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鹅放出去死亡率就高?

手机用户85329134238


肉鹅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抗病能力相对较强,可粗放式管理,风险相对较小,对于新手养殖朋友来说是的个不错的养殖项目。虽然鹅的抗病能力相对于鸡鸭来说更好一些,但管理不当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育雏期间,具体来看一下都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1

挑选优质鹅苗:

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

成都专属福利!您已经浏览28分钟!获得1个阅读红包!

广告

2

适宜的温度:

1-5日龄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O℃。

3

精心饲喂:

定时定量饲喂,采用少喂勤添八成饱的喂法。雏鹅在出壳24小时后,要先喂水后开食,喂浸泡的碎米和丝状青菜。开食后头两天喂4-5次,4-10日龄喂次数增至5-7次,日粮精料占35%,青菜占65%。11-20日龄时,以青料为主。21日龄后,改为谷物类饲料,每天喂4-5次。

4

分开育雏:

每批雏鹅都有大、中、小或强弱之分,因此,必须合理分群,达到全群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育雏应以小群为宜,每群50-80只,要做到白天、黑夜逐群检查,用手把小鹅操动4-5次,防止有雏鹅堆叠而造成上面冻、中间热、下面压的现象。

5

适时放牧:

自开食后,要每隔一小时起身一次,这样可调节温度,散发水汽。7日龄后,选择在晴朗无风天气,可在清洁的浅水塘内进行放水,开始时间要短,路要近。

6

防治疾病:

雏鹅抗病力弱,圈舍要常清扫,垫草要勤换勤晒,料槽每周用碱水刷1次,育雏阶段重点防治小鹅流感和小鹅瘟.

一千只肉鹅科学养殖用药程序

出壳24小时内(小鹅瘟免疫,一般孵化场已做)

1日龄:鹅苗到家第一天,5%葡萄糖饮水。

增强抵抗力,补充水分,减少应激。

用5%的葡萄糖水初饮,饮水温度烧开后凉至15-20℃为宜。

葡萄糖水饮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蛋黄吸收,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随后可以水里面添加电解多维饮水,确定大部分的鹅都已喝到水后即可开食。

2-5日龄,净化雏鹅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雏鹅脐炎、脐孔愈合不良、心包积液、腹水、肝周炎;可促进卵黄吸收,抗应激,防治营养不良,脱水和发育不完整等。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

杆肠清:每天0.5包3天用完2包,集中3小时饮用。

5日龄,开始适当控料,加青草料,预防痛风。

(晚上7.8.9点钟是通肝通肾最好的时间段)

7日龄,小鹅瘟免疫

(免疫前后24个小时不要用任何药物,疫苗前后可以用多维抗应激)

8-13日龄,痛风高发期。

肝肾通:每天0.5包3天用2包,集中3小时饮用。

温康灵:每天0.5包,3天用2包,集中3小时饮用。

14-15日龄:打二联(副粘和禽流感的,前后24个小时不要用药)

16-22日龄:此期间是大肠杆菌和浆膜炎的高发期,用一次肠道药,预防肠炎肠毒,促进吸收。

杆肠清:每天用1包,连用3天共3包,集中3小时饮用。

浆炎净:每天用1包,连用3天共3包,集中3小时饮用。

30-35日龄:用一次好的病毒药,再一次预防一下小鹅瘟和副粘病毒。

温康灵:每天用1包,连用3天共3包,集中3小时饮用。

——金一生物

鹅的发病和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2-17天痛风是最容易出现的,鹅瘟3-25天最容易发生。

在转棚,刮风下雨,打针应激,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得浆膜炎;

外在天气温度突变容易发生流感,感冒,副粘病毒等;

霉菌时刻需要注意!

