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一般来说,野钓时啥情况下应该钓离底?

三木垂钓


答题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传道?授业?不敢尔。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个题应该是加一个附加条件——钓底层鱼,对于一些全水层鱼,钓离底是常态,没什么说道。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的问题。野钓底层鱼,基本上80%以上的钓友都是老老实实钓底,只有一小部分人会去钓离底或钓浮。鱼在水里,除了一些忠实的贴底鱼,多数都是呈立位分布的,即便是鲫鱼、鲤鱼,其正常的活动时,也不是紧贴底部的,而是与底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觅食时才能贴底,而且不是身体(肚皮)贴底,而是低头翘尾的姿态。

那为什么钓鲫鱼或鲤鱼绝大多数是钓底呢,这里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诱鱼环节,钓鱼人所布下的窝料,多数都是落在河底。既然窝料是在底部,鱼进窝后必然就是在底面上捡食(这也是野生底层鱼的主要进食方式),饵料自然是落在底较好。

所以,钓底是常规之法,无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可行的。而且对于钓鱼人来说,尤其是传统钓,找到底就可实施,方便宜行。那钓离底行不行?当然可以!事实证明,必要的时候,钓离底效果可能比钓底效果更好。但用离底的方式钓底层鱼,属非常规策略,需要一定的经验与技术加持,有点艺高人胆大的意味。不知其所以然,贸然实施,有可能一条鱼都钓不到。具体什么时候可以钓离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鱼情使然

1. 鱼不在底 

底层鱼离底较多,一般都是有原因的,比如春天在水草区嬉戏找食,比如冬季晴天趋表层的高温,比如人为打离底,比如低气压缺氧。至于最后一项,我认为是不可为鱼情,是钓不了的,虽然有人提出鱼缺氧上浮可进行浮钓,但实钓中我试过,行不通。

春天鲫鱼在水草区嬉戏,有时不止是离底,甚至会在水面,传统钓的戳拱钓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找鱼钓。有时在河底有暗草的钓点,一些传统钓高手,会提着竿子让活饵离底,处于草尖的高度,鱼口要比钓底好得多。

冬季的水温较低,每当天气晴朗,表层水温上升较快,如果水域有条件适宜的浅水区,鱼会游向浅水区,如果没有,河底的鲫鱼会在趋温的作用下上浮,这时钓离底要比钓底效果好得多。

人为打浮在野外环境较少,一般需要较高的鱼密度,在高频的台钓操作之下,鱼会追饵上浮,如果钓鱼人慢慢向上调整高度,鱼层会被牵得越来越高。当然,这纯属找下新鲜感,这种鱼情钓底是没有问题的。

2. 形成抢食

在鱼资源较好的地区,会出现这种情况,窝点里有大量的鲫鱼,形成抢食之态,导致漂相混乱,锚鱼或脱钩现象频繁,其实这种现象在黑坑或者竞技池更多。这种时候可以采到两个极端,要么钓大钝甚至小跑铅,要么钓离底。钓大钝的目的是为了让饵老实落底,子线弯曲,过滤掉那些鱼蹭线及快速涮饵的动作,而钓离底是为了第一时间抓鱼吃饵的信号,当然作钓上更多的是要抓行程,因为饵料可能没到位就有鱼上来索饵,对钓者的抓口操作较高。从钓乐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后者为上选,而且明显的后者相对前者更主动。

二、水情使然

1. 雨后浑水

一般是初夏雨水较多的季节,河水严重变浑,使得底层鱼也呈全水层分布,经常能看到鲫鱼到水面冒个头后又下去。一方面可能是岸上的微生物被冲到水里,水表食物充足,鱼呈活跃状态,另一方面可能是水体浑浊的原因。这种水情下,鱼的觅食积极性是不低的,鱼的远距视频发挥受限,侧线的感知可能更占主导。见过弹钓鲤鱼的,在非常浑浊的江水里,基本上都是鱼钩(钩上有小泡沫)抖动的过程中咬钩,有经验的钓手上鱼比打窝钓底的好得多。

2. 走水

针对走水的钓法有很多种,常规的思路是利用跑铅让饵料固定,其实,流水中的鱼活性较高,是完全可以钓离底的,应该有一个名词叫“淌水钓”。钓离底,每次都是抛到上游的一定位置,然后让线组在水流的作用下顺水漂下,漂到线崩直提起重新挂饵,传统钓则是提起再放到上游的位置。这么做的好处是能让饵形成动态,与老实的跑铅钓底,应该说各有千秋,如果兼顾钓鳊鱼或翘嘴这类鱼,那比跑铅的效果会明显好。

