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泱:彼岸的文学灯火是我心之所向

来一张夏天的照片,不太合适宜。但是期待的春暖花开都要到了,夏天还会远吗?

作家简介:张小泱,作家,编剧。其作品多以中国历史为内容,尤擅春秋战国史及南北朝史。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三家分晋:战国的前夜》《仓颉》、非虚构历史文学《齐桓争霸》《神奇的北魏》、报告文学《就业季》,其中《就业季》获第四届泰山文学奖。2016年,担任唐国强总导演的古装电视剧《袁崇焕》联合编剧;2017年,作品《三家分晋:战国的前夜》影视改编权签予北京金雄狮影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改编电视剧本《乱世歌》。


张小泱的第一本长篇历史小说《三家分晋:战国的前夜》

“妈这么宽容并不是想把我培养成张大千或毕加索,她对我说:做你梦想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只要不杀人放火卖国求荣,你快乐我也会快乐,而且,你要懂得为快乐付出代价。”绘本作家钱海燕在散文《我妈》里这样写道。看过很多名家名作的张小泱,唯独对“做你梦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这句话印象深刻。

出生于1988年的张小泱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艺术系,但专业和生活没有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而是让他成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和编剧。因此,他自诩为“学艺术出身的码字工人”。“大学四年,我学的是艺术,但最热爱的却是文学。文学对我来说,不仅是‘工作’,还是‘事业’;不仅是一碗饭,还是一艘船,将我渡到了梦想到达的心之彼岸。”


嗯,这也是才华横溢的小哥哥张小泱

关于历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在村子里野,上树掏鸟,下河游泳,玩泥巴,漫地里跑……”这样看起来,张小泱的成长经历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看不出身上有任何天赋,更不清楚未来会做什么工作。如果说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非常爱看故事。

“那时,我对诸如‘春秋战国’‘安史之乱’‘罗马帝国’‘十字军东征’之类的词汇很敏感,我喜欢探究那些曾生活在这个世界又深刻影响这个世界的人的秘密。”从《三家分晋:战国的前夜》《神奇的北魏》到《齐桓争霸》《仓颉》,自2013年正式开始创作以来,他的写作对象一直都是历史。对历史文学的态度,他说得很简单:不论文学还是历史,其服务对象和研究对象都是“人”。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张小泱认为,历史让我们增长智慧,也让我们更易看清人的本质,透过历史去洞察人性,这也是我们民族的天生禀赋。

与犹太人、印度人、日耳曼人的故事都是神话故事不同,中国人最擅长的是历史故事,对历史的钟爱是文化基因使然。他说,中华民族是崇拜祖先的民族,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坚信祖先作为历史的载体,能带给我们实用的智慧。这种崇拜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是全球那么多民族,唯有中华民族如此热衷于记载历史的原因。

关于就业:一代人的辉煌与平凡

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让张小泱打开了人生的上升之门。一定程度上说,太白文艺出版社编辑周瑄璞是他的伯乐。在她看到《神奇的北魏》书稿后,不由感叹:“这么年轻,写出这么厚重的文字,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在确定出版《神奇的北魏》一书后,周瑄璞又向张小泱约稿,由他创作《就业季》一书。

“当时我一看内容要求,不禁触动:这就是我和小伙伴们的生活啊!毕业几年,有工作经历,也有自己的感慨、感悟,所以对这个话题,我是有发言权的。”张小泱说,他大学报考平面设计,是因为这个专业好找工作。确实好找工作,大三时他就能用设计赚生活费了。毕业后,在武汉工作了半年,被父母的一通电话喊回到聊城,继续做设计师,两年先后换了三家公司,也尝试跟朋友合作开过工作室,但实在提不起精神,还陷入一种惰性之中,庸庸碌碌,害怕沉沦,却又不愿付诸行动去改变。“工作那几年,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设计师。”

他的这种状态是很多80后的一个缩影——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坐在“小皇帝”的宝座上,没有经历过物质的贫乏;他们用掉生命的五分之一来完成教育,却找不到一份自己喜欢又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曾经怀揣各种美好梦想,却被生活折磨得不敢谈理想,也不敢奢望未来。

“他们小时候辉煌过,长大后大多又平凡,但却都努力向上,拒绝沉沦,即便在最艰苦的岁月,即便遭遇了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张小泱说,这亦是80后的样子,他也不能除外。

2013年9月的一个下午,在百无聊赖中,他看完了《北史》第一章,瞬间酣畅淋漓地就在电脑上敲出了三千字,这就是《神奇的北魏》第一章。拒绝沉沦,努力向上,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突破口——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决心做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

关于灵感:心若有源,灵感即无止无穷

自从张小泱以文字为生以来,就发生了很多让他难忘的事情。“比如写着写着写嗨了,内心喜悦而富足;比如我有拖延症,编辑催稿的样子;再比如收稿酬,每次收稿酬的具体时间我都记得。”他的简单、快乐和可爱溢于言表,这才是“做梦想做的事”的样子

一个专业的作家,都不会被创作素材所困扰,张小泱也是。他说,自己的创作素材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社交、旅行、阅读、微信、B站、抖音……都能给我带来素材和灵感。其实严格地说,素材需从外求,而灵感依靠内心,如果心是有源之水,灵感即无止无穷。”

最近,他正在创作两部小说,一部是跟省作协“文学精品打造工程”签约的长篇小说《春庄告急》,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人放弃城里的优渥工作,回到乡下老家,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故事。另一部是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小说。有着和众多80后一样的成长与就业经历、一样的辉煌与平凡、一样的困惑与努力的张小泱,现在正走在“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的人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