疫苗前后24个小时不要用任何的药物。

疫苗前后可以适当的用一些点解多维来抗应激。

疫苗类的瓶瓶罐罐不要乱扔,用完,包好烧掉。

根据当地情况,及时联系沟通,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乡下乡里乡亲


你好,小鹅最好还是圈养的

因为放养在外面一个是不知道小鹅会吃些什么东西;本身小鹅的还并未发育完善,身体素质和成年鹅是不可以比较的,很可能因为吃了一些难消化的东西导致死亡

二是周围环境,如果是在农村放养的小鹅,农村的环境卫生是不如野外。有些小河小池塘难免会因为一些生活垃圾没有无危害处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寄生虫最喜欢在这样的环境,如果小鹅因为寄生虫感染是可以造成小鹅死亡的

三是一般农村种地一般都会用到杀虫剂或者除草剂,这类液体是有毒的,假设在春耕时小鹅跑进施放的除草剂的农田,也是可能中毒而导致死亡

如果是在野外放养情况也许会好一些,但是也是需要注意周围有没有带毒素的植物,有的可能会因为误食有毒的植物也可能导致小鹅的死亡

在野外呢,自然条件是不错的,但是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病菌通过不一样的途径使得小鹅生病导致的死亡

小鹅放养要注意时间的长短和放养场所,平时注意小鹅的饲料。

预祝发财致富!




周志航喂


1、及早饮水,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刺激食欲,促进胎粪排除,宜饮清洁的冷水,忌饮冷开水、污水。在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或电解多维,这对提高鹅苗成活率有很大帮助。

2、适时开食,防止能量和养分供应相脱节,开食饲料中必须有青饲料。

3、防止日晒雨淋、防止鹅苗受热、在运输途中不喂食,温度是育鹅苗的首要条件,温度与体温的调节、运输、采食、饮水以及死了的消化吸收有关系,湿度和温度不一样,对鹅苗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二者共同起作用。

4 注意温度的控制。鹅苗的个体较小,而且绒毛稀薄,其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于低温和外界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非常弱,鹅苗在26℃以下的环境中喜欢拥挤扎堆,扎入堆里面的鹅苗会由于窒息而亡,而经过人工拨散鹅苗,出汗较多的鹅苗在这种环境下非常容易着凉感冒,人走后鹅群重新扎堆、出汗,这样会导致感冒的鹅苗增加,鹅苗在多次出汗后容易引起叨毛,形成僵鹅。而温度一旦超过32℃,鹅苗会出现精神不振、吃食少、喝水多、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受阻,影响鹅苗的正常生长发育,诱发疾病,长期高温甚至会导致鹅苗大批死亡。一般在养殖鹅苗的时候,温度要适宜均衡,0-7天的鹅苗温度在28℃,而随后随着其日龄的增加每周下降2℃,但是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

5 注意湿度的控制。当然,在养殖鹅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湿度。经过实践证明,当湿度超过80%,同时伴随温度不适时,会导致鹅苗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挤堆、呼吸困难、拉稀、绒毛散乱等症状,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出现叨毛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鹅苗的整个头、颈和背部的绒毛全部被叨光,外观好像用热水烫过后拔净了一样,这样的鹅苗大多发育不良,其生命力和抵抗力减弱,容易成为僵鹅,进而失去起饲养价值。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容易导致病原体孽生,饲料和垫料容易发生霉变,进而鹅群的发病率增加,甚至会引发鹅苗的热射病。

6 避免饥饿与缺水。在养殖鹅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鹅苗充足的食物和水,避免饥饿与缺水的现象发生。由于鹅苗的肠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差,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给鹅苗提高的饲料品质好,易消化。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分群,料槽或者是料盘的大小、高低要适宜,摆放位置要适当,进而保证每只鹅苗都能吃得好,吃得适中。对于刚出壳的鹅苗,如果在24小时内没有饮水,鹅苗会由于严重失水而迅速出现精神萎顿、两翅下垂、嗜睡、眼球下陷、局部皮肤皱缩等症状。因此,在养殖鹅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早供给清洁适温的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