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壇畫裡的麥角病

首都醫科大學醫學倫理學與醫學史學學系講師 谷曉陽 □基礎醫學院 劉曉多

在法國東北部一個名叫伊森海姆的小鎮上,有個建於14世紀的教堂,裡面曾擺放著一組16世紀初創作的祭壇畫——《伊森海姆祭壇畫》 。畫中,有一個人物的表情和神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據稱,他正受著一種名為“聖安東尼之火”的病痛折磨。

17世紀的法國曆史學家弗朗索瓦·厄德·德·梅澤雷曾在史書中詳細記載了10世紀流行於法國南部的“聖安東尼之火”:“受難者蜂擁至教堂,向聖徒祈禱。身受痛楚的人在哭喊,像燒焦的四肢掉落下來,讓人心生憐憫;腐爛血肉散發的惡臭讓人無法忍受。”

聖安東尼是3世紀末的一位修道士,從年輕時就開始苦修。傳說,魔鬼撒旦曾以肉體和精神多種誘惑引誘他,還以各種殘酷的手段折磨他,但聖安東尼以強大的精神力量抵禦了折磨和誘惑,後來被基督徒尊為聖者。

有學者認為,“聖安東尼之火”的名稱來自於患者發病時的症狀:抽搐、幻覺、四肢疼痛,並有灼燒感,最終肢體甚至會像“燒焦”一樣掉落致殘。也有人認為,由於中世紀的人們常將宗教信仰作為療病方法,與聖安東尼有關的聖物曾機緣巧合地“治癒”了一些患者,因此而得病名。11世紀時,一位病癒的法國貴族堅信自己的康復與聖安東尼有關,以聖安東尼之名建了醫院。到15世紀末期,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已經有370多所治療“聖安東尼之火”的醫院。聖安東尼會的修道士們積極救治病人,他們會採取沐浴、隔離、洗禮的方法救治症狀較輕的患者,還會為病情嚴重的人實施截肢術。

到了18、19世紀,醫學家逐漸認識到這種疾病是由於患者食用了被真菌感染的穀物引起的。麥角菌主要寄生在黑麥上,還可以感染小麥、大麥、穀子、玉米、高梁等其他穀類和野草。它侵入穀物後,會在穀殼內形成黑色、輕微彎曲的菌核,穀物便會長出黑色的麥角,於是又將其稱為麥角中毒。在中世紀歐洲,黑麥是主要作物之一,尤其農民經常食用便宜的黑麥麵包,這便導致了麥角中毒多次流行。

麥角中毒的症狀主要與麥角中所含的生物鹼有關,麥角胺等生物鹼能夠誘發血管收縮。慢性麥角中毒大致可分為壞疽型和痙攣型,許多學者認為“聖安東尼之火”即是壞疽型麥角中毒,患者由於血管受損導致身體遠端血液供應不暢,手指和腳趾出現脫皮、浮腫,甚至壞死。痙攣型患者的典型特徵是神志不清和幻覺,伴隨著身體僵硬、肌肉痙攣、抽搐、頭痛、噁心和腹瀉等。

據19世紀德國醫史學家奧古斯特·希爾施統計,591~1789年,歐洲有132次麥角中毒流行。19世紀後,隨著農業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麵粉中的麥角幾乎都被去除,小麥也代替黑麥成了主要食物來源,麥角中毒逐漸減少,到20世紀中期,該病已經非常罕見了。

當然,麥角留給人類的也不全是病痛。1582年,德國的亞當·勞尼澤爾醫生在自己的草藥書中提及了麥角的催產作用。1918年,瑞士生化學家阿瑟·斯托爾分離出了麥角胺,它很快被製藥企業開發商用為產科止血藥,並用於治療偏頭痛。今天,已有多種麥角生物鹼被用於生產藥物和其它衍生物,造福於人類。

《伊森海姆祭壇畫》是歐洲北方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畫作之一,亦是疾病史相關的著名藝術作品。自1516年創作完成以來,該畫作一直存放於伊森海姆修道院醫院的教堂中,直到法國大革命時期才移走,現存於法國科爾馬的昂特林登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