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啥意思?四月下雨不好吗?

江南茶語


老话都是大智慧,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在农耕时代就是多打粮食,过好日子的宝典。

四七雨就是农历四月和七月的雨,为什么这二个月怕雨?这跟我们国家所处的气候带和农事时令有直接关系。

农历四月份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扬花期,这是小麦丰产的关键时期,小麦扬花时间非常短,一般只有2一3天,这时如果碰上大雨,将会导致传粉失败,从而造成减产;另外,因小麦已经抽穗,重心上移,如果伴有大风极易造成大面积倒伏。在过去这样一场雨,可能就会直接影响一家人的温饱,担心害怕是非常正常的。

再说一下气候,农历七月份,我们国家大部地区都处于雷雨季节,老话说“七月天,洼不干”,意思就是说这个月份雨水往往偏多,经常会导致洪涝灾害,涝同样会导致作物倒伏,甚至死亡,造成减产。

此外,因过去居住的房屋简陋,有很多土坯房,连续的大雨有可能造成房倒屋塌,一家人无处安身。为一家人的安身之所而揣揣不安,对每个大家长来说,都是应操的心。

现在,随着各方面的持续投入,农田设施越来越完善,对抗天灾的能力是强了,但天气对传统农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农谚俗语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农特约观察员


春雨贵如油,四月已经度过了春季,原本就是庄稼生长需要水的季节,最需要的是充沛的降雨。

那么庄稼佬这时最怕下雨呢!这时正逢庄稼出新苗时,降雨有可能引发反季节倒春寒烂新苗,尤其小麦正值灌浆时期,降雨加上大风季节改变,很容易小麦倒伏而减产。七月正值暑季,这个季节降水会引发自然灾害现象的发生,对农业生活都是极为不利,之所以老农最怕再这两个月下雨,是很容易被理解的。





平安是福152552271


在以前,农民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如果那年风调雨顺的话,农民就能有个好收成;如果要是遇到灾年,旱灾或者涝灾,庄稼就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在长期实践中,勤劳的农民总结出了许多跟生产相关的俗语。今天就跟大家说一下“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这句俗语。

下雨水到底好不好?

除了“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农民朋友也常说“春雨贵如油”,这就让人人一头雾水,到底是下雨好还是不下雨好呢?其实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关于下雨,农民还有一句常说的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大家都知道,农历三四月份是小麦的扬花灌浆期,这时小麦已经不再大量需水。如果此时经常下雨,或者出现倒春寒,对小麦的生长极为不利,甚至出现小麦冻死冻伤的现象,导致农民减产绝收。

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的含义

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其中四七指四月和七月,所以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农民最怕四月和七月下两场大雨。为什么农民怕四月和七月下雨呢?

上面也提到,每年三四月是北方地区冬小麦扬花、授粉和灌浆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最怕下雨天或阴雨天,这会影响小麦的扬花授粉。灌浆期,小麦虽然需要水分,但降雨过多也会影响到小麦的灌浆,因此农民三四月份特别期盼长期法晴天。

农历的七月则是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快速生长期,这一时期如果降雨量过多,容易造成田间积水,导致农作物长期浸泡在雨水中发生烂根,严重时出现死株。如果下雨时伴随大风,则易造成玉米等农作物的倒伏,影响产量。

结语

“庄稼佬最怕四七两场雨”确实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类似这样的俗语一般都是某一地区的农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而来,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因此并不是对所有的地区都适用。

我是老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农村发生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