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客運站,將來怎麼活下去?


公路客運企業傳統的運營模式是“車進站,人歸點”。這種模式也越來越受到衝擊和挑戰。且不說黑車,近年行業內興起的定製客運主推門到門的服務特徵,意在強化公路客運的比較優勢,勢必要淡化客運站在服務體系中的作用;而行業外的滴滴出行,通過跨城順風車和專車,則是直接徹底顛覆了這一傳統模式。


傳統模式下,汽車客運站是公路客運企業的最為核心資源之一。汽車客運站一般處於城市中心地帶,佔據人流和商流的優勢,但過去的十年內,公路客運行業一片繁榮,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採取“以站養商”的戰略,車站的商業場地往往是簡單的租賃,僅作為汽車客運站商業配套服務,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更談不上從發展戰略和產業轉型的角度來考慮了。


由此,我們旅客候車時看到更多的是同質的、千篇一律的零售店面,與街道的夫妻老婆小零售店真是沒有太多的差異,而且只能滿足旅客買包餐巾紙、買瓶水、買桶方便麵等的剛性需求,價格是傳統小店的好幾倍。我們看不到能夠體現各客運企業所推崇服務理念和品質包含其中。雖然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我們也看到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連鎖企業進駐,一定程度上給旅客有了些許驚喜。但相比同是一種交通方式的機場而言,差之甚遠。


客運站 PK 機場


為什麼機場的商業規劃、商業設施和商業管理是極具體系的,很多機場還結合了所在城市的各路特色,盡顯交通運輸和現代商業融合之美,而汽車客運站的整體商業給不出概念,成不了體系,只能讓旅客勉強滿足剛性需求。有人說,不要過於吹毛求疵,客戶群體層次不一樣,客戶沒有這個更高層次的需求。早在1998年任正非在《我們向美國人民學習什麼》中就講,尋找機會,抓住機會,是後進者的名言,創造機會,引導消費才是先驅者的座右銘。客運人有沒有嘗試去創造機會,去引導旅客的消費?再試問,時至今日,坐飛機的和坐汽車的旅客層次真有那麼大的差距嗎?


再看,近年來,在很多的城市,為了發展新城區,或者緩解老城區的交通壓力,往往會要求汽車站往城郊結合部或新城區搬遷。很多企業誠惶誠恐,大多認為,對運量的負面影響是巨大。比如,2009年杭州東站搬遷至九堡客運中心,新聞報道運量下降近半。公路客運量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下降,再過幾年,我們大部分的汽車客運站,光靠客運流量,或許真的是無法維持生計了。那麼,在客運量一年不如一年的情況下,改造搬遷就未嘗不是公路客運企業脫胎換骨的一次機會。


那麼,這個機會在哪裡?

我們首先看公路客運站的商業本質。本質上,公路客運站是以客運售檢發業務為主題的商業地產。主題是可以變的,是否變,關鍵看市場和需求有沒有變。



因此,當客運業務量變動時,需要動態調整站商邏輯關係。客運量上升時,要提高車站功能比例,客運量下降時,要擴展商業地產和自有商業的功能比例,並使汽車客運站的商業功能相對獨立於站場功能。當然,擴展商業地產和自有商業瞄準的客戶群不僅是旅客本身,還有汽車客運站周邊的消費群體。要以用現有旅客的基礎量來擴展非旅客消費量。


汽車客運站要打造兩個主題,一個是汽車站主題,另一個是現代商業主題,汽車客運站也是商場、專業市場、賣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