最后的总结

钓鱼的乐趣在于折腾,水草区戳拱钓、钓草尖、钓因趋温上浮的鱼,采取钓离底效果会好很多。后面介绍的,钓离底与钓底都可为,有时效果上可能只会好一点点,甚至没有区别,但垂钓的体验感不一样,乐趣就不一样。不过再次提醒,用离底的方式钓底层鱼,需要经验与技术的加持,不知其所以然,不要盲目实施。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个人主页下有更多精彩内容。


江钓人狂龙


无论是野钓还是黑坑,钓离底都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甚至更可以认为,是否准确的钓离底是钓技水平的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想钓好离底,必须要精确了解“底”、找好“底”,否则根本无从谈离底,一些认为野钓不需要精细的钓友在钓离底时根本无法精确的钓离底。那么什么时候应该钓离底呢?我们先来看以下2个重点:

为什么要钓离底?

如何才能精确的钓离底?

总体来说,当目标鱼轻微离底、钓底鱼口较差的时候,可以考虑钓离底。但实际上并不是说钓底没口就盲目的钓离底,而是要结合实际鱼情来具体分析。但这里需要说明一个误区,如果单纯的认为鱼缺氧起浮而采取钓离底,效果通常不好,鱼缺氧后摄食的欲望非常差,通常会成片的浮在水面上,因此这时候钓离底,甚至钓浮都没有什么意义。

什么情况下才能钓离底?1、水底有大量浓密青苔、障碍物时。2、一些中下层鱼种。3、臭底的影响。

这3种情况比较常见需要钓离底的时候,自然水域的水下非常不规则,尤其当水质较肥时,水下会长满细如发丝,成片成片的青苔,如果坚持钓底,饵料通常会落入青苔里面,鱼寻找饵料会比较困难;还有一些地区水下有锋利的石头或者庄稼地被水淹没,鱼为了避免受伤也会离底;臭底现象一般在野钓较少出现,多出现在黑坑钓中,大量的饵料堆积在水下会造成臭底,鱼不适应这种情况就会产生离底现象。

在南方采取钓离底的时候相比北方要多,因为南方有很多中下层鱼种,例如鳊鱼、翘嘴、草鱼等,这类鱼种经常会离底游动、觅食,所以在这样的鱼情时,通常钓离底的效果要好过钓底,当你在垂钓时发现多次出现截口现象,就应该果断从钓底改为钓离底。

如何才能精确的钓离底?

文章开头我谈到一个问题,想钓好离底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底,如果找底都找不好是没办法钓离底的,例如很多钓友重铅找底,认为这就是“底”,其实并不精确,因为过重的铅皮会造成线组弯曲,那么按照这个“底”来进行钓离底,就会出现误差。

为了避免这种误差,我更倾向使用全水层调漂法来进行调漂,因为刚到水边垂钓时,我们是无法知道鱼是否离底的,所以都是从钓底开始,只有在钓鱼的过程中发现了截口、蹭线等信号时,马上进行离底钓,那么全水层调漂法就非常方便了,要比还需要修剪铅皮更容易。

下图是我以前绘制的一张全水层调漂方法,大家可以结合图片来理解。全水层调漂法的精髓就是2点,调高目;利用饵重差。也就是要求你对自己饵料的重量要非常了解,具体调漂方法如下:

一、将浮漂调整到10目及以上目数(在空钩离底的前提下),然后双钩挂饵称饵重,这点很重要,你必须要了解自己的饵重是多少目。例如挂饵后浮漂变成4目,那就说明饵重6目,此时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去找底了,挂饵后上推浮漂到露出5目,这必然是到底状态。

二、当在钓底时发现鱼离底,需要离底钓时,只需要下拉浮漂到你需要的距离即可,例如30厘米,这时候空钩离底的状态下,浮漂肯定还是露出10目,那么挂饵后,钓1-4目都是离底的状态。这种全水层调漂法就非常方便了,不需要修剪铅皮即可任意更换水层。

关于最后的总结归纳

综上所述,详细介绍了什么情况下钓离底和如何方便的进行钓底和钓离底转换。在钓离底时同时要注意一些问题,如走水严重时,离底钓就不太适宜;可以通过控制饵重来决定浮漂露出的目数;离底钓要靠抛竿频率聚窝,雾化程度要高;可以通过配合飞铅的方式来增加线组摆幅的时间,来增加截口的几率。

所以,离底钓是一个钓鱼人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您,如果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随时分享有趣的钓鱼小技巧,我是钓鱼人乌兰,一个纯粹的钓鱼人!


