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變數的時代,中國企業靠什麼贏得未來?

(一)

危機催生偉大的企業

不得不說,在這個特殊時節,瀰漫在世界的,有許多悲觀、茫然的情緒。無所適從的,還包括不少原本欣欣向榮、前途大好的企業。

但是,希望和力量雖然會遲到,卻從不會缺席。回溯歷史,你能發現一個特別的規律:很多偉大的企業都誕生在動盪時期。

1873年經濟大恐慌時期,誕生了寶潔和通用電氣(兩家世界五百強);

1907年經濟大蕭條時期,誕生了通用汽車;

1973年石油危機時期,催生出了聯邦快遞(世界上最大的快遞運輸公司之一)……

你也許會認為,這都是過去,現在情況複雜——那就看看2008年那場全球金融危機吧!

當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美國成立了100多年的華爾街金融大鱷,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告破產。雪崩來臨之時,沒有人會擔心雪花的飄落——當時一些中小企業,日子一樣沒法過。

但就在那樣慘烈的環境下,有一部分企業卻殺出了一條血路,一躍成了如今行業巨頭。

誰?優衣庫!

2008年,突然爆發的優衣庫,不僅催生出了新晉日本首富柳井正,還從此一路昂揚向上,成為世界服裝界的一顆新星。

大家都在問,優衣庫現象的根源是什麼?當時,就有人就給出了答案:

“優衣庫完全是用奢侈品的標準生產一個平價產品,換句話說就是用999元的標準生產99元的產品!”

成功哪有偶然!這樣的優衣庫,值得好好學習。

原來,在經濟危機時期,人人都緊縮著錢袋子,消費時更加謹慎,誰的產品更好,價格更厚道,消費者就傾向於誰。優衣庫對市場的敏銳,確實厲害!

所以,這樣的企業,它不成功,誰能成功?

危機,就是催化劑,它提供了讓企業“出圈”的機會,但他不是原材料。一家企業能否獲得超速成長,最終取決的是自身的硬核實力,是對待產品的態度!

(二)

產品、產品,還是產品

日本大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曾說:“對產品質量來說,不是100分就是0分。”對企業而言,產品就是發展命脈,馬虎不得。

有人曾這樣概括企業發展的規律:短期拼“營銷”,中期拼“模式”,長期拼“產品”。

一個企業要想成功,從0到1,剛開始可能要藉助營銷,甚至大規模“燒錢”。但到一定階段,就得靠模式——必須最先進、最符合時代潮流。

而一個企業要想長遠發展,真正從1到100,就要有持久的 “產品力”。

就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一家奶企所取得的優秀表現,再次印證了這個道理。

數據顯示,春節以來,君樂寶奶粉的產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以上!

增長不止於此。君樂寶在3月份推出的優萃有機奶粉,試銷首月,銷售額就已經超過1.2億元。

優萃不是個例——君樂寶在2019年年底推出的、打破國外壟斷的至臻A2型奶牛奶粉,同樣在首月銷量破億!

回顧自2014年“入局”奶粉市場至今,君樂寶奶粉年均複合增長率達84.5%,而同期行業平均增速為8.1%——這領先行業十倍的速度,讓其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嬰幼兒奶粉品牌。

君樂寶奶粉跑出了“中國速度”,秘密是什麼呢?

答案至少有這三個字:產品力。

不妨看看消費者的認可度:第三方調研數據顯示,君樂寶奶粉復購率達96%,淨推薦率為 45%,遠超進口品牌。也就是說,每一百個購買君樂寶奶粉的消費者有九十六個會成為回頭客,有四十五個會轉介紹給他人。

其實,從A2型奶牛奶粉打破國外壟斷,到有機奶粉重新定義行業概念,君樂寶良好的口碑,離不開他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無與倫比的產品”。

換句話說,君樂寶對產品的營養成分、品質乃至口感、外觀、色澤、氣味、細膩度、消費體驗都要做到無與倫比——這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一種態度,也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君樂寶對產品近乎嚴苛的要求,自然受到了業界肯定:

創新品類的旗幟鮮活奶粉,連續三年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特別金獎”並被授予國際高質量獎盃;樂鉑K2兒童成長配方奶粉獲得了“世界乳品創新最佳兒童乳製品獎”;舒適成長奶粉(恬適)在世界食品科技大會上獲得“全球食品工業創新大獎”。

君樂寶如此強悍的產品力,來自哪呢?全產業鏈!

本來,經濟學上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分工才能產生效率,而效率產生財富。但到了奶業,這個真理卻“失效”了。

從牧草種植、奶牛養殖到生產加工,君樂寶的全產業鏈是一體化自有、自控。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君樂寶是要通過全產業鏈模式,介入每一個生產環節,確保奶源的安全;同時它還首創了“四個世界級”模式,用世界級先進的牧場、世界級領先的工廠、世界級一流的供應商和世界級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確保產品高品質。

君樂寶與美國範德堡大學、愛爾蘭農業與食品發展部、以色列領先油脂、荷蘭皇家帝斯曼等全球領先高校、科研院所和領先企業開展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終於鍛造出企業非凡的“產品力”。

從這一點上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十幾年前,京東決心斥巨資建設自己的物流體系,最終以其高效、優質的配送服務,構築了電商領域的護城河。

如今,君樂寶也通過它的全產業鏈和四個世界級的模式,最終打造了自己最強護城河,保證了奶粉世界級的品質!

