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大攻略「烫伤的正确处理方式」

儿童的烫伤是仅次于交通意外的伤残杀手,而1-3岁的孩子都是好奇宝宝,开饮水机、拎热水瓶这些行为都会引起宝宝的兴趣和模仿,而这些恰恰是家里的“安全隐患”。

如果宝宝被烫伤,家长用了错误的处理方式,会造成比烫伤本身更严重的后果!

江苏一女宝宝左臂意外烫伤,奶奶情急之下将孩子袖子撸起,然而却将宝宝烫伤部位的皮肤一并揭下导致伤口感染恶化,小可怜只能住院治疗。

对于面积不大和程度不重的烫伤,家长的第一时间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一旦遇到大面积或严重烫伤,就要及时就医。

神操作学起来

深圳一位一岁宝宝,胳膊被热汤烫伤了。家长弄清楚烫伤部位后,用剪刀将袖子剪开,将烫伤部位用冷水冲洗,另一位家长去药店买了烫伤药膏和无菌纱布。在冲洗降温后,将烫伤药膏均匀涂抹在纱布上,然后将纱布包扎在伤口上。

由于家长处理得当,孩子的烫伤部位恢复的很好,本来的深二级灼伤,被减缓为浅二级灼伤。

1. 识别烫伤程度

一级灼烧:程度最轻,只损伤皮肤表层,出现局部红肿,没有水泡。(类似晒伤)

二级灼烧:会伤及真皮层,一般会出现水泡。

三级灼烧:会伤及皮下脂肪,肌肉,骨骼,皮下神经和血管,皮肤会呈现灰色或红褐色。

出现二级及以上灼烧在家进行正确的前期处理后,必须去医院进行专业医疗服务。头、嘴和生殖器或是关节部位用毛巾冷敷降温覆盖后立即送医。

2. 自来水淋浇

烫伤后的首要任务是降低热力。自来水就是家庭中常见的降温利器,降温、清洁创面、减少疼痛感用处多多。用自来水淋浇烫伤部位10-20分钟。不要把水流对着烫伤部位冲洗,水流太急会弄破水泡,导致感染。不要用低于5℃的冰水或冰块降温,以免宝宝体温过低造成其他二次伤害。

3. 脱去烫伤部位衣物

一边淋浇自来水,一边去除烫伤部位的衣物。不要硬揭,以免把表皮一起撕下来,轻轻的揭开或用剪刀剪开衣物。用剪刀时头尽量向上,避免尖锐的刀头伤到皮肤,或弄破水泡。

敲黑板了!以上两步不要弄破水泡,只要水泡不破,里面就是无菌的,弄破了水泡,细菌就会带进去。

4. 自来水浸泡烫伤部位

继续用自来水持续浸泡10~20 分钟,进一步散发热量。如果烧烫伤的面积较大,需注意其他部位保温。

5. 包扎伤口

用涂了烫伤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固定,保持伤口清洁、降低感染的概率。

6. 送医院

重要的事情说两遍:如果受伤部位渗出液体,或手、嘴、生殖器等关节部位被烫伤,在覆盖后立即就医。

对于深度灼伤、灼伤面积大的情况,第一时间送医院。

避免成为猪队友

孩子烫伤以后千万、千万不要用任何油脂涂抹伤口,因为它们都会影响散热。往伤口上抹牙膏、肥皂、酱油、食醋、食盐。拜托,您老是旧社会穿越来的?! 嫌娃伤口不够疼,还是害怕伤口没被感染?涂红药水、紫药水的也不对,不但对伤口没帮助,还影响医生对烫伤创面的观察。红药水含有汞,大面积使用可能引起汞中毒。


安全意识

烫伤的预防也很重要,提前把这些隐患消灭掉。

1、热水瓶一定要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饮水机不用的时候电源关闭,只出冷水。

2、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更不能把厨房当做玩耍场所。

3、给孩子洗澡的时候,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4、桌子上不要放桌布,防止孩子拉扯后将热菜热汤打翻淋到身上。

5、家里的手机充电器都要及时拔下插头,充电接口的电流也会导致灼烧。

Leo麻麻

宝宝被烫伤时,家长的焦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步步护理,不要让宝宝留下一生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