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底盘选承载非承载?好多老车友太过教条,你想的不一定是对的

哪天有用户问我某某车是承载还是非承载,前驱还是后驱……我觉得新手小白被那些所谓的老车友教育的有点偏。承载非承载对于普通房车车友,意义大么?怎么说的跟有很多可选项一样?算了,你们愿意研究,我就扔贴普及。

很多老车友纠结的,无非就是房车一定要有大梁,一定要后双胎什么的,但这个真就是主观臆测,这个论调不一定正确。

真正的大梁其实是指在非承载式车身刚性车架上纵向放置的主承重梁。而奔驰sprinter、上汽大通V90和菲亚特Ducato为例半承载式车身,没有刚性车架,但是它确实也存在前纵梁和后纵梁,布局方式与大梁类似,然而前后纵梁的刚性和承重能力与大梁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所以用“大梁”来描述前后纵梁并不准确。

承载式车身相对行驶更平稳。由于汽车所有的部件都固定在这个坚硬的“笼子”上,所以在行驶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不容易发生挤压和位移,因此车身的稳定性也非常好。承载式车身也具有不容易产生共振的优点。

非承载式车身又称底盘大梁架。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用单元件连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汽车底盘上放一个车壳子,在汽车发明的初期,非承载式车身就出现了,可以说它是最原始的车身结构,目前还普遍运用在一些客车以及越野车的制造上。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俗称“开大船”。

普及完毕,你觉得承载好、非承载好、或者说半承载好都行,但核心问题是,你没有太多的选择,毕竟市面上能改房车的车型,一个手都能数过来!每种结构都有自己的优势,有些老车友特别笃定的某一样结构特别适合做房车,自己认为就好了,不要向其他人普及了,因为很容易造成误导。最起码你没有数据支持!

判断什么结构好,是不是先看什么车型?比如C型房车,可能非承载更好,但笃定的把某一结构强搬硬套到每一种车型上就不合适了。而且有大梁的车,你光想着他能承载力更好了,考虑到它的车高了么?什么事儿不要说得太过绝对。

其实无论承载、非承载或者是半承载,我们考虑这些问题,无非是为了车辆安全性。无论是房车行业还是主机厂,在底盘测试上,远远要比脑补的用户想得多、测得多。个人用户不用太杞人忧天,如果真的顾忌安全性,最好的方式轻量化设计,了解每一种车型的定位,再去做合适的选择。尽量避免前几年那种,买个览众皮卡也要改大水大电的不正确做法,在底盘的承受范围内,做合理的选择。

正确地理解每种房车的设定,才不会买错不是么?

以上,第一房车整理报道,对房车感兴趣的读者,点个关注再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