人生離不開苦辣甘甜,企業也有辛酸甜蜜,在決心向前的路上,爬坡流下的汗永遠只有自己知道。

不過,世界正在偷偷獎勵著那些腳踏實地的人。當外界將這些溢美之詞毫不吝嗇的送予君樂寶時,君樂寶多年以來仍在默默堅守著“長期主義”的策略。

(三)

有一種勝利叫:叫長期主義

很多人會好奇,“長期主義”又是什麼?

偏正式的解釋:長期主義,即擁有長期願景,並在短期困難與短期誘惑面前對實現長期願景保持戰略耐心,敢於犧牲短期利益的策略。

為了方便理解,不妨來聊聊亞馬遜和它的創始人貝佐斯。

現在,亞馬遜已經成了全球最大的購物網站。但自亞馬遜成立以來,外界對它的質疑聲就從未間斷。這和貝佐斯交出的糟心成績有關:儘管這家公司銷售持續增長,但季報卻屢屢虧損,這一虧就是19年!

唉,或許能成大事者真是不拘小節,貝佐斯在層層重壓之下,仍在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著眼於長遠目標,做一個長期主義的領導者。

早在1997年,亞馬遜上市之初貝佐斯就對公司股東表明了態度:“亞馬遜立志做一家有長遠發展的公司。公司所做的一切決策也將立足於長遠的發展而非暫時的利益,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建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家我們的子孫們都能夠見證的偉大的公司。”

現在二十年多年過去了,即便疫情讓很多企業受挫,但是貝佐斯卻重新榮登世界首富的寶座。

不得不說,亞馬遜的成功是屬於長期主義的勝利!

那為什麼說,君樂寶也在堅守“長期主義”這種策略呢?我們先從奶粉質量檢測——這一最有說服力的標準來看。

在國外,奶粉檢測通常只有30項左右。在中國,國家規定的檢測多達548項,全球最嚴最頻密。

但在君樂寶,從原料、輔料到半成品、成品的檢測卻多達685項;一批奶粉要完成所有檢測,足足要14天時間。消費者只要拿手機掃描奶粉包裝上的二維碼,一份精確的電子版質檢報告,便會呈現在面前。

自家這邊檢測過關了,那第三方檢測呢?

上市伊始對標國際品質、國際標準,率先通過歐洲 BRC(食品安全全球標準)A+頂級認證和 IFS(國際食品標準)優先級認證,從創立之初,就拿到了國際市場準入的“歐洲雙認證”資質;在香港“小魚親測”中,獲得最高安全評級的“綠魚”認證,比眾多進口奶粉品牌表現更為卓越。

君樂寶是唯一成功登陸香港、澳門市場銷售國產奶粉品牌。

此外,君樂寶堅守“長期主義”另一個例證,是它誠意滿滿的定價。君樂寶奶粉 2014 年面世,以“優質優價”戰略,引領國內奶粉市場價格理性迴歸。

以有機奶粉為例,這些價格動輒在300-700元之間的有機奶粉雖然受到高端消費者的青睞,但這麼貴的奶粉,大部分原料竟然不是生牛乳,極少含有益生菌,用適度水解蛋白的,更幾乎沒有。

而做到“四個世界級”的君樂寶,在3月剛推出的君樂寶優萃有機奶粉裡,添加適度水解蛋白,讓蛋白小顆粒分解,有助於嬰兒嬌嫩腸胃對營養的消化吸收,緩解因腸胃不適造成的脹氣、嘔吐和哭鬧。

這樣的好奶粉,800克/罐售價為329元,目前買6送1,每罐才相當於282元。

不僅品質更加安全,而且一舉擊穿了市面有機奶粉300元的底價,用普通奶粉的價格就可以喝到有機奶粉。試銷頭一月,銷售額就突破了1.2億,獲得眾多消費者的高度認可,被稱為是“更有營養的有機奶粉”。

從品質,到定價,君樂寶都秉承“誠實、可信”的經營觀,從而一步步獲得市場信賴。

也正是這樣一家厚積薄發的企業,才能獲得資本的青睞——前不久,亞洲頂級投資機構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以及由央企基金持股99%的鵬皓創投等4家資本,共同完成了對君樂寶的戰略投資。

國人正在悄然轉變觀念:當有一款國產好奶粉擺在面前時,不必捨近求遠。

君樂寶的“長期主義”也再次證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那些不做“一錘子買賣”,不賺快錢,踏踏實實沉下心來做事的企業,儘管剛開始的道路會坎坷不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四)

尾聲

每一次危機,都必然誕生一些成功的企業。

但有時候,定義“成功”,不能靠單一的商業數據,它還取決於:你是否是一家受人尊重的企業?

尤其在如此特殊時節,最容易看出端倪:老鄉雞在武漢的分店,閉店不斷炊,只為讓一線抗疫人員,能喝上一碗雞湯,吃上一頓好飯;阿里巴巴捐價值10億元的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併為在一線抗擊疫情的全國醫護人員設立了最高50萬元的健康保障金……

君樂寶也在做同樣的事。

自大年初二起,君樂寶就開足馬力趕生產, 並調配物流車輛號召員工返崗裝運。在短短10天內,就完成200餘輛運輸車的配送發貨,為全國20多個省份近200個區域完成配貨,保證了嬰幼兒奶粉的正常供應。

更令人動容的是,君樂寶把目光聚焦到疫區寶寶的口糧,針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追加捐贈價值7500萬奶粉——將一罐罐“救急”的奶粉,送到了11萬個家庭寶寶的口中。

雖然,沒有誰強制他們這麼做,但這些企業家自願捨棄了一些商業利益。不僅為獲取他人的尊重,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深切地認識到:企業的命運與國家休慼相關、升沉與共。

這樣的企業,才能從成功到卓越,從卓越到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