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赤壁之战中曹操非常相信黄盖?

kuicheng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此战失败使曹操失去了短期内一统天下的可能性。

此战失利,主要原因是黄盖的诈降,以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为什么相信黄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周瑜打黄盖这场戏演的太好了。

黄盖是跟随孙坚起义的老人,属于三世元老级人物,却屈居在周瑜这个无名之人之下,曹操认为黄盖心里肯定不甘。尤其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戏码下,自己人都信了,更别说曹操了。

二、曹操的心态问题

曹操发动征南之战,荆州之主刘琮不战而降,其嘴中的“英雄”刘备,被打的抱头鼠窜。而东吴孙权,周瑜在其眼中,不过是黄毛小二般的存在,不堪一击。此时的曹操虽不至于飘了,但也差不多了。黄盖的投降,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经过调查之后。

三、信不信黄盖无关紧要。

以当时曹操的实力看,黄盖若真投降,曹老板可以省些力气,减少些伤亡,早一点拿下东吴,若是假的,也无伤大雅,无非是费点事而已,曹操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太急了,急于尽快一统天下。以不习水战的北方士兵对抗东吴,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在加上不熟悉南方气候,不知道冬季江上也有东南风。若能用两三年时间,练习水军,熟悉南方气候,拿下东吴还是大有可为的。而不是铁索连江,被黄盖火烧赤壁,大败而回。


寒家小子


主要是有两方面原因:一,东吴的谋士阚泽假降曹操为黄盖捎书信;二,荆州投降曹操的水军将领蔡中、蔡和证实周瑜把黄盖打得是皮开肉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周瑜在中军大帐招集众将领开会研究怎么能破曹操的百万大军,诸葛亮也参加了。黄盖说不吉利的话,意思是肯定打不过曹操,不如投降曹操,被周瑜打了五十军棍,把黄盖打得是皮开肉绽的,瘫倒在地上。

周瑜派谋士阚泽去曹操的大营诈降,阚泽说明来意并把黄盖的降书呈现给曹操,曹操看过之后大怒说:*黄盖用苦肉计,你来下诈降书,你这是来戏弄于我!*命令士兵把阚泽捆起来的,推出去斩首。阚泽不但面无惧色,还仰天大笑。曹操命令士兵把阚泽推回来,问他说:*我已识破你的计谋,你还讥笑什么?*阚泽说:*我笑黄公覆不识人?*曹操说:*我自幼熟读兵书,你的这条奸计,可以瞒过别人,怎么能瞒过我?*阚泽说:*我与黄公覆真心相投,像婴儿望父母,怎么能有诈呢,你要杀要剐,就痛快点!*曹操考滤一会,半信半疑的说:*如果你二人能立大功,凯旋封爵时,一定在其他将领之上*。阚泽说:*我不是为爵位而来,是顺应天意。*曹操高兴,命部下摆宴席款待阚泽。

酒席进行中,有人进入大帐,在曹操的耳边私语。曹操说:*把书信拿来。*来人把书信呈上,曹操看后大喜。阚泽暗思:*肯定是蔡中、蔡和来报告黄盖北周瑜打得皮开肉绽大消息了,所以曹操认为我时真投降*

于是曹操和阚泽约定时间,让黄盖率领本部军队来投降,曹操好率领大军前去接应。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终于骗过了曹操。





隐者康司马


讲历史,不讲三国演义。真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其实是一场遭遇战,曹操在当阳长坂坡击败刘备后,刘备向东逃到江夏郡,曹操则直接南下到了南郡治所江陵城,在江陵城修整了两个月后,曹操率领水陆两军沿着长江自西向东顺江而下,因为刘备在江夏郡,孙权在九江郡,所以曹操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刘备,因为曹操不能越过刘备攻打孙权。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军队应该是两路军队,一路是曹操亲自率领的水陆两军,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荆州降军,这部分人数史书没有记载,据估计至少也有五六万人,另一路由赵俨都督于禁、张辽、张郃、李典、朱灵、路招、冯楷七军,一般来说七军就是三万人,参看襄樊之战于禁的七军,所以曹操合计参与赤壁之战的军队数量也就是八九万人,应该是不超过十万人。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

但是,真正参与赤壁之战的,只有曹操本人率领的军队,赵俨都督的七军压根就没有参战,赤壁之战就结束了,曹操亲自率领的水陆两军在赤壁这个地方与周瑜和刘备的联军相遇,孙刘联军一共有5万人,曹操方面也差不多是五六万人,双方相遇后打了一仗,曹操战败,于是退到长江北岸的乌林休整,而周瑜则率领孙刘联军退到长江南岸的赤壁扎营,双方在赤壁和乌林对峙起来。

