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學中醫中藥專業呢?請看中醫相關知識點解讀

上一篇主要寫了我對中醫學的認知過程,以及中醫中藥在抗疫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節想介紹

中醫學是什麼?中醫學什麼?想學中醫,學好中醫具備哪些條件?中醫5年制、5+3學制,9年一貫制分解?開設院校和優勢專業?

(溫馨提示:下一節將繼續為您介紹中醫類各專業培訓目標、培訓要求、學科要求、知識能力、考研方向、主要課程及就業方向等,敬請持續關注)

中醫學

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簡稱,是一個和西醫相對而言的概念。很多人把中醫一貫稱為國醫,也就是我們自己的醫學。中醫學是在傳統哲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養生康復的一門醫學科學,中醫學理論體系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中醫學在數千年曆史的長河中不斷髮展,但始終沒有離開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等優秀傳統文化和理論的支撐,也始終堅持整體、恆動、天人相應的觀點,有它自身獨特的生命觀、疾病觀、預防觀、整體觀、自然觀、治療觀和辨證觀等,更具自身獨特的思維方式。

中醫學學什麼?

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為例,在本科階段主要學習的基礎課和專業課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內經、方劑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藥理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中醫各家學說、診斷學基礎、中醫內科學、中醫急診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內科學、中醫外科學、針灸學等。 各校偏重的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有所差異,考生可具體查看各校詳細專業和課程設置情況。

以下是北京中醫藥大學課程、課程難易程度、與工作和成長的實用性等,僅供參考:

想學中醫,你做好這些功課了嗎?

首先要明確,學中醫普遍都要學西醫。關於“學西醫需要提前注意的”需要了解前面一篇“想學西醫應該提前做哪些功課”部分。而且專業必修課裡中西醫課程比重大概各佔一半,限選課裡看起來是中醫佔大部分,但其實兩種醫學需要投入的時間精力真的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因為中醫自成體系。學好中醫基礎理論(或者皇帝內經)之後學習其他中醫科目,比如中診、中藥、方劑這些,是會輕鬆很多的,因為用詞和醫理都是相通的,融會貫通之後簡直有種登堂入室的感覺。而且由於漢字的博大精深,更能幫助你理解其中的道理了。雖然要背的東西比較多,但理解之後去記憶並不是什麼難事。

所以,這裡提醒家長和考生,打算學中醫起碼語文基礎得好,理解能力得強,特別是古文基礎不要太差,而且還要讀的進去,讀得出來,不然抱著《黃帝內經》啃不動是不是很痛苦?還有除了閱讀理解之外就需要大量的背誦和記憶了,這點和西醫也沒什麼差別,只不過這裡背的還包括大量的“處方”罷了。那麼,這就是考驗咱家孩子背誦實力的時候了,不願意背恐怕什麼也學不到。如果你想學中醫,還應該讓孩子早去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天人合一,這是中醫思想的根本,學中醫,在大學不需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學中藥製劑時需要。但是學西醫正好相反,高數,大物,化學,全部都得學。中醫靠醫生的感覺來治病,西醫靠儀器治病。

能不能學好中醫呢?怎麼才能學好呢?聽一聽過來人怎麼說?

學中醫需要先入門,需要有人指一條明路,不然很有難度。

起初必須放下所有經典,諸如《黃帝內經》《傷寒論》《針灸大成》這些,因為你絕對看不懂的,而且會開始懷疑人生,覺得自己不可能學的好中醫,這些書你沒有一點中醫基礎,根本不可能看得懂,簡直就是天書。大學第一學期好好學《中醫基礎理論》,它和下學期的《中醫診斷學》,直接決定了你以後還學不學得下去,或者乾脆說直接決定了你能不能當個中醫。《中醫基礎理論》講究生理,也就是說你第一學期的任務就是搞清楚一個正常人體內的所有東西是怎麼運轉的,病理不用太糾結,瞭解瞭解,提高興趣即可。《中醫診斷學》注重病理,也就是說在下學期你要好好學一個人生病了會怎麼樣,保證自己問幾句能基本指導病人大致是怎麼回事。如果這兩本書你能學好,那你後面的日子會過的比較輕鬆。說的容易,但還是有難度的,老師上課時間有限,不可能什麼都解釋那麼清楚,需要自己課下深究的。既然學醫,就做好年年過高三的準備吧,天天上自習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注重理解,不要忽略了背誦,大三吧,開始去跟跟診,大一去了,基本就是看一看,露露臉,沒什麼大用處,大三有基礎了,去多摸摸脈,看看舌,看看老師的方子,少說話,多聽話。大三以後了,你可以看經典了,先看一些用大白話解釋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學中醫還有哪些條件?