钓鱼人乌兰


钓鱼人,一般来说,野钓时啥情况下应该钓离底?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爱惜环境;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提到野钓,除了作钓鲢鳙类中上层鱼以外,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底钓为主!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因为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原本处于水底的底层鱼类,出现了离底上浮现象,甚至浮在水面出现“浮头”现象!这时我们再去底钓,因钓层偏离了目标鱼的泳层,便会出现鱼口不多,甚至无口、停口现象!面对这种鱼情,我们便不能再死守底钓,而是适时的改变钓法,改钓离底或钓浮。

什么情况下,需要钓离底或钓浮呢?本文就从五个方面,与钓友们探讨一下!

水底浆层严重时,需要钓离底或钓浮

在一些肥水的陈年老塘,或者长期投喂鸡鸭粪便的肥水塘,水底因长期的沉淀,容易出现浆层。这种浆层不同于稀淤泥,它在水底程稀薄的糊状,承受重力较小,容易使铅坠或饵料陷入其中,从而影响到我们作钓!在水底有浆层的水域作钓,除了使用小比重的饵料,添加雪花粉、状态粉类比重小的添加剂外,改变调钓方法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在这种有浆层的水域作钓,需要钓离底或钓浮!

水底淤泥、腐烂物过多水温较高时,需要钓离底或钓浮

除了有浆层的水底,很多水域的水底淤泥或腐烂物较多,比如:靠居住区很近的水域,因生活垃圾等原因,导致水底淤泥、腐烂物较多;四周多树木、杂草的水域,因树叶、杂草的沉落,导致水域淤泥、腐烂物较多。

在这些水域中作钓,当水温较高时,受温度影响,水底会产生大量沼气,并且会散发出臭味等有味道的气体!这时水底的底层鱼类,受沼气和气味影响,也会出现离底上浮现象。我们在作钓时,底钓效果就会变得很差,如果想要有一个好的渔获,就需要改变钓法,改钓底为钓离底或钓浮!

水溶氧量不足导致鱼类上浮时,需要钓离底或钓浮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晚春以后,仲秋秋以前,气温较高、气压偏低的时候。水的温度直接影响到水溶氧量的高低,水温越高水溶氧量越低!同时这段时间,受气温及南风影响,气压偏低。气压的高低同样也影响水溶氧量的高低,气压越低水溶氧量越低!而水深和水溶氧量也有直接关系,在水溶氧量整体偏低时,水位越浅水溶氧量相对越高!当水域的水溶氧量整体偏低时,底层鱼类为了适应生存,在“趋氧性”的作用下,便会出现离底上浮现象,同时伴随活跃度下降觅食不积极的现象!这是我们作钓底层鱼,就要根据鱼上浮的泳层,改钓离底或钓浮!

水层温差较大导致鱼类离底上浮时,需要钓离底或钓浮

水层温差较大,导致鱼类离底上浮的现象,主要出现的深秋至初冬,早春至晚春这两段时间!在这两段时间,因一天中的温差变化较大,早晚温度偏低,中午气温较高,并且水底温度偏低。在早晚因气温、水温较低,底层鱼类会在水底活动觅食,但是中午气温上升较快,导致水面水温上升过快,与水底形成一个鲜明的水温差!并且水域各水层间温差明显,水越深温度越低。由于水面温度较高,更适宜鱼类活动觅食,鱼类在“趋温性”作用下,别会出现离底上浮现象。这时作钓底层鱼,也要根据鱼上浮后的泳层,改钓离底或钓浮!

水底青苔、水草等障碍物较多时,需要钓离底或钓浮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春季!当春天到来,万物开始生长。受光照和水温影响,水域中的青苔或水草开始迅速生长。这些青苔或水草,依附或生长在近岸浅水区的水底,而近岸浅水区,也是我们作钓时的首选钓点。在这些钓点作钓时,底钓容易导致饵料陷入青苔或水草,让鱼无法寻找到饵料,从而影响鱼找饵、觅食!所以在这种水底作钓,我们一般采用钓离底或钓浮的方式。



本文总结

以上五个情况,就是需要钓离底或钓浮,主要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需要钓离底或钓浮的情况有很多!我们在作钓时,只有根据实际的作钓情况,选择正确的钓离底或钓浮方法,才能保证鱼的吃饵频率,让我们有一个好的作钓渔获

最后,在此呼吁钓友们:鱼类正在繁衍后代,小鱼、母鱼、籽鱼请放流!如需带走,仅取一餐便足矣!为以后有鱼可钓,切不可多贪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关注。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及视频,期待与您探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