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义”能否带领普洱熟茶重启新时代

近段时期,茶市山河一片红,其中大益80周年7542生茶和6月2日发布的春秋大义熟茶,引发市场一片哗然。抛开炒作,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新品7542配货价9000一件,而“春秋大义”配货价为2.5万元/提,相比之下熟茶配货价之高,令无数人惊诧,更是勐海茶厂(大益)建厂以来发行之最。然而投入市场后配货价格与升值比依然是生茶7542上涨比大于春秋大义熟茶。(目前7542市场价是发行时的10倍以上,春秋大义是发行时的5倍左右)虽然市场更趋向于生茶,然而这款茶的发行意味深长,更表露出大益茶厂复兴熟茶的雄心。

曾经一度被搭售生茶

熟茶“自有主张”:为品饮所生

翻开历史,早在90年代至2000年左右,熟茶的出厂价是远比生茶贵,而且销量大。曾经采访早期做茶的茶商回忆,在2000年左右,采购一件7572熟茶要被搭售至少一筒大白菜或者其它销售不好的生茶。由此可见早年熟茶在市场的欢迎度远比生茶高更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好景不长,2005年熟茶比生茶贵的历史被慢慢改写。2005年普洱茶行业被媒体报道,“猪圈发酵普洱茶”事件震惊全国,在普洱茶行业引发蝴蝶效应,一时间“湿仓”、“港仓”、不卫生等成了熟茶身上标签,虽然历经07年、14年普洱茶的疯狂炒作依然没有把熟茶拉回大众的视线。

但是没有炒作不代表没有市场,对比曝光度以及价格大起大落的生茶,熟茶却如一股清流一直秉节持重,泰然自若,悄然的完成了发酵技术成熟,产品品质提升的华丽蜕变。不难看出,普洱茶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被加持了金融、文化、审美等等的各种价值和意义,但不可否认,熟茶从诞生伊始,没有在浮躁的市场中随波逐流,依然秉承着为“品饮而生”。

经历了低谷的普洱茶行业,近年市场在逐步回升。在如海市蜃楼般热闹的市场下,不能回避的是产能过剩的现状。对企业而言,去产能、去库存,熟茶是很好的途径,对消费者来说,对健康、养生的追求,熟茶是很好媒介。谁也没想到,一向内敛,不受炒家待见的熟茶如今却成为普洱茶发展和前行的强心剂与新引擎。

“既然是快消品,喝得过去就行了”时至今日,持有这种想法的消费者越来越少,相反,对品质追求,有制茶理想的茶企越来越多。大益的熟茶,一直被誉为熟茶的标杆,同时也是新格局的开创者。疫情之后恰遇80周年,此次发布的春秋大义,背后是否又有重振熟茶,倡导品饮的深层考量呢!

熟茶“自有主张”:回顾历史,致敬“匠人”

众所周知,勐海茶厂熟茶它发轫于1973年,成型于2004年以后,登顶于2016年12月,即黑马第三代卧式发酵技术申请专利成功,历经43年,打造出一个个经典之作。然而这背后是一代代茶人不断探索的成果。

从1973年争得自主出口权后,云南茶叶公司开始按香港人的要求,派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的技术骨干去广东学习做发酵更重的泼水发酵茶。大益茶厂的邹炳良是用渥堆方法生产普洱茶最早的探索者、实验者、研究者之一。1973年邹炳良作为勐海茶厂的技术骨干,他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只是并亲手研制、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昆明茶厂原厂长吴启英共同撰写了各地不同气候、不同季节的温湿度条件下制造普洱茶的工艺——“速成后发酵法”喝“普洱茶生产操作规程”。自此,普洱生茶通过“渥堆发酵技术”转化,生茶变为熟茶的历程基本完成,而以后就是后来人对“渥堆发酵技术”的完善提升和探索创新了。

经典普洱熟茶目录(此排序仅以年份先后)

