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光圈、快門、ISO之間的關係,攝影基礎知識

自接觸攝影以來,也帶領了不少同事跟朋友加入這敗家的攝影行列,通常大家一開始總是會詢問以下幾個問題。

什麼是快門? 什麼是光圈? 什麼是ISO?

因此趁機會便將我偏好使用的解釋方式整理一下與大家分享,在說明之前,先讓我們就光圈快門ISO作一簡單說明。

1. 光圈指的是鏡頭內光圈葉片的開口大小

通常使用的表示方式為F/1.8 ,F/2.8,F/5.6 , ...... ,F/22 ,F/32,數字越大代表光圈越小, 反支數字越小光圈越大

2. 快門指的是曝光的時間

通常使用的表示方式為10",5",1",1/8, 1/30,1/60, ......,1/8000,由左至右來看, 越往右側曝光時間越短,單位均為秒。

3. ISO指的是感光度,觀念同於以往底片的想法

通常使用的表示方式為50,100,200, 400 ,640 , ...... , 12800 , 25600,數字越低, 代表的對光線的敏感度越低,越高代表對光線的敏感度越高。但在數位相機上, 通常越高的ISO亦會伴隨著較高的雜訊, 對畫質將有所影響,接下來繼續之前,先讓我們就

光圈快門ISO與James的觀念作一定義

由於我較偏好使用水量來形容曝光量 ,即是將一張曝光量為標準的照片, 假設等同於500cc的水量 ,如此一來,剩下對應的光圈、快門、ISO便可用下述方式來定義:

水管的管徑大小用來比喻光圈大小 ,

水流的時間長短用來比喻快門的長短 ,

水壓的大小用來比喻ISO的高低 .

1. 光圈=水管管徑(使用灰色圓圈代表,管徑越大代表開口越大,光圈也越大)

2. 快門=水流時間(使用綠色沙漏代表,沙漏越高代表時間越長,快門也越長)

3. ISO =水壓(使用黃色箭頭代表,箭頭越大代表水壓越高, ISO也越高)

有了以上的定義後, 我們將以下面的圖例說明, 各項關鍵參數對曝光量的關係

1. 我們固定快門與ISO , 來看光圈的變化對於曝光量的影響:

由上圖可看到, ISO固定為400 , 快門速度則固定為1/20 秒的時候,光圈越大者, 照片的整體曝光量(亮度)也越高, 相對的可看到下方代表的水量也越多。

乃因當光圈越大(管徑越大),單位時間(此處為1/20秒)內,水壓固定時,通過的水量就越大(曝光量較多),照片相對較明亮。

反之當光圈越小(管徑越小),單位時間(此處為1/20秒)內,水壓固定時,通過的水量就越少(曝光量較少) ,照片相對較昏暗。

曝光量比: F/1.8 > F/2.8 > F/5.6

2. 我們固定光圈與ISO , 來看快門的變化對於曝光量的影響::

由上圖可看到, ISO固定為400,光圈大小則固定為F/2.8 的時候,曝光時間越長者, 照片的整體曝光量(亮度)也越高, 相對的可看到下方代表的水量也越多,乃因當快門時間越長(水流時間長) ,固定管徑大小,且水壓固定時,通過的水量就越多(曝光量較多),照片相對較明亮。

反之當快門時間越短(水流時間短) , 固定管徑大小,且水壓固定時,通過的水量就越少(曝光量較少) ,照片相對較昏暗。

曝光量比: 1/5s > 1/20s > 1/80s

3. 我們固定光圈與快門,來看ISO的變化對於曝光量的影響:

由上圖可看到, 快門速度固定為1/20秒, 光圈大小則固定為F/2.8 的時候感光度越高者, 照片的整體曝光量(亮度)也越高, 相對的可看到下方代表的水量也越多。

乃因當ISO越高(水壓越強) , 固定管徑大小, 且水流時間固定時,通過的水量就越多(曝光量較多) ,照片相對較明亮,反之當ISO越低(水壓越弱) , 固定管徑大小,且水流時間固定時, 通過的水量就越多(曝光量較多) , 照片相對較昏暗。

曝光量比: ISO 800 > ISO 400 > ISO 100

上述說明的觀念為小弟在向同事或朋友說明此三者相對於曝光關係的方式, 與各位看倌分享~

主要為釐清如何快速透過關鍵參數來控制照片的明暗 ,有了以上的基礎觀念後, 便可以開始嘗試應用於拍攝特殊曝光需求照片上。當然要控制照片的明暗,還可以透過另一功能EV的增減搭配使用,此部分將另外再述~