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的指数异常(附指数编制科普)

4月20日上午,中证1000、沪深300、全指医药等部分跨市场指数出现异常。

上海证券交易所连发三份公告,称目前正会同指数编制机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就相关原因进行排查。最新一份公告称,经应急处置,指数实时行情显示已于13时恢复正常(相关指数的最高值、最低值等静态指标将在收市后予以补正)。

经排查,此次异常显示系因周末本所跨市场指数计算系统升级所致。


“活久见”的指数异常

今日A股开盘,市场中多个指数出现异常,其中沪深300指数低开逾2%,中证1000指数高开逾6%,中证200指数大跌逾4%,300医药指数大跌逾16%。创业成长、300医药、新兴成指、中证医药、医药生物、细分医药等指数报价出现异常。

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的股指期货、成份股、ETF等报价均走势稳定,未见异常。虽然全指医药等多个中证医药指数大跌10%以上,但是今天早盘医药股表现强势,并未出现大跌,多个医药ETF报价也都走势稳定。

针对指数的异常状况,各个股票投资社区讨论激烈,投资者纷纷表示,“活久见”。

有博主分析称,目前看几十个指数构成出现了问题,几乎都是中证系列,可能是上周五配合ETF申赎测试,测试环境没有切回导致的BUG。

上周五,券商参与了一场ETF测试,有券商还发布过类似的通知。具体内容是:根据上交所关于开展ETF业务升级通关测试的通知要求,我司将于2020年4月17日(周五)17点开始准备本次测试,届时我司网上交易系统、手机炒股系统、电话委托系统都将处于测试或停止状态,系统恢复时间预计为2020年4月18日(周六)22点。

本次指数异常会带来什么影响?

指数报价的异常,势必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如果是主观交易者,或许能够直接观察出个别指数的异常,避免出错。对于量化投资,因其是程序自动化交易,行情错误或将引发错误的交易信号。

上海多个量化投资者反映,沪深300指数等价格的异常报价对投资整体影响不大,部分根据基差做套利的或许会受到错误数据的影响,比如看指数进行程序自动化交易的可能要翻车,自己计算指数的则问题不大。

具体表现为,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IF2005的基差由上个交易日的贴水变为今天的升水54个基点,如果按照期现合约的基差做套利,即在期货升水时,做空期指,买入相应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待基差恢复到0时,将获得基差变动带来的收益,但实际上,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真实的基差数据并未有大幅波动,这种交易很明显将不会获得基差升水带来的收益。

指数的编制方法

编制指数就像制作一个水果拼盘。这个水果拼盘就是你要编制的指数,中间的水果就是这个指数的成分股,不同的编制方式会从价值、品质、数量来定义每种水果占这个拼盘的权重。


市值加权

一家水果店一共有7000元的苹果、2000元香蕉、1000元草莓。

你用100元按照价格7:2:1的比例,买来了70元苹果,20元香蕉,10元草莓,用来制作水果拼盘。

这就叫市值加权,是最常见的指数编制方法。

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恒生指数、上证指数都是以这个方法编制的。

通常,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一种水果的价格确实能够反映其品质。但在某些特殊时期,公司的市值也可能极大地偏离其基本面。

如果消费者购买一个基于市值加权的水果拼盘,那么很自然的,价格越高的水果,被购买的数量也越多。

此时就会呈现出“马太效应”:即价格越高的水果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多,价格会被进一步推高,最终苹果和香蕉、草莓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为了对市值加权的水果拼盘进行修正,进而推出了基本面加权的方法。

基本面加权

一家水果店里还是一共有7000元的苹果、2000元香蕉、1000元草莓。

你根据色泽、甜度、香气等基本面指标,给这三种水果打分。

苹果得10分,香蕉得30分,草莓得60分。

你用100元去买回来10元的苹果、30元的香蕉、60元的草莓。

这就是基本面加权。

上证50指数就是以这个方法编制的。

对于水果价格修正的问题解决了,但对于一些大型水果店来说,他们摆在货架上的水果不一定都贩卖,所以真正可以买入到水果拼盘里的水果,可能只是一小部分。进而推出了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的方法。

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一家水果店里一共有7000元的苹果、2000元香蕉、1000元草莓。

其中,有5000元苹果老板不卖,要自己囤着。

那么,水果店里在卖的水果实际上是:2000元苹果、2000元香蕉、1000元草莓。

你拿着100元去,最后买回来40元苹果,40元香蕉,20元草莓。

这就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沪深300指数就是以这个方法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