勐海茶厂70年代七子大蓝印

宽版73厚砖

窄版73厚砖

昆明茶厂70年代文革砖

勐海茶厂70年代7452

勐海茶厂80年代初期7572

勐海茶厂80年代中期7572

勐海茶厂80年代末期7572

勐海茶厂80年代紫天8592

昆明茶厂80年代7581砖(绿字茶砖)

下关茶厂80年代销法沱

临沧茶厂80年代银毫沱

勐海茶厂1992年无飞7572

勐海茶厂1992年高山熟

勐海茶厂1994年事业熟

南涧茶厂1994年凤凰沱

勐海茶厂1996年大益熟砖

勐海茶厂1996年玫瑰大益熟

勐海茶厂1997年水蓝印熟

勐海茶厂1998年红大益7572

勐海茶厂1999年陆羽班章熟茶

勐海茶厂2000年大1号白菜熟

勐海茶厂2000年特2号白菜熟

勐海茶厂2001年公章饼熟

福今茶厂2004年A堆

福今茶厂2004年B堆

福今茶厂2004年C堆

福今茶厂2004年D堆

勐海茶厂2006年班章有机熟

然而近些年,生茶健康论更是在茶行业里闹得沸沸扬扬,大益借此时机推动熟茶复兴,作为勐海茶厂成立80周年的特殊日子,首推的产品就是高山韵象熟茶,虽然入市后并未被市场接受,但接下来大益依然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概念通过直播等形式主推春秋大义,司马昭之心尤其可见。如今的普洱茶古树概念、名山概念已经有点黔驴技尽,熟茶之路越来越迫切。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指向熟茶,而大益作为熟茶时代的象征更应不遗余力。从今年大益的新品排兵布阵来看,“80载春秋承载的是一颗大义之心”。能否复兴熟茶在此一年。

熟茶“百花齐放”:不以浮躁历世,只以养生传家

近年来,市场和茶友对熟茶关注确实开始越来越多,专注熟茶的茶企业也越来越多,如五正熟茶、厨心熟茶、老同志、澜沧古茶、一任天真、东卓茶业、英华门、润元昌、合和昌等一大批茶企已经在熟茶研发和生产上独树一帜。

由近说起,藏茶之都东莞,厨心熟茶,知音味道。作为东莞茶行业首铸熟茶品牌以品质打造品牌的美誉。“厨心熟茶”另辟蹊径,定义6.18黄金酵度,走“小而精”路线,希望将熟茶做“精致”,成为当下熟茶时代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用十几年的坚持与专注不断推进熟茶的变革,相信这不是企业主的一时冲动。

一任天真茶叶品牌,以”小众大滋味“为经营理念,立足于古六大茶山普洱茶核心产区,寻找年代久远的古茶树,挖掘其沉淀的自然属性和特有价值,提供极致纯正的古树熟茶之路。

由此可见,熟茶是值得投资的,熟茶的市场是巨大的。如今社会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备受高度重视,然而很多人现在都选择食用药膳来温养身体。而熟茶,作为一种坚持传统发酵的天然饮品,正是弥补了身体的这种“温养”的养分。

熟茶是经过发酵才得以成型,经过发酵的熟茶,通过大量的微生物作用和湿热作用,成功地把茶性变寒凉为温热,同时原有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并使其产生独特的风味,口感也变得更加细密绵滑,且转化出了非常多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都会认为小编在为熟茶带盐,为大益带盐。说实话中国六大茶类小编都非常喜欢,但我坚信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段适合喝不同品类的茶。而熟茶温润平和更适合上年纪的人,而中国正迈入老龄社会,失眠人群接近超五千万,只要适合这一群体,为何不能代言?

小编反对茶叶炒作,曾经也报道过炒茶的悲剧。但普洱茶的发展不应该只有生茶,而熟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春秋大义的横空出世,真希望它能实现大益的熟茶心愿,带领熟茶进入新时代。在这里也为坚守熟茶的每一位工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