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纳妾有多严格,选妃的条件更加苛刻

据统计,在明朝末期,宫女的人数高达9000。 这些宫女中的大多数,可能从来没有见过皇帝,她们只是默默地做她们的家务,直到老死在宫殿外。 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十分严格的控制着自己的权力,所以明朝的皇后大多是小家碧玉,多来自民间。


明代的妃嫔选用制度非常规范,妃嫔的选用和取消是逐步进行的。 第一步先“海选”。 当皇帝到了结婚年龄,宫廷就派太监到全国各地挑选13到16岁的女孩,从中挑选5000名女孩,由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首都,进行第二轮挑选。 在第二轮选拔中,太监们选择了一个更大的场地,按年龄和体型将女孩们排成100人的队伍,然后检查她们,剔除那些太高、太矮、太胖、太瘦的女孩。 这一轮大约五分之一人出局。 初选第二天进行第三轮海选,太监们仔细观察每个人的面部特征、头发、肤色、体态,只要有不符合要求的,就会被淘汰,这一轮会淘汰剩余人数的一半。


剩下的2000名左右将进行第四轮筛选。这一轮,太监们不仅要用尺子细细量量女孩的手脚,还要检查女孩的步态和举止,这一步将会淘汰另外1000名女孩。剩下的1000名美女被召集到宫殿,继续她们的考验,到此太监们的任务也结束了。入宫后,宫殿里的女人会被带进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 ,身体不能有任何伤疤,皮肤必须是精致的光泽。因此,1000个中有300个被选为宫女头目。 第五层次是皇帝派遣宦官对这宫中300位美女进行一个月的详细观察,根据她们的气质和言谈,来判断人物是否文雅,是否有智慧和德行。


据此,再筛250人,剩下的50人自动升为嫔妃。 倒数第二轮是“选三” ,这意味着将从这50位倾国倾城的女子中挑选3人,由皇帝决定。 最后,皇帝任命其中一人为皇后。 “选三”之后的两位美女将被选为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