注意身體要求。中醫學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色盲、色弱考生不能報考;兩耳聽力均在 3 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 5 米另一耳全聾的;任何一眼矯正到 4.8鏡片度數大於 800 度的不建議報考。除了《指導意見》,考生還要認真閱讀所報高校《招生章程》,看該校中醫學專業對身體條件有無特殊要求,以免疏漏。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慎重地選報。

學制較長 文理兼收 以理為主。

醫學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學制較長,學制有五年制、八年制、九年制。具體到中醫學,多為五年制,但也有學校的中醫學專業學制較長,如: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 “5+3”一體化(中醫兒科學),學制八年;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岐黃國醫班)學制九年,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 後四年按研究生待遇。

中醫學專業招生以理科生為主,有些學校也兼招文科考生。如北京中醫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等;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招生在廣東、天津、河北等部分省市文理兼收,在北京、遼寧、江蘇等部分省市只收理科考生。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注意報考院校在生源地的文理分科情況。

下邊幾種不同的學制給家長分解一下:

五年制:(主要招收理工類和綜合改革類考生,兼招部分文史類考生)五年結束拿到本科畢業證、學士學位證、執業醫師資格證;其中前兩年半在中醫學院完成通識課程、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基礎課程的學習,後兩年半在臨床教學醫院完成臨床課程、實習等學習工作。5年制幾乎沒有計劃科研的時間,5年制的最後一年需要考研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院校報考,有第二次選擇機會。

卓越中醫“5+3”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採取”5+3”培養方式,實行學生分段考核、動態管理。以研究生及住院醫師雙重培養目標為指引,實現五年醫學院校本科教育與三年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有機結合。其中前兩年半在中醫學院完成通識課程、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基礎課程的學習,以後在我校臨床教學醫院完成臨床課程、實習、規範化培訓以及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和科研等工作,採取臨床導師小組的形式,由“醫教研三位一體導師組”全方位指導學生學習。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後三年按研究生待遇。 通過五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含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成績合格,取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符合我校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醫學學士學位、中醫碩士專業學位,並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

中醫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9年制:採用九年一貫制,搭建“基礎階段+臨床階段+拓展階段”本博融通的一貫制培養架構。培養過程中結合師承教育、國學經典教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國際化視野拓展等環節。實行貫通設計、分段考核、動態管理,在入學之初即為每位學生配備導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學習與臨床指導。其中前兩年半在中醫學院完成通識課程、中醫學和現代醫學基礎課程的學習,以後在臨床教學醫院完成臨床課程、實習、規範化培訓以及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和科研等工作,採取以學生為中心、優勢學科為導向的聯合培養模式,體現和貫徹“因材施教、系統培養”的原則,將教學質量的同質化與學生個性化需求以及學科優勢資源相結合。前五年按本科生待遇,後四年按研究生待遇。

授予醫學學士學位和中醫博士專業型學位/醫學博士學術型學位,並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研究生畢業證書。專業型學位研究生同時取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執業醫師資格證書。

國內中醫學院及優勢學科 ,60 餘所高校開設本專業

目前全國共有 64 所高校開設中醫學專業。一類是專業型醫科大學和學院,如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貴陽中醫學院、雲南中醫學院等;一類是綜合型大學,如河北大學、廈門大學、山西大同大學、延邊大學等。

中醫學專業方向主要有中醫臨床、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康復醫學、針灸推拿等。

各校根據培養重點和特色優勢專業方向可能有所不同,如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下設 9 個專業方向,分別是中醫學(岐黃國醫班)、中醫學(卓越中醫班)、中醫學(卓越中醫京華班)、中醫學(卓越中西醫班)、中醫學(卓越中醫兒科班)、中醫學(卓越針推班)、中醫學(卓越針推對外班)、中醫學、中醫學(實驗班)。

考生在報考時,可根據院校專業方向、批次設置,結合自己高考成績、興趣愛好,多方面綜合考慮報考學校。

以下是各省中醫藥大學及優勢特色專業彙總,僅供參考,希望給家和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溫馨提示:下一節將繼續為您介紹中醫類各專業培訓目標、培訓要求、學科要求、知識能力、考研方向、主要課程及就業方向等,敬請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網絡

我是張老師,專注於中學生學業規劃,為學校和學生兩大主體服務。為學校提供選科排課系統、生涯測評系統、聯合開發校本教程、教職員工培訓和認證、優秀生多元升學規劃方案等;為學生提供專業方向測評、新高考選科測評、生涯導航、五大學科競賽、作文大賽、強基計劃面試筆試培訓、藝考生和特長生生涯規劃、專業課提升、文化課提升(AI智能、雙師輔導)、志願方案優化、考研留學、遊學研學、華僑生、就業力提升等方面的專業化諮詢服務。如果感覺內容對您和其他家長有幫助,請關注我,點贊並積極轉發,以便能幫助到更多的家長和考生。如有不同建議可在下方留言評論,我始終堅信:幫別人就是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