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必须交五年教案,是为难老师,还是有助于职评

职称评定,与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没有哪一位教师不关注。也正因此,每年到了10月,职称评定的时候,它就成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这不,某地的教师职称评定,要求教师上交完整的5年教案的话题成了瞩目的一个热点。评一个职称,怎么会要5年的教案呢?这不是为难老师吗?评职称5年的教案能够有多大的帮助呢?

01

教案是备课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案成了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作为一线教师,要想教学成绩出色,认真备课是必然要做的功课,让他们拿出5年教案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但是,需要评职称的可不都是一线教师,尤其是高级职称,其中就有学校领导、后勤人员或者吃空饷的教师等。这些人员尽管不上课,但是工资却是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收入,没有哪一个人会“高风亮节”不参与职称评选,他们虽然不上课,但是没有哪一个人会在职称上愿意落后于人,有些甚至比一线教师更积极。

他们怎么准备教案呢?自己抄,一抄五年,那可是不小的“工程”呢,怎么办?这个还真不要你担心,他们到时候教案就会摆上桌。他们的教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很简单,把他人的教案借来,换一个封面,就不是自己的了吗?也有的干脆花钱请人代写,甚至连评职称的所有材料的填写都一揽子塞给了他。这样一来,就是有人想从你的材料中寻找破绽都无处寻觅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提交5年教案不是在为难一线教师,反而是在保护教师,但是因为造假盛行,对一线教师的保护并不大。

02

有人说教案你都敢弄虚作假,就不怕评委们抓包吗?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除非是有人举报,否则就不可能露馅。

教师评职称。教案只是一个必备条件,它不是优秀教案评比——从来不会因为你的教案写得多,你的教案写的漂亮,就能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它的前提是你的要有,没有就是直接淘汰——这个工作,其实在申报的时候,就已经经过学校、教育局层层把关了。

也正因此,是没有什么评委用心地去翻教案的。评委对教案的这种心态,就决定了教案只是一个摆设,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功用。教案,评委连用心去翻都做不到,你有没有作假,谁又会注意得到呢?即便你用的是别人的教案,而其他材料是你自己手写,大概率也不会被评委发现吧。

这样一分析,教案其实在职称评审中并没有多少的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评个职称,交五年的教案,不是就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了吗?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对于评职称上交5年教案这样的规定,你是怎样看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