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武艺是什么水准,曹操的武艺比董卓谁强些?

富元制作


董卓,豺狼也。手一挡,吕布方天画戟挡飞。这个武艺水准,属狼的。只是因为做了大统领,不用自己去打仗,成天胡吃海塞,变成个大胖子,皮粗肉厚。

董卓好杀成性,糟老头很坏

曹操校尉出身,但是喜欢文学多点。最有名的诗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杰作 观沧海,开创魏晋雄浑之风

按此,曹操主要用脑子去了,武功方面曾经拿王允的七星宝刀要行刺董卓,怕董卓力大,不敢下手。当时被董卓看见,曹操灵机一动,跪下来,把宝刀献上,说,特来献刀给恩相!糊弄过关。由此看来,董卓武力远远超出曹操,要不当时曹操就把董卓给杀了。后面也没有董卓什么事了。

一代军事家曹操,少有胆略


历史与文化纵横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董卓作为群雄中的一员,历经坎坷,曾多次率军讨伐汉阳羌人,取得大小胜仗几十次。后来,他又率军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董卓力大无穷,武艺精通,但要与吕布、关羽、张飞等人比,尚有很大差距。董卓若与刘备、孙权、刘表、袁术、袁绍等军阀头子单挑的话,他会占有上风,甚至一举杀死对手。

董卓当过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后又受大将军何进征召,率军讨伐“十常侍”,由此可见,董卓是帅才而非将才。我们通常把他视作发动战争的幕后指挥者。

在正史上,鲜有曹操直接上战场与敌将直接厮杀的记述。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有几次亲临战场的记述,但曹军多遭遇惨败,以至于曹操被魏延射落门牙、被马超追得如丧家之犬的经历。由此可见,曹操武艺稀松平常,与久经沙场的董卓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曹操的人生经历和董卓有相似的地方:二人年轻时都行侠仗义,爱好结交朋友,并且都野心勃勃;曹操和董卓都有基层工作经历,他们以此积累了不少从政经验,为日后立足东汉末年的政坛打下了基础;董卓和曹操都善于笼络人心,为自己所用。

但二人又有很大的不同:董卓与曹操相比,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上,很明显董卓急于求成,其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好高骛远,嗜杀成性,结果是犯了众怒,落个惨遭横死的下场。曹操后来也上演了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明显讲究策略,一步步架空汉献帝,后来他为了怕朝臣不服,就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扮演铺路人的角色,为儿子曹丕顺利继承帝王积累政治资本。由此可见,曹操与董卓相比,他的政治眼光要高出不少。

在封建社会王朝更迭之时,一个人能否成大器,武力战值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人的胸怀和目光长远才是称王称霸的最大资本。“战神”吕布被绞杀,关羽败走麦城尔后被俘遭诛杀亦能说明这一点!

(小司马讲史文,图片转自网络侵删!)


小司马讲史


董卓和曹操的武艺在各自巅峰状态应该都有一流水准。

我们可以从一些史料来分析:

一、董卓武艺

董卓从小就在羌人部落中混,受到很多羌人的尊敬,我们都知道羌人是以武力为尊的,后面的马超同样也因此受到羌人尊敬。汉桓帝时期,董卓担任羽林郎,被人夸赞力大无双,很擅长骑马射箭,常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之时左右射击,作战之时常常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如此力气、骑术、箭术,实战经验,巅峰状态下的董卓的武艺堪称一流。

二、曹操武艺

曹操年少的时候过得是贵族少年的生活,飞鹰走狗,到处打猎,没有一点武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玩不了这些的。《魏书》中提到曹操在南皮一天射杀野鸡63只,古代的弓箭是需要臂膀力的,就算射了100只箭,这个臂力也是惊人的。同样是《魏书》中还提到曹操手剑杀数十人,不是一般人,是叛军的士兵,这样的战绩也是非凡。曹操的武艺可见一般,巅峰状态下的曹操的武艺同样堪称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