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可以感受民国风情的地方

李庄古镇



2019.1.29,早晨八点半离开万源前往宜宾李庄古镇。重庆珞璜服务区休息,四出处张望,不远处植物中隐隐有绯红浮动,寻觅而去,三株梅花竞相绽放、暗香浮动,对于北方人来说,我看到了第一抹春色,甚是欣喜,左照右照,各种角度照,这也是自驾游的魅力所在,遇到各种不一样。


下了高速前往李庄,公路两旁一路风光,梦里水乡。李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古镇因其建筑文化、民俗文化、抗战文化使李庄声名远扬。


把车停在李庄古镇游客中心停车场,步行进入李庄古镇,要走十几分钟,穿过正街,才能到达长江边的酒店,幸亏不用拿行李。


李庄白肉创始店,李庄三白之一,李庄白肉每片长可达20至30公分,宽15至20公分,厚仅1至2毫米,肉片薄可透出人影。因为几近年根,饭店已歇业。


李庄在抗战时期,曾成为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的中国四大文化中心,是当时中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重镇。


禹王宫,建于道光十一年,抗战时期为同济大学本部,1992年更名为慧光寺。


慧光寺里有著名的九龙碑。


独特的建筑风格,高高的防火墙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惜是阴天,长江少了碧空尽的壮阔。


我们住的临江民宿微雨轩


房间面临长江,视野很好。


微雨轩四层是天台茶社,免费自助品茶



天台庭院设计唯美,梅香阵阵,可以俯瞰长江、古城,在这里饮茶无比惬意。



没有别的客人,独享天台,各种照、各种聊,消磨时光好地方。



墙上的照片是曾在这里住过的明星,还不少。







傍晚,出来走走,吃晚饭


同济大学理学院旧址。1940到1946年抗战时期,同济大学整体迁至李庄,李庄街头巷尾留下诸多的痕迹。


如今已是破败的居民老宅。李庄最大的特色就是景区与当地居民生活区完美融合,游人和居民交融,浓浓的烟火味。



线子市街


道光二十九年福建移民捐资修建,供奉妈祖。又名玉佛寺。


正街寻得一家有当地人正在吃饭的小馆,要了李庄白肉、豆花、爆炒猪肝、青菜豆腐汤、李庄老酒,一共185,味道不错,当然是不可能吃完的。巴掌长的白肉肥而不腻,连吃三片,美味、过瘾。



饭店对面的唐记白糕店买了当地特产白糕、桔饼、米花糖。


吃完晚饭,顺河街随意走走,江边有当地居民在跳舞。


李庄书画院里在吹拉弹唱,琴声欢快、悠扬,估计是在为春节排练。



江边码头浮船上的灯火。


2019.1.30睡到自然醒,广福街微雨轩酒吧餐吧吃早餐。


好有情调的一家餐吧


不到九点当地居民已经聚集在茶馆喝茶了


小春街偶遇抗战将士阵亡纪念碑,建于民国二十八年


小镇街头正张灯结彩,准备迎接春节。


王爷庙遗址,建于清晚期,供奉东海龙王敖广,40至46年曾为同济大学图书馆。


老街寻古



原同济大学战时新闻社。李庄处处遗留着当年的抗战文化。




祖师殿,清道光13年由民间组织天灯会捐资修建,又名真武宫,供奉玄武祖师,曾是同济大学医学院。



管理人员很认真地在打扫



所有的遗址基本都还有居民在居住


当年医学院进行解剖课的场景





文昌宫,清乾隆年建。2013首套中国古镇纪念邮票,取景于此,李庄为中国八大古镇之一。


文昌宫现已改做民居,大门紧闭。


居民门前绿绿的小菜园,幽静的文鼎祠街。


东岳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供奉东岳大帝。现东岳庙重建于清道光七年。抗战期间同济大学工学院设于此。


丙灵殿





风格独特的木雕


韩先生不逛了,要回客栈休息了,我开始独自离开古镇中心建筑群,途径村庄菜地前往月亮田,寻觅1.5公里之外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著名的梁思成、林徽因旧居,


穿越竹林,一路上基本没有见到游客


门前带菜园的梁、林旧居,在这里伉俪二人写作完成《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等一批建筑领域经典著作。


故居里只有我一个参观者,还有一个收门票的管理人员。


原路返回古镇中心城区


东岳庙门前的李庄同济纪念碑广场,还有罕见的长江边的运动场。


顺河街边民居曾家院子,清代下沉式院落,四合院布局保存基本完整



顺河街边的周氏老槽坊。宜宾地区酿酒历史悠久,“五粮液”就出产于此,造酒业在这里十分普及和兴盛。这些老酒厂虽历经几百年沧桑,但仍保留着醇厚的传统酿酒工艺原貌。


空气中弥漫着酒糟的味道原来出自这里。周氏白酒厂始建于1908年,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与李庄白肉、白糕一起并称李庄“三白”。



老院里郭氏土土花生米也是当地特产


李庄小街小巷到处遗留着古镇的传统与传承,诉说着百年的沧桑与岁月。


上午十点,古镇街道上基本没有游人,偶尔有一两个慵懒的当地居民不紧不慢地走着


羊街巷散落着刘、胡、王家等保存比较好清代民居四合小院。徜徉在青石板铺成的幽深小巷中,恍若时光穿越……


罗家院子,抗战期间,中国现代考古之父李济一家曾租住于此


双眼古井


刘家院子建于清中晚期,石门坊上刻着家训性质的对联:含和履中架福乘喜,培兰种桂干国栋家


胡家院子,抗战期间李济、王献唐等曾寓居于此。现为长江航运陈列馆。


胡家院内


王家院子


2012.7.23洪痕


张家祠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抗战期间曾有属千箱国家级文物在此存放六年之久。



张家祠堂的门窗均采用上等的楠木雕刻,精美木雕是其特征之一


席子巷曾是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的一条仰望仅见一线天的小巷,两边房屋为木结构穿斗小青瓦一楼一底民居,为李庄古街巷的代表。


老场街


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特色。


当地居民仍保留着镇上采购商品,从临江码头乘船的传统交通方式。


置身古镇,体味浓浓的原著生活场景是李庄最大的特色和迷人之处。在李庄吃完午饭,前往下一站,贵州威宁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