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称帝,周君称王,那么夏君呢?他们的称呼很有趣儿!

夏、商、周是三个庞大的史前王朝,他们都有着自己统治的规矩与体系,是后世各个封建王朝学习的对象。尤其是夏朝,毕竟他可是“家天下”的开创者。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君主们都喜欢自称为朕,也都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皇帝或者皇上。但是这个称呼是在秦始皇之后才有的,那么在秦始皇之前呢?周朝的君主称为王,商朝的君主称为帝,而夏朝的君主称为后。

根据历史典籍记载,在商朝的文化之中,“帝”与天神的意思相同。商朝的人们认为天上只有一个天神,而这个天神自然就是他们的祖先帝喾(Ku)了,帝喾之后的历任君主都是代表着天神的旨意,驾崩之后也会回到天神的身边。不光如此,他们还认为天上共有十个太阳,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和癸,并将之称为十天干。当然了,这十个太阳是轮流出现在天上普照大地的。而一位皇室子弟在哪一天出生就会在名字中有哪一个天干。像外丙,像太甲等都是这样的。

当某一个皇室子弟继承了大位,他的名字也就会相应地进行改变,在原本的名字之前加上一个帝字,以显尊贵。像帝太乙,像帝武丁等等。所以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的真实姓名应该是叫做帝辛,而不是周朝人强加给他的纣王。

等到了周朝,君主们就称王了。在周朝的文化之中,“王”代表着天地人三才,是沟通天地与人间的代理人,也就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表。所以,周朝对君主的称呼是要比商朝君主矮上一头的。那么问题来了,周朝明明覆灭了商朝,为啥还要在称呼上矮别人一头呢?原因很直接,因为不敢!

商朝的祖先是天神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之久,早就已经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不是周朝人想改变就改变的。而且,武王伐纣所举的大旗就是“敬天保民”,所敬的就是商人的祖先,是因为天神的后人过于不像话,惹怒了天神,所以天神派他这个代理人来惩治商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名正言顺,赢得民心。

而夏朝对于君主的称呼是来源于大禹,叫做“后”。大禹凭借着一手治水的本领博得了首领舜的赏识,也博得了天下人的好感,才继舜之后当上了部落的首领。因为大禹擅长治理别人都治理不了的水患,所以世人认为他得到了大地的认同。而大地在古语中即为“后”,于是人们就将他们的君主称为后,这也是夏后氏的由来。

值得一说的是,后羿本不叫后羿,他的本名是羿。因为谋夺了夏朝的江山社稷,所以才被称为后羿。“后”这个字眼本来是夏朝君主的专用字,不知后来怎么就成了后宫之主的专用。这可是当真十分有趣儿啊!

感谢您的观赏!期待您在下方评论区留下看法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