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

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清涼爽口。

豌豆黃原為回族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

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製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

豌豆具有益中氣、止瀉痢、調營衛、利小便、消癰腫、解乳石毒之功效。

主治腳氣、癰腫、乳汁不通、脾胃不適、呃逆嘔吐、心腹脹痛、口渴洩痢等病症。

種子及嫩莢、嫩苗均可食用;種子含澱粉、油脂,

藥用有強壯、利尿、止瀉的功效還可除脂肪、減肥,莖葉能清涼解暑。

豌豆黃的熱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計)是133大卡(556千焦),

在同類食物中單位熱量較低。

每100克豌豆黃的熱量約佔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攝入總熱量的5%。

豌豆黃的熱量,說實話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以後大家就不必擔心豌豆黃的熱量問題,減肥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了。

【材料】

幹豌豆200克,白砂糖80克,水適量

【做法】

1、準備材料。

2、將幹豌豆清洗乾淨,加入清水放入冰箱浸泡過夜。

3、準備80克綿白糖。

4、將完全泡發的豌豆放入電壓力鍋中加剛剛沒過豆子的水、綿白糖。電壓力鍋按煮粥鍵兩次。煮至豌豆開花酥爛。

5、打開電壓力鍋,這是煮好的豌豆已經很爛了。

6、取出多功能料理機,將豌豆連同原湯少許一起加入攪拌杯中攪拌。豌豆泥會比較粘稠,用攪拌機攪一會兒用筷子拌一下,再繼續攪拌。

7、取一個保鮮盒,將豌豆泥倒入放盒中,將表面刮平,放置於室溫中待溫度降低後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8、冷藏4小時以上,可以取出脫模,切塊後即可食用。

【貼士】

1、豌豆煮好先不要著急攪拌,先將上面的原湯舀出一些備用。

2、煮好的豌豆倒入攪拌機時可根據需要決定原湯的量。湯多的話打出的豌豆泥比較稀,不會粘在攪拌杯上,打起來更容易些,但需要炒制。湯少的話比較黏要用筷子拌一下,再繼續攪拌。不需要炒制。

3、保鮮盒內不需要刷油或採用其他防粘措施,豌豆黃凝固後不會粘住保鮮盒。

4、豌豆泥的乾溼程度決定了豌豆黃的口感,太乾冷卻後表面會開裂;太溼冷卻後會太軟不成形,所以水的量很重要。

5、喜歡甜的可以再多加一些糖,個人覺得糖的量剛剛好。

6、豌豆最好浸泡一夜,完全泡發。煮豆的時間要長一些,利於下一步操作。料理機攪拌時間也要長一些,攪拌的細一些口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