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的类风湿抗炎药物有激素吗?教你怎么预防抗炎药的副作用

1.类风湿抗炎药物

抗炎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强的松)等;另一类为非皮质激素类(简称为非激素类抗炎药),其化学结构上不含去氧皮质酮。为了与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相区别,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崇普生、炎痛喜康和扶他林等。

2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分类

水杨酸类:常用的药物如阿斯匹林和水杨酸钠(速克痛);

吲哚类:如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奇诺力;

吡唑酮类:如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和瑞培林。这一类药物因对骨髓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多年来已基本不用;

灭酸类:如氟灭酸、氯灭酸、双氯灭酸及扶他林;

丙酸衍生物:如布洛芬、芬布芬、优布芬、芬必得和萘普生;

 其它:如炎痛喜康。

3非激素类抗炎药物的共同特点

(1)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炎症及发热,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疗效快,通常在服药后2~3天即可见效。

(3)没有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的作用,停药后短期内症状会复发。

(4)不能使类风湿因子转阴及使血沉和C-反应蛋白下降。

(5)胃肠吸收好,故这类药物多经口服用。剂型有片剂、胶囊、缓释剂以及通过直肠粘膜吸收的栓剂。

(6)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刺激,肝、肾损害及水、钠潴留等。

4防治副作用

(1)为了预防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非激素类抗炎药物都应在饭后即服,切忌空腹时服用。

(2)有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时,加用抗酸药如胃舒平或胃速乐,有可能减轻症状,但会降低抗炎药物疗效,此法不可取。目前,许多药物的缓释剂如芬必得、扶他林、或栓剂如消炎痛栓,可明显减少胃肠道不适。

(3)有轻度皮肤搔痒或皮疹等过敏反应时,可加扑尔敏或赛庚啶或息斯敏;症状加重者应停药。

(4)诱发高血压或浮肿时,可加用小剂量利尿药或换用其它抗炎药。

(5)用药期间发生了肝、肾或血液系统损害时,应立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