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圆儿,居然隐藏了你的买房秘密 吃透了吗?

买房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这不,前段时间,就有朋友咨询我,什么算优质的楼盘,但奈何他作为头回买房的小白,脑子里除了微积分就是级数,对于楼市的基本数据一窍不通。


于是,我顺手端着手里正吃到的汤圆,给他来了一盘汤圆科普。




说起容积率,既有世茂·佘山庄园以0.1容积率傲视群雄,也有像香港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对面打麻将胡的是什么的高容积率住宅群。


低容积与高容积,看似只是数据上的一高一低,打开的却是两个人居的世界。


简单来说,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总面积,但是只说文字,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于是乎,就有各路大神绘制了简单易懂的容“积”率示意图。


乍一看,的确挺有道理的,但是缺少了一些前提,因为图片里的鸡,高矮胖瘦不同,场地大小也不同,什么意思呢?


用汤圆举例,你捏了一个汤圆,放在大碗里,容积率低,但是放在小碗里,容积率就会越高;同样一个碗,你捏的汤圆越大,越多,甚至你捏的越长,容积率越高。



那么,容积率越低,就一定居住的舒服吗?


理论上来说是,容积率低确实会使小区人口密度减少,更加安静,但是绝不会是决定居住舒适度的唯一因素


比如说下图这个2.0容积率的家属大院,几乎没有绿化,设备也过于陈旧,你会选择吗?



除此之外,高低配由于洋房楼层少,建筑面积也随之减少,同样是3.0容积率的住宅,高低配的楼间距会比纯高层的小,绿化面积也会缩小。


什么意思呢?一碗汤圆里面有大汤圆,也有小汤圆,从数据上看起来,容积率都是3.0但是相比都是大汤圆的碗,汤圆数量更多所以显得更密集,汤圆与汤圆之间也挨得更紧了。


(实在找不到配图了,麻烦大家把枸杞假装成小汤圆)


当然,除了容积率,这几个硬指标也得吃透!



绿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相对绿地率而言,绿化率涵盖面积比较宽泛,大至长草的地方或者树木、花草能覆盖的影子区域,小至露天停车场中间可以种草的方砖里,都被算作绿化率。


简单地说,就是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绿化覆盖率。


继续用汤圆做例子,什么叫绿化率就是你往汤圆碗里撒了葱花,看上去好像我洒满了葱花,其实只有面上的一层,就像停车场这样的大面积土地,它的地表载满了草,但是只有面上的一层,这种就叫绿化率。



“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国家对绿地率的要求严格,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法规明确表示,绿地率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做绿地率,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和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

,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


说的有点枯燥,我们继续用汤圆举例,像刚刚说的,你往碗里洒葱这种行为不算绿地率,你碗里的葱得浸入汤里,你勺子往下面挖,还有葱,那就是绿地率了。



作为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指标,绿化率和绿地率越高,意味着小区的绿化面积越大,居住环境越高,小区内有丰富的景观,空气清新,增加居民交流空间和活动场所。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基底面积的总和与小区用地面积的比例。


例如,一个占地面积10000平米的小区,其中有3000平米的面积用于修建建筑,则该小区的建筑密度就是30%,那么剩下的7000平米则通常用于打造园林绿化、车道、人行道、广场等。


因此,建筑密度越低,小区内不修房子的“空地”就越多,留给业主的公共空间、配套也就越多。


什么意思呢?一个可以装10个汤圆的碗,我只装了3个汤圆,那么剩下的地方就是装汤汤水水、葱花、甚至是人参、灵芝!



从上图你们也看出来了,碗里的汤圆少了,空隙就隔的大了,这就是楼间距,很多人在买房时关心的

楼间距就与建筑密度息息相关



还记得我在开头用汤圆举的例子吗?同样一个碗,你捏的汤圆越长,容积率越高,建筑的层数越多(房子越高),容积率越高。


但是,当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建筑的层数越多(房子越高),建筑密度就越低!


比如,成都有一个容积率2.5的小区,小区内住宅均为为32~37层的高层电梯,整体建筑密度不到18%!


也就是说,整个小区只有不到18%的土地用于修建建筑,所以整个小区的公共空间非常开阔,楼间距也非常大。



看了各式各样的汤圆,希望大家能够看明白其中蕴藏的买房秘密,而不是告诉我,你看饿了!


所以不管你是改善型购房者还是刚需购房者,想要买一个低密度小区,那么,不仅要向置业顾问打听小区的容积率,还应该关心小区的建筑密度,绿化率,绿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