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以高标准支撑“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每年的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今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将“世界标准日”的主题确定为“标准保护地球”。记者10月13日从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自然资源厅、湖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年浙江省“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暨地理信息标准创新论坛上获悉,我省在“两山”理念和生态省建设决策部署的指引下,一方面坚持以最严格的标准开展以蓝天、碧水、净土为代表的环境治理行动,另一方面积极以标准化手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地理信息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主题活动上,通报了湖州市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果,并播放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国家标准、《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地方标准、《乡村数字化治理指南》等3项县级地方标准规范的发布视频。与此同时,发布了浙江省标准地图,并为“浙江省地理信息标准创新联盟(筹)”授牌。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在“两山”理念和生态省建设决策部署的指引下,我省一方面坚持以最严格的标准开展以蓝天、碧水、净土为代表的环境治理行动,为支撑“蓝天”保卫战,制定发布纺织染整工业、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制鞋工业、工业涂装工序、燃煤电厂等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后,全省年均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约4200吨,全省每年减少VOCs排放量约8万吨,占涂装行业排放总量的25%。在“碧水”保卫战中,我省制定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后,每年减少污水排放量约3万吨、预计可减少电镀行业50%左右的重金属排放量,我省成为了全国首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的省份。在“净土”保卫战中,我省制定发布污泥土地利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地方标准。

另一方面,我省积极以标准化手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地理信息发展,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以高标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印发了《浙江省“绿色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成立了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技术委员会,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进一步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天还举办了地理信息标准创新论坛,该论坛为2020年浙江省“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