当支持和满足孩子关于独立活动的要求,他就会表现出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反之则否定自己。而正是这种“放养”式的教育,让孩子能动手做自己的事情,使法国孩子看起来什么都会做,也提升了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二、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法国一个非常讲素质的国家,而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已经成为全民共同遵守的隐形规则。

法国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会教育其这种规则,如果孩子吵闹,家长会立刻让孩子道歉,并且会带孩子立刻离开,以防给别人造成困扰。所以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超市、电影院,都不会听见孩子喧哗吵闹的噪音,在这里更多听到的就是车水马龙的声音,非常温馨宁和。



三、“谢谢”和“请”不离口

法国有一个很明显的标签,那就是“绅士”

无论是白领,还是流浪汉,在接受别人帮助后都会说一声“谢谢”。在这种优良传统的感染下,孩子口中也不离“请”和“谢谢”等敬辞与谢辞,所以法国孩子看起来非常讲礼貌,很讨人喜欢。



四、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

法国家长不会时时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他们有时会让孩子自己在房间或花园玩耍。因为法国人认为,如果大人一直在旁边,孩子不敢大胆做事,不能顺应本心,影响孩子探索精神

卡尔顿大学的罗伯特·克普兰进行研究时发现“孩子在独处时展现的才能要远超于和别人相处时的才能。”

因此,适当给孩子独处的时间,利大于弊。



五、学会等待

中国家长与法国家长不同之处的一点,大概也在于:

当孩子要求被满足某件事情时,中国家长会立即满足他;而法国家长则会坚守底线,让孩子去等待。

法国家长不会“惯”孩子,任何事情,无论是想吃零食还是玩游戏,都得到固定的时间。否则家长不会为孩子妥协,因为这会让孩子失去耐心,心态与情绪都会偏离轨道。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曾进行过跟踪实验,结果发现:

那些最初被推迟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学业与事业表现更好,而且懂得与人相处、调节生活压力。所以,别再毫无原则地宠溺孩子,凡事讲究规则,让孩子学会等待是健康发展的垫脚石。



六、独立睡觉

独立睡觉是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方式。

在国外,很少见到和父母经常睡觉的孩子,法国父母会特意在意孩子睡觉的方式。

父母会专门准备婴儿床,当孩子出生后就会睡在婴儿床里,而且除非孩子哭闹得凶,否则法国家长很少去抱着孩子。因此,法国孩子很少缠着家长睡觉,也不会父母上班前孩子又哭又闹不让走的现象,因为

独立睡觉让孩子有了独立思想,所以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独自做事也更有勇气,不会扭捏


养成孩子独立睡觉的习惯很重要。刚开始孩子不敢自己睡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建立睡前仪式,比如睡前讲故事。家长可以选一些温馨带有美好结局的睡前故事,让孩子觉得即使自己入睡后,也有父母陪在身边。因此,紫月妈妈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

分为12册,其中《自己睡没问题》这一册专门针对孩子自己独立睡觉的问题,不管是作为睡前故事还是教育故事都很合适。



七、严格的餐桌礼仪

中国古代讲究“食不言”的餐桌礼仪,然而现代的中国却未传承这种文化。

但法国相比中国,守礼的意识却从未减退,即使是在餐桌上,也为孩子、大人规定了严格的礼仪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在餐桌上教导孩子,如果使用刀叉,刀叉与盘子不能发出噪音,否则要道歉。并且吃东西时,嘴里不能发出声响;家里来客人时,客人未吃完,主人不能离开餐桌等。这些严格的餐桌礼仪贯穿孩子的发展,不遵守就会有惩罚,所以法国孩子守礼意识非常强



八、去图书馆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法国公共场合不允许孩子喧闹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极度热爱阅读,为阅读营造安静的气氛,这也是全民认同的规则之一。

法国街道随处可见公共图书馆,孩子年幼时,妈妈就会带他来图书馆感受学习的气氛,由于法国环境使然,孩子也不会在这种场合大哭大闹,所以法国孩子在家长的切身引导下,也特别喜爱去图书馆。

而这种从小去图书馆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对其学习、能力、工作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从小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能坚持阅读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不会总让家长看着,自己就会有主动学习的意识。

为了培养我家孩子的好习惯,我给他精挑细选了一些培养好习惯的绘本。孩子虽然没定性,但读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好习惯,根本不用强迫。《宝宝行为管理培养》就是我家孩子经常读的绘本。


全套共12册,适合3-6岁的孩子

每一册都是单独的主题,围绕3-6岁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编成了一个个小故事,主旨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进行行为管理。故事有趣、配有精美的插图,既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又能教会孩子深刻的道理。要比家长讲大道理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