也就是在对峙期间,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给周瑜出了个计谋,由黄盖假装投降曹操,然后再定好时间,在约定好的那一天,由黄盖率军投降曹操,并且每艘船都另带一艘铺满易燃物和油脂的船,在离曹操大营只有几时的地方,黄盖与其手下点燃了火船,让火船冲向曹营,最终曹营就被这批火船所烧毁,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而逃。

周瑜领导孙刘联军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曹操生性多疑,为何黄盖来投降,曹操没有任何防备呢?曹操为什么要轻信黄盖的投降?

第一个原因:曹操每次对外征战中,都有人投降曹操,这并不奇怪。

曹操征吕布,张辽投降了曹操,还成为曹操手下独当一面的大将,官渡之战,张郃投降曹操,之后成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也是一代名将,汉中之战时,马超手下的庞德投降了曹操,荆州之战时,蔡瑁、蒯越等人连同荆州之主刘琮也投降了曹操,现在打赤壁之战,有人投降不是很正常吗?况且以曹操当时的实力,像黄盖这样的将领投降,曹操认为没什么奇怪的,所以也就大意了。

曹操轻敌

第二个原因:曹操刚刚征服荆州,志得意满,程昱、贾诩等人都劝阻曹操不要这么快发动战争,但曹操不听。

曹操占领南郡也不过几个月时间,就急着沿长江东下征服刘备与孙权,显得有些急燥,当时贾诩等人就劝阻曹操先安抚百姓,等待合适的时间再出征,曹操根本不听,曹操为什么不听?因为这个时候的曹操脑袋已经发热了,曹操这个时候想的就是打败刘备与孙权,只要打败了刘备与孙权,统一天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只要一想到统一天下,曹操这个时候就非常兴奋,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击败刘备与孙权,然后再统一天下,谁说的话也不听了。

赤壁之战

是人都难免会犯错,曹操也会,明显这个时候曹操开始犯错,但由于曹操是最高统帅,谁说的话他也听不下去,所以当黄盖来投降时,曹操更加骄傲了,现在就开始有人投降,那赤壁之战肯定能打赢了,这是曹操最初的想法,也正因为头脑发热,他对黄盖的警惕变得放松,所以也就大意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自然环境的原因,曹操认为冬天不会刮东南风

前面说过了,曹操是在江北的乌林,周瑜是在江南的赤壁,所以周瑜就在曹操的东南方,黄盖如果从周瑜的营地出来,向曹操投降的话,是要向西北方前进的,由于双方是在长江上交战的,所以黄盖的诈降也是在长江江面上,黄盖想要投降曹操,就必须乘船来,赤壁之战是发生在公元208年12月,正是大冬天的时候,如果黄盖是诈降,或者想用火攻的话,黄盖的投降就必须要有东南风,只有东南风才能将黄盖的船吹向江北的曹营。

赤壁之战

黄盖投降不可能亲自驾驶火船冲向曹营,那样的话就是敢死队了,黄盖投降也不可能不出现,如果不黄盖不出现,那曹操早就起疑心了,当时曹操只是在约定的日期看到有一队船开过来,再加上曹操认为大冬天的不会刮东南风,所以就放松了对黄盖的警惕。

其实曹操不是没有想到火攻,他只是没有想到大冬天的居然会在南方的长江上刮起东南风,这一点才是要命,这个东南风可不是诸葛亮借来的,而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长江附近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北方的气候是完全不一样,所以曹操根本就想不到这个问题,才会大意了。

赤壁之战地形图

也许,曹操压根就不相信黄盖,就算黄盖诈降,又能如何?几十条船百八十人,能把我曹操如何?也许曹操只相信自己,他认为就算是黄盖诈降,也不能改变什么?或者曹操认为黄盖根本不重要,他只是想看着黄盖如何表演,就算是黄盖用火攻又如何?我曹操可在北边,这大冬天的,我就不信有东南风?

结果,这12月的长江江面上还真是邪门,偏偏刮起了东南风,这个特殊的自然现象,超过了曹操的认知,曹操直到黄盖的火船冲进了曹营,恐怕还不能相信这天助孙刘不助曹的东南风是从哪里来的,但这个时候,为时已晚,一定已成定局,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