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引发的思考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小欢喜》,第32集有一个片段,就是春风中学举办了一个畅言会,让孩子跟父母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

方一凡跟妈妈童文洁说的几句话让我陷入沉思

凡凡对妈妈说:“妈,你以后别对我这么凶了,我不是个坏孩子,我只是个学习不好的孩子”

听完这几句话,我内心起了波澜。凡凡成绩是不怎么样,但是他乐观,喜欢唱歌跳舞,有自己的梦想,就算妈妈再怎么吼他或者打他,他也总是笑嘻嘻的。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爱他的爸爸妈妈,爱他的梦想,爱他的同学,他是一个有爱的男孩。就是因为他成绩不好,所以童文洁就总是吼他甚至打他。

其实这反映了一个很真实的现象,我身边很多家长总是很焦虑孩子的学习,好像在他们眼里,考好了就是我的孩子,考的不好就不是我的孩子了。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个女孩子的妈妈,那个女生第一年在我手上的时候,容易分心,爱发呆。到了第二年,进步非常大,上课积极举手了,作业也完成的非常好,字也写的工整。然后我就在微信上跟孩子妈妈说,我说孩子进步真大,表现的太棒了。可是我没想到,孩子妈妈在微信上居然是不停地否定她的孩子,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长就不能肯定一下孩子呢?难道分数是唯一吗?那个女孩子多懂事啊,每天一个人坐公交车上下学的。她进步这么大,这么乖巧,为什么家长还总是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呢?这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呀!

新闻上报道的学生自杀事件太多太多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态没调整好,家长没有及时跟孩子们沟通。凡凡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的心态非常棒。试想一下,就算孩子成绩再好,可是有一天,他抑郁了,自杀了。那么到那个时候还有挽留的余地吗?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孩子连生命都没了,那分数还有意义吗?

凡凡他有自己的梦想,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被家长保护的太好了,以至于失去的航行的目标,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就是按照父母安排的路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凡凡是一个热血男孩,他有自己的目标,而且他也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孩子刚到妈妈的肚子的时候,妈妈希望他健康平安。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希望他快乐成长。可是到了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妈妈就希望他考试考高分,没考好,就一顿吼,一顿打,并会伴随着各种骂声——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你对得起我吗?你对得起我每天给你做的饭吗?对得起我每天辛辛苦苦赚的钱吗?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

好像孩子生出来就是一个考试机器,就应该考高分,就应该是学霸。可是我觉得,孩子的分数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孩子的性格,孩子的人品,孩子的理想更加重要。请记住,无论他成绩好或是不好,他都是妈妈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不要因为成绩就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白热化,多鼓励孩子,多拥抱孩子,多跟孩子说:“我爱你,